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漢字]

申[漢字]

申,漢語一級字,讀作shēn,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本義是電,引申泛指伸展,又引申指延緩、說明、下級向上級稟報、重複、鬼神(即《說文解字》所謂的“神也”)、十二地支的第九位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

漢字源流

“申”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申”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申,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申”字(圖A1、圖A2)由兩邊的線條(擬想的電火發光的線條化)和中間的曲折線條(電光閃射、急折延伸的電鞭的形狀)組成,金文中的“申”字(圖B1、圖B2)在此基礎上上開始異變,把其中的直折線條變為圓轉的弧線,到秦代小篆字形(圖C1、圖C2)時訛變更大,漸漸將折伸的電鞭變成中豎,兩旁的電火也漸漸變成“臼”形。在小篆的基礎上,隸變時把“臼”中間的筆畫連而為“曰”,最終發展為漢代隸書中的“申”字(圖D)和的楷書中的“申”字(圖E)。在字義上,“申”字的本義是“電(閃電)”,引申泛指“伸展,舒展”,又引申指“延緩,延長”、“陳述,說明”、“下級向上級稟報”、“重複,一再”、“鬼神”、“十二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干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shēn動詞伸展,施展,今作“伸”。stretch《莊子·刻意》: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行止屈申
說明。express;make known《禮記·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申述
約束,束縛。restrain《淮南子·道應訓》:墨者有田鳩者,欲見秦惠王,約車申轅,留於秦,周年不得見。申束
至,到。reach潘岳《西征賦》:夜申旦而不寐,憂天保之未定。
下級向上級稟報。report to superior韓愈《復仇狀》:凡有復父讎者,事發,具其事申尚書省,尚書省集議奏聞。申報
使用,套用。apply李邕《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高屋用於建瓴,銛戈申於破竹。申憤
通“信”,守信。keep one's word《管子·七臣七主》:申主任勢,守數以為常申主
通“呻”,低哼,引申為吟詠。humming;chant《淮南子·天文》:申者,呻之也。
延緩,延長。prolong房玄齡等《晉書·孔坦傳》:帝欲除署孝廉,而秀才如前制。坦奏議曰……帝納焉。聽孝廉申至七年,秀才如故。
告誡。admonish《尚書·多士》:今予惟不爾殺,予惟時命有申。申誡
昭雪。rehabilitate陸游《右朝散大夫陸公墓志銘》:發奸伏,申冤枉,號稱神明。申雪
名詞電。electricity許慎《說文解字·虫部》:篆文“虹”,從申。申,電也。
十二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甲申政變
指農曆七月。Lunar July房玄齡等《晉書·樂志上》:七月之辰名申。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日。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坤部》:申,古以紀旬。
用以紀時,即下午三點至五點,泛指傍晚。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3 p.m. to 5 p.m.韓愈《上張僕射書》: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酉而退:率以為常,亦不廢事。申時
星次的序數之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坤部》:申,又以命天體之十二宮。
指十二生肖中的“猴”。Monkey王充《論衡·物勢》:申,猴也。申猴
通“神”,鬼神。supernatural beings許慎《說文解字·申部》:申,神也。
周代國名。《左傳·隱元年》:鄭武公娶於申。西申
古州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三·德安府》:(隨)州北接黽阨,東蔽漢沔,介襄、郢、申、安之間,實為重地。申州
上海市的別稱,以境內黃浦江別稱春申江的簡稱申江而得名。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上月來申,說是為買書而來的。
通“司”,古官職用字。《左傳·成公十六年》:公待於壞隤,申宮、儆備、設守,而後行。申宮、申徒
姓。鄭樵《通志·氏族略二》:申氏,伯爵,姜姓。
形容詞明白的。clear范曄《後漢書·鄧騭傳》:罪無申證,獄不訊鞠,遂令騭等罹此酷濫。申證
副詞重複,一再。again and again《尚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申告、申言

