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昌[海寧縣(市)委書記]

田永昌[海寧縣(市)委書記]
田永昌[海寧縣(市)委書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任海寧縣縣長,中共海寧縣(市)委書記,嘉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鼓勵私營經濟“輪子”轉起來。

人物經歷

1949年,當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時候,19歲的田永昌緊隨解放軍隊伍南下。5月,百萬雄師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連續解放長江以南多個城市,正是在那時候,田永昌來到嘉興併到達海寧。後來先後擔任了海寧縣縣長、縣委副書記;中共海寧縣(市)委書記;嘉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一直留在海寧的他,見證了海寧工業經濟特別是私營經濟的興起和發展。

徵收糧食支援上海

當年,剛剛來到海寧的田永昌在糧食部門工作。“那時候,上海的資本家大量囤積糧食,導致上海米價十分昂貴,我們的任務就是徵收糧食支援上海。”回憶起那段歲月,80歲的老人依然激情昂揚。

田永昌回憶,1949年海寧解放後,局勢漸漸穩定。“我們晚上去動員農戶,白天就在倉庫里忙著曬糧。”長期在海寧工作,讓這位老縣委書記濃重的山東口音里夾雜著海寧土話的氣息。

田永昌[海寧縣(市)委書記] 田永昌[海寧縣(市)委書記]

田永昌記得,直到1950年底,海寧的糧食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來支援上海的,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有一列滿載大米的列車開往上海,直到上海的糧食危機得到緩解為止。參與“電力灌溉”工程

1953年,田永昌調至海寧財政經濟委員會統計科工作,作為一個綜合部門,這一委員會經常參與一些重大工程,“電力灌溉”就是其中之一。

“土改之後,老百姓的生產模式依然沒變,生產力仍然落後。”田永昌說,1956年,海寧率先搞起了“電力灌溉”工程。為了保障工程進度,田永昌常常要跑北京跑上海,“和現在很不一樣,當年的木材、鋼材、水泥和設備等物資,都必須向上級申請爭取。”

接下來的兩年里,農村逐漸戶戶拉通電線,“電力灌溉”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農戶家裡有了電,生產加工也有了電,農業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田永昌說。

推動教育、私營經濟發展

1985年,田永昌任海寧縣縣長。“當時去談橋、鹽官一些學校看過,學校的辦學條件很困難。”田永昌描述說,因為沒有炭,學校沒辦法燒水,喝水成了問題。教學樓年久失修,老教師也沒有專門的教師宿舍。

縣委、縣政府決定馬上解決這一問題。此後,全縣學校每年都得到縣政府特定的財政和物資支持,喝水問題解決了,危房問題逐步解決,老教師的住宿也逐步改善,海寧的教育環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我們這代人沒有好的教育環境,但我們至少要給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當年,田永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

個人語錄

在田永昌看來,“工業經濟發展要四個輪子一起轉,其中一個輪子就是私營經濟。”田永昌回憶說,海寧是較早鼓勵私營經濟發展的縣市之一。通過一批集體經濟企業的轉制,優秀的技術工人紛紛回到各自鄉鎮創辦私營企業,鄉鎮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1988年海寧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4億,第二年僅工業產值就達到了18億,這與私營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係。”田永昌說。

從1949年至今,老家在山東濰坊的田永昌一直待在海寧,即便後來調到嘉興任職,他的家也在海寧。“我的家在這裡,心也在這裡。”他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