界湖鎮地處沂南縣境中部偏北,北與銅井鎮相連,南與張莊鎮、大莊鎮接壤,西與依汶鄉毗連,東至沂河,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界湖鎮簡介
界湖鎮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諸葛亮
故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總面積106平方公里,現轄67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人口7.6萬。是中共沂南縣委、沂南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界湖鎮屬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產資源極為豐富,蘊藏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潛力。沿革界湖鎮歷史悠久。界湖村村北《重修三皇廟記》碑文記載,廟建於北宋,可知該村當在北宋之前。後逐漸發展,至清末已成為沂水縣南鄉重要集鎮,1940年歸屬沂南縣。地理位置界湖鎮地處沂南縣境中部偏北,北與銅井鎮相連,南與張莊鎮、大莊鎮接壤,西與依汶鄉毗連,東至沂河,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自然狀況該鎮境內大部分為平原,西部和北部為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30~140米之間。主要山脈有王坡山、團山、仙姑山等。寨子河、沂河、汶河流經該鎮。全鎮總面積1.07萬公頃,耕地面積4333.3公頃,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大田菜等。全鎮水域面積311.2公頃,荒山面積312.6公頃,植被覆蓋率85.2%。該鎮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故里,全國最大的諸葛亮銅像座落於鎮內臥龍山公園。
全鎮現轄69個村(居),總人口7.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12‰。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維吾爾族等,人口為1021人。有趙、王、李、孫等50餘個姓氏。
主要經濟狀況新中國成立初期,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420萬元。2000年為22.3億元,在臨沂市占第八位。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總產值20.8億元,在全臨沂市占第七位。現有個體、私營業戶3800餘家。形成了以建築、建材、飲食服務、商貿流通、木材加工為主體的鄉鎮企業體系。2000年完成財政收入1640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金額3.5億元。現在鎮內規模最大的集體企業為水湖套居委的宏達集團,該集團以陽都商城為主體,年可實現產值過億元,連續三年上交稅金逾百萬元;華興公司作為鎮辦第一大企業,現已改制成私營企業;規模最大的私營企業是沂南華懋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生豬屠宰加工與銷售,產品銷往20餘個大中城市,並通過香港轉口國外,連續5年上交稅金都在100萬元以上;大成莊農貿市場,大牲畜交易量每集日可達300頭以上,在全市名列前茅,專門從事皮毛加工、經紀等行業的人員達400餘人。柳行、石浪頭等村的個體油坊共14處。
強鎮由來2000年,界湖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市鄉鎮第八名,全縣第一名。獲得的榮譽稱號有:山東省“沂蒙綠化工程樣板點”、山東省土地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財政工作先進單位、臨沂市經濟強鎮、臨沂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臨沂市鄉鎮企業明星鄉鎮、臨沂市個體私營企業經濟強鎮、臨沂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
界湖鎮是沂南縣第一經濟強鎮,東臨黃海,距日照、嵐山、連雲港三個口岸不足100公里,距臨沂飛機場不足50公里,南臨兗石鐵路,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和即將修建成的蘭新鐵路從鎮境附近穿過,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優越,是中外客商投資興業與開拓貿易的理想地域。
界湖鎮的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界湖鎮黨委.政府緊密聯繫當地實際,以
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充分發揚“團結拼搏奮進、爭創一流業績”的精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實施振興界湖經濟的戰略方針,大力發展工農業生產,國民經濟實現了健康持久快速發展。2000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3.6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財政收入1640萬元,同比增長19.8%,人均純收入達到2442元。