(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十四下】【申部】

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從臼,自持也。吏臣(臣,一作“㠯(以)”)哺時聽事,(申)旦政也。凡之屬皆從。失人切。

,古文申。

,籒文申。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申部】

申,神也。

註:“神”不可通,當是本作“”,如“巳,巳也”之例。謂此酉之篆,即今引申之義也。淺人不得其例,妄改為神,考諸古說,無有合者。《律書》曰:“者,言陰用事,則萬物,故曰。”《律曆志》曰:“堅於。”《天文訓》曰:“申者,申之也。”皆以釋,為許所本。而今本《淮南》改“之”作“呻之”。其可㢑一而已。或曰“神”當作“身”,下雲“陰氣成體”。《釋名》、《晉書·樂志》、《玉篇》、《廣韻》皆云:“,身也。”許說身字從申省聲,皆其證。此說近是,然恐尚非許意。

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

註:《韻會》無“體”字。陰氣成,謂三陰成為否卦也。古“屈伸”字作“詘”,亦叚(假)信。其作“伸”者,俗字。或以羼入許書【人部】耳。《韓子·外儲說》曰:“之,束之。”今本“”訛“紳”。者,引長;束者,約結。《廣韻曰》:“,伸也,重也。”

從臼,自持也。

註:臼,叉手也。“”與“䢅”、“要”同意。當是從丨,以象其;從臼,以象其束。疑有奪文。丨,即余制切之廠字也。

失人切。

註:十二部。

吏㠯(以)哺時聽事,旦政也。

註:哺者,日加申時食也;申旦政者,子產所謂“朝以聽政,夕以修令”、公父文伯之母所謂“卿大夫朝考其職,夕序其業,士朝而受業,夕而習復”也。

凡申之屬皆從申。

,古文申。

註:“虹”、“陳”篆下如此。

,籒文申。

註:小篆改此作“”。“”、“”字從此。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部】申

古文:、。

《唐韻》、《集韻》:失人切,《韻會》、《正韻》:升人切,並音身。十二支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釋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束之,使備成也。《史記·律書》:七月也。律中夷則,其於十二子為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

又重也。《易·巽卦》:重巽以申命。《書·堯典》:申命義叔。傳:申,重也。《後漢·朱暉傳》:願將軍少察愚言,申納諸儒。

又致也。《禮·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又舒也。《武王弓銘》:屈申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班彪《北征賦》:行止屈申,與時息兮。

又欠伸也。《莊子·刻意篇》:熊經鳥申。

又《博雅》:申申,容也。《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朱註:申申,其容舒也。

又姓。《史記·三皇本紀》:神農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其後有州甫申呂,皆姜姓之後,並為諸侯。

又申屠,複姓。

又國名。《詩·王風》: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傳:申,姜姓之國。《左傳·隱元年》:鄭武公娶於申。註:申國,今南陽宛縣。

又州名。《韻會》:春秋時屬楚,秦南陽郡,後魏為郢州,周為申州。

又山名。《山海經》:申山,其上多谷柞,其下多杻橿。

又北二十里曰上申之山。

又池名。《左傳·文十八年》:夏五月公游於申池。註:齊南城西門名申門,左右有池。

又矢名。《晉語》:乾時之役,申孫之矢集於桓鉤。註:申孫,矢名。

又草名。《淮南子·人間訓》:申茮,杜茞,美人之所懷服也。註:申茮、杜茞,皆香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並思晉切,音信。伸也。

又《集韻》:試刃切,音眒。引也。

《說文解字》中的“申”字 《說文解字》中的“申”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申”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申”字
《康熙字典》中的“申”字 《康熙字典》中的“申”字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申”字的字形對比 “申”字的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

書寫演示

“申”字的書寫演示 “申”字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

各體書法

隸書 隸書
楷書 楷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行書
草書 草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失人平聲
中原音韻真文真文齊陰平
洪武正韻八真升人平聲
八震思晉去聲
分韻撮要第八賓稟嬪畢陰平

(參考資料: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