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窯鎮

田家窯鎮位於赤城縣西南,於1995年由原田家窯鎮與蔡莊子鄉合併而成,鎮政府所在地田家窯村距縣城50公里,距北京180公里,西鄰宣化縣,北靠本縣龍關鎮,南連大海陀鄉,東接鵰鶚鎮,總控面積190.2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家窯鎮(TianjiayaoZhen)位於赤城縣東南部。面積196.2平方千米,人口1.90萬人(2002年)。轄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田家窯村

簡介

田家窯鎮位於赤城縣西南,於1995年由原田家窯鎮與蔡莊子鄉合併而成,鎮政府所在地田家窯村距縣城50公里,距北京180公里,西鄰宣化縣,北靠本縣龍關鎮,南連大海陀鄉,東接鵰鶚鎮,總控面積190.2平方公里。

田家窯鎮地理位置優越,國道112線穿越全鎮。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為1050米,全鎮貫通東西一條溝內,西15個行政村地勢較開闊,東9個行政村深居山溝。全鎮轄24個行政村,總人口5819戶、19427口人,勞動力8287人,耕地面積4000.6公頃。

沿革

1958年成立三道川公社,1961年更名為田家窯公社,建制數度變更,1984年復改鄉,1995年改田家窯鎮。1997年,面積196.8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田家窯、三賢廟、西水泉、黃草梁、近北莊、井兒窪、西二道窪、王家窯、南張家窯、陳家窯、下倉、上倉、蔡莊子、李什溝、官地溝、曾家溝、花里、姜家寨、仕英堡、大榆樹、郭莊子、白象寺、下瓦房、上瓦房24個行政村。

資源狀況

礦產資源:境內礦產資源較豐富,目前己發現或探明的就有十多種。包括:磁鐵礦,儲量約六千萬噸;赤鐵礦,儲量約二千萬噸;錳礦,儲量約有20萬噸;自雲岩,儲量約一千萬噸;螢石礦,儲量約10萬噸;石灰石礦,能夠煅燒水泥或白灰的儲量約一億噸以上;銅礦,儲量約50萬噸。另外還有珍珠岩、方解石、膨潤土、磷礦、石英等。

林草資源:現有林地、草場總計18.2萬畝,其中林地11萬畝,宜林荒山及草場7.2萬畝。在有林地當中,經濟林2萬畝,用材林9萬畝。截止2005年底,全鎮完成飛播造林5萬畝,人工造林六萬畝,樹種以油松、落葉松、山杏、樺樹、楊樹為主。2002至2005年,全鎮完成退耕還林15114.5畝,荒山匹配7114.5畝,封山育林3000畝。

農業資源:全鎮現有耕地60008.5畝,近幾年,農業生產格局面向市場,有了較大調整。2004年末全鎮耕地中,糧食作物49000畝。經濟作物5800畝,錯季蔬菜5210畝。經濟作物及錯季蔬菜種植面積占總耕面積的22.5%。

水域資源:截止二00四年底,全鎮共有機電井37眼,其中己配套34眼,河流面積及溝渠22.5平畝公里,灘涂1.8平方公里,水利工程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工農業生產飛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礦業生產帶動鄉村企業,以錯季蔬菜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由傳統型農業向市場型農業轉變的新農業生產格局,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工農業生產走在全縣前列,成為工農業總產值超億元鄉鎮,各項經濟指標均位居全縣18個鄉鎮前列,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8億元,人均收入達1688元。

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全理,己初步實現由傳流型向市場型的轉化,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錯季蔬菜種植布局趨向市場化。全鎮己初步形成了以蔡莊子為中心的圓白菜、西瓜種植結構園區,以上倉為中心的架豆種植園區。圓白菜己打入北京天津山東浙江江蘇上海蔬菜市場,2004年全鎮銷售收入突破300萬元。2002-2004年,全鎮實現退耕還林15114.5畝,完成匹配荒山7114.5畝,封山肓林3000畝,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

國家巨觀調控、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使工礦業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以磁鐵礦開採及加工為龍頭,錳礦、白雲岩、銅礦、赤鐵礦等都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截止2005年上半年,全鎮有磁鐵礦開採加工企業50多個,從業人數達5000多人,年開採磁鐵礦三百萬噸,生產鐵精粉近100萬噸,年可實現稅費達億元。採礦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運輸業、服務業等的較快發展。真正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為全鎮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