第一產業1953年糧食總產僅513萬公斤,人均171公斤,農民人均年收入36.10元。1978年糧食總產為1201萬公斤,人均222公斤,農民年均分配52.4元。
1978年,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畝產由1949年的60.5公斤增加到1980年的177.5公斤、1990年520公斤、1997年的700公斤,水稻種植面積由1963年的不足千畝(67公頃),畝產216.5公斤,發展到2000年的600公頃,畝產達480公斤,總產達2.19萬噸。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黃煙、草莓、西瓜等,花生種植面積年均67公頃左右。1990年草莓已有種植,到1999年發展草莓67公頃多,馬家營村成立了草莓協會,具體負責草莓種植管理技術指導並幫助草莓種植戶跑銷跑運,在該村的帶動下,全鎮已有近10個村開始種植草莓,每畝草莓年均收入達4000元以上。
1990年全鎮有林地面積1073.3公頃,其中用材林192公頃,四旁植樹60萬株,林木覆蓋率24.82%。全鎮有木本植物116種,分屬於32個科、53個屬,有古稀樹木2棵,鎮駐地1株銀杏樹,樹齡500餘年,聖良莊村西1株銀杏樹,樹齡300餘年,用材樹種以歐美楊和刺槐為主,經濟樹種主要有蘋果、板栗、桃等。1990年果品總產量70萬公斤。村辦蘋果園實現利潤14萬元,繳納稅金2.4萬元。1993年全鎮林地面積1526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31.1%。1995年汶河西岸的輝峨、朱家嶺村被省林業廳列為沂蒙綠化工程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1996~1997年,共栽植經濟林150.3公頃,整個小流域形成了千畝(67公頃)板栗園、千畝(67公頃)油桃園、千畝(67公頃)柿子園、千畝(67公頃)雜果園,至2000年底全鎮林地面積達到1186.7公頃,其中用材林267.8公頃,防護林866.7公頃,經濟林510.5公頃,天然灌木林1.3公頃。地堰開發213.3公頃,農田林網133.3公頃,林木覆蓋率32.5%。總計林木蓄積1.7萬立方米。果品總產量80餘萬公斤。新引進華酥梨、油桃等經濟林新品種,發展面積82公頃。
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5億元,其中種植業8200萬元,林業1800萬元,畜牧業5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1947年土地改革前,界湖鎮有4個榨油作坊、5個釀酒作坊、1個螺絲作坊。1978年後,工業發展迅速,行業主要有:機械、化工、建材、建築、食品加工等。1990年四級企業發展到1500個,從業人員1.26萬人,四級企業完成總產值1.2億元,其中鎮辦企業完成總產值760萬元,村辦企業完成產值2700萬元,四級企業實現利稅1160萬元。
1992年選聘了13名科技副鎮長領辦了維綸塑膠管廠等46個項目,鎮辦企業新增產值3600萬元,是年完成企業總產值2.09億元,實現利稅2100萬元。
1993年擴建了陽都批發市場,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2116處,比1992年增加了640處。華興公司立足城區優勢,積極與縣級大中型企業搞配套聯合,圍繞機車、製鞋、電子元件、釀酒等項目發展配套企業42家,華興公司依靠華日集團擴大項目4個,當年完成總產值4600萬元。是年四級企業完成總產值3.12億元,實現利稅3160萬元。
1994年新建了南村商場,沿縣城街道新建擴建門頭720間,新增第三產業網點900多個。
1995年鎮委、鎮政府確立了鄉鎮企業上規模,個體、私營企業上速度的工作思路,制定並下發了《關於鄉鎮企業發展的若干規定》,使鄉鎮企業煥發生機和活力。組建了華興企業集團、華盛企業集團、宏達企業集團、金匯集團公司。鎮辦罐頭廠被華興公司兼併,新建線束廠。小白石村冷凍廠以152萬元的價格一次性出售給鄭光勝,當年即上交稅金近100萬元,成為民營企業的利稅大戶。
是年新發展為華日集團配套的企業36家,在聲樂鞋廠的帶動下新發展製鞋業26家,全年四級企業總投入6800萬元,新建鑄造廠,擴建了華盛公司、金場金礦、團山造紙廠、陽都商場等82個項目,廣泛開展產品質量效益年活動,當年全縣鄉鎮企業產品質量現場會在界湖鎮召開,年底鎮政府拿出56萬元現金,獎勵了在鄉鎮企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1996年,鄉鎮企業的發展納入村支部書記政績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在發展中實行領導掛靠,政策傾斜。重點抓好了6個強村和16個民營企業大戶的發展,華興公司當年完成產值1800萬元,實現利稅820萬元。當年新上技改項目75個。新建了占地12公頃的民營工業園和容納120戶批發零售的西村小百貨商場。當年投產見效。年新增產值8700萬元,華興企業集團、宏達集團產值過億。華興企業集團、金匯企業集團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中型二檔企業。
