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因建村處於群山環抱、松柏蒼翠的山谷,當地民眾視為官宅之地,發科後世,故取吉祥之意,命村名為宅科。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重名,且農田水利條件又較好,遂更名為田水夼村。田水夼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0°57′,北緯37°08′。西北與棲霞市東河南村接壤,東南與小莊、山水莊交界。隸屬徐家店鎮。南距鎮政府駐地8公里,距市政府駐地53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山嵐80公頃,耕地72.5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及乾雜果等。 2002年,全村有205戶,630人。有劉、嵇、陳、呂等4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劉姓。
大事記
約1772年,劉墉(俗稱劉羅鍋)遵循父親遺訓,尋親至田水夼(宅科)村。根據其家族譜、配合本村族譜,劉墉確認當年的人口大遷徙,其祖先失散的親兄弟以及其他遠親便是居於此地,於是便給此村的祠堂題詞。可惜題詞在“文革”中,被外姓人所毀。1941年本村解放。
1964年建成庫容3萬立方米的水庫。 同年整地15公頃。
1978年建起3座通往山外的跨河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6年建東溝水庫和南溝水庫,總庫容2.3萬立方米。
1989年沿河建攔水壩、平塘8座。
1991年投資2萬元,劈山修路0.8公里。
1997年修築硬化長90米、寬6米的街道。
1999年爭取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煙臺市公司無償救災款37萬元,爭取海陽市水利局水利專項款2萬元、財政局1萬元救災款,總計40萬元,進行大口井建設。次年,村南大口井竣工並投入使用。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4年,糧食畝產170公斤。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進行農業基本建設。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1984年,糧食畝產61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81公斤,總產30.3萬公斤。 1986年開始栽植蘋果,當年統一規劃每人0.03公頃果園。90年代後,加快發展速度。1994年,統一規劃優質富士8公頃。1998年春,改造老果園,高接換頭13.4公頃。2002年,全村有果園20公頃,產量4萬公斤左右。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414萬元,其中農業240萬元,畜牧養殖業169萬元,其它5萬元。第二、三產業20世紀90年代,全村有數十人在外從事商業活動。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46人,第二產業總收入6萬元,第三產業總收入89萬元,其中運輸業14萬元,商飲業70萬元,服務業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