1997年對沂南縣暢達塑膠廠、沂南縣農機配件中心、沂南縣青經貿公司等7處企業由集團企業改為個體私營企業,對華興公司等5處龍頭企業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金場金礦以轉讓資源探采權為代價,以轉嫁鐵廠的債務為條件,一次性折價1800萬元賣給沂南金礦;華興公司將三輪機車組裝廠、塑膠廠1800萬元的資產轉讓加入華日集團公司。在華日集團長期占有股份,年可分得紅利300餘萬元,下屬的包裝箱廠、燈具廠、線束廠、喇叭廠、配件中心等一次性出售給個人,成為獨資私營企業,將原華興公司改制為華興有限責任公司,鎮政府回收資金1300多萬元,消化轉移債務1400萬元。1997年,全鎮鄉鎮企業發展到2916戶,比1990年增加1816處,從業人員達到2.36萬人,四級企業實現總產值11.68億元,其中鎮辦企業實現總產值1.86億元,村辦企業實現總產值2億元;四級企業實現利稅1.17億元。鎮村二級企業固定資產投資1400萬元,其中,鎮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400萬元,村辦企業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
1999年,全鎮根據年初制定的“經濟發展十條意見”,新發展個體及私營企業570個,全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7.2億元,實現利稅1053萬元。全鎮累計固定資產投入3000萬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全鎮財力86%來自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鄭光勝的華懋集團經過技改,擴大生產場地,在利稅上又有新突破,1999年上交稅金243萬元,成為全縣個體、私營經濟第一利稅大戶,被縣人大授予“沂南人民勳章”1枚,鎮黨委、政府授予其“界湖鎮人民勳章”1枚。
1997年全鎮有商業企業1060處,比1990年增加720處;從業人員4200人,增加2900人;營業額達到5600萬元,增長3倍;實現利潤580萬元,上交稅金68萬元,分別增長3.2倍和2.9倍。
1990年先後建成陽都商場、城南綜合商場、西村小百貨商場、民營工業園,總投資5200萬元。
1990年全鎮共有飲食服務業124處,從業人員854人,年營業額355萬元,實現利稅38萬元。1997年飲食服務業發展到430處,其中私有416處,年完成營業額2200萬元,實現利稅230萬元,實繳稅金52萬元,村辦14處,營業額900萬元,實現利稅92萬元,繳稅12萬元。沂蒙大酒店、麗都華府、天山大酒店等10餘處,設施完善,服務一流,遠近聞名。
1990年有運輸專業戶251處,拖拉機243台,從業人員850人。1997年運輸業發展到640處,汽車80台,拖拉機920台,從業人員1800人,實現利稅600萬元。
1990年鎮村兩級有建築企業4個,從業人員1380人,年建築產值3000萬元,到1997年鎮村兩級建築企業8處,在職職工3060人,年建築產值4200萬元,實現利稅460萬元,上繳稅金240萬元,個體建築隊26個,從業人員1200人,建築安裝產值2300萬元,創利稅290萬元,繳稅12萬元。
1989年建敬老院一處,占地面積0.8公頃,房屋63間,總投資48.7萬元,1999年敬老院有管理人員4人,安置五保老人22人。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抗戰前境內有私塾23處,學生250人。1939年日軍入侵全部停辦。1949年境內有國小25處,在校生15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48%。1964年王家獨樹建獨樹農業中學,招收國小畢業生50人,學制三年,學校有實驗田5畝,師生邊教學邊勞動,1970年轉為聯辦中學。1976年徐家獨樹徐遠封辦私立國小,翌年,因教師另謀職業停辦。80年代,全鎮學校房舍、設備均達到省級標準。90年代,鎮投資2200萬元,建立2處高標準中學,3處標準國小和2幢教師公寓。2000年,全鎮有國小36所,在校生2600人,中學2所,在校生176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2000名。
1949年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防病治病以中醫為主,界湖村等幾個大村有中藥鋪,其中:濟生堂、同濟堂、李春堂遠近聞名。1947年薛增吉開了一個界湖大眾藥堂,是境內的主要醫療機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國外做工的周家獨樹村的周錫賢,於1919年自法國回鄉,在界湖村開設了境內第一所西藥房。1950年,縣人民醫院在界湖設立門診部,1952年,本著自願結合、民主管理、政府領導的原則,農村私人行醫人員聯合開辦診所。1956年改稱保健站,境內有42處,從醫人員50人。1958年大部分村辦起了衛生室,至1968年,境內共有農村衛生室46個,保健員改稱赤腳醫生。1989年全鎮有村衛生室69個,鄉村醫生、衛生員共73人,達到了村村有醫有藥。1990年全鎮共設衛生機構2處,衛生專業技術人員58人。設定科室15個。縣城門診4處,衛生人員52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5名,設床位12張,年門診量4.2萬人次,年收入27.57萬元。1992年5月,動工修建門診樓1座,建築面積1560平方米,1996年1月交付使用,共投資60餘萬元。1999年共有衛生人員71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9人,設防保科、西醫門診、中醫門診、治療室、X光室、化驗室、婦產科、消毒室、B超室、心電圖室、口腔科、一體化辦公室等18個科室,設床位36張,縣城門診5處,年門診量6.98萬人次,年收入60.78萬元。
人民生活1949年前,廣大人民民眾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年均糧食80公斤,經濟收入很低。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290公斤,經濟收入46元。70年代,農村以玉米、地瓜為主糧,80年代,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以麵食加雞、魚、肉、蛋。有90%以上的農戶建設磚石結構的新居。界湖(東、西、南、北四個村)及水湖套村60%以上住進二層高檔小康樓。全鎮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3萬餘部,行動電話2萬餘部,閉路電視普及率70%。80年代普及腳踏車,90年代機車、機動三輪,各種汽車已逐步成為代步工具。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56元。
鎮村建設新中國成立後,界湖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委、縣政府很重視縣城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不斷擴建新區,特別是1978年以後,制定了縣城建設規劃,開創了建設縣城的新局面。至1989年,縣城北至文化路,南至芙蓉路、東至界湖4個村,西至仙姑山東城,面積350公頃,人口3304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266人),平均每人占地106平方米。
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原界湖村(現為東、西、南、北4個行政村)成了集中的居民區。新城區東自鎮中街,西至仙姑山東城,北自廣播電視局,南到日用玻璃廠,縱距2.5公里,橫距1.8公里。新建樓房139座,總建築面積32.2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樓35座,建築面積3.59萬平方米。有文化路、人民路、市場路、交通路、芙蓉路、歷山路、花山路、勞動路、南外環路9條主要街道,總長度為14.13公里,平均路寬23.7米,瀝青路面占43.5%。公路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4公里,其中人民路、歷山路、花山路、交通路、市場路為主幹路、全為瀝青路面,計長1.89萬米,平均寬度28米。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新中國成立後始稱東平區委,1951年以後命名為沂南縣第一區委,1955年10月又以地名稱謂,一區委改稱大成區委,該鎮於1955年秋成立,1958年區劃調整時撤銷並以此為基礎擴建為界湖鎮(大鎮),改稱界湖人民公社,劃歸沂水縣。1961年8月,沂南縣制恢復,界湖公社重新劃回沂南縣,1963年又改稱界湖區委,1968年恢復稱界湖公社,1981年12月界湖公社改稱界湖鎮至今。
1949年底,境內有中共黨員372人,黨支部28個,1976年底,中共黨員總數達到1560人。
2000年底,全鎮黨員人數發展到3130人。1997年在全鎮開展了農村黨支部達標升級活動,全鎮62個黨支部全部通過檢查驗收。1998~2000年共完善調整班子21個,調整支部書記18人,占黨支部書記總數的26%。加強了黨組織規範化建設,69個村支部健全了“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鎮委投資1.5萬元,購置一套電教設備,裝修了黨校,各村重新修建了文化大院,全鎮累計投資20餘萬元,實現村村有活動室,52個村配備了“兩機”。通過三年組織整頓,有6個村被臨沂市委評為“九間棚式”先進黨支部,有9個村被縣委評為“五好黨支部”,有28個村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小康村”。
基層政權建設1958年2月,境內有界湖鎮人民委員會、獨樹鄉人民委員會、明生鄉人民委員會。1958年10月。界湖鎮、獨樹鄉、明生鄉合併,成立了沂南縣界湖鎮人民政府。1963年5月改稱界湖區公所,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改稱界湖區公所,1968年4月又改稱界湖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12月選舉產生了界湖公社管委會。1982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界湖人民公社管委會改稱界湖鎮人民政府。1985年9月,鄉鎮區劃調整,原界湖鎮東部20個村和原銅井鎮東南部5個村組成獨樹鄉。2001年1月12日,獨樹鄉又撤併到界湖鎮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