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

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

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東南大學,前身為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實驗室,是由我國著名電子學家韋鈺院士於1985年創立。1992年實驗室被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授名為吳健雄實驗室,同年被教育部批准為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開放研究實驗室。1999年更名為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5年被批准建設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09年通過驗收。實驗室所依託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在最近一次的全國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一。

發展過程

實驗室成立及命名

1992年吳健雄博士給實驗室授命吳健雄實驗室 1992年吳健雄博士給實驗室授命吳健雄實驗室

1983年籌建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實驗室

1985年01月南京工學院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實驗室正式成立

1992年06月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親自給實驗室授命“吳健雄實驗室”

1992年12月批准為國家教委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開放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我國第一個生物電子學博士學位授予點

1999年時任副總理李嵐清參觀實驗室 1999年時任副總理李嵐清參觀實驗室

1995年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江蘇省評為“優秀省級重點學科”

1997年6月作為部門開放實驗室參加並通過了重點實驗室的評估

1997年12月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1998年10月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批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1998年10月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批准設立“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

1999年經教育部審定升格為分子與生物分子電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2年3月作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參加並通過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被評為優秀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評議組會議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評議組會議

2002年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5年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論證批准建設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5年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7年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被教育部學位中心評為全國排名第一.

2006年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

2009年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

研究隊伍

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60人(研究人員5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千人計畫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形成了一支由信息電子、生物醫學、化學和物理以及計算機等不同學科背景的科學家所構成的學術梯隊。該群體於200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基金"資助。

研究領域

生物電子學是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這兩大學科的前沿交叉領域。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有:生物材料與器件、生物信息獲取和感測、生物信息系統和套用。

1)生物材料與仿生器件

生物材料與仿生器件對生物材料的結構、功能及其相關性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製備分子/納米有序材料、研究分子/納米有序結構的組裝和表征,發展與分子識別、信息轉換等相關的生物材料,構建若干重要的分子器件和醫學電子器件,開展分子/納米材料和器件在醫學和生物學中的套用研究。

具體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材料、仿生材料和器件以及生物電子器件開發和綜合套用等。

2)生物信息獲取和感測

發展單分子和單細胞檢測技術,探索可對活細胞中蛋白質、核酸、重要代謝產物等分子原位動態檢測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在單分子水平上研究分子與分子的相互作用。發展新的生物感測器和生物晶片技術,實現生物信息的高靈敏度和高通量檢測,運用於生物醫學、環境檢測、食品安全等領域。

具體研究方向包括單分子與單細胞的檢測、生物感測器與分子診斷以及生物晶片及後基因組技術研究和套用等。

3)生物信息系統和套用

研究基因組序列特別是基因組非編碼區的編碼規律,發展基於特徵的基因組分析方法和技術。以此為基礎,探索基因組非編碼區的功能,研究不同物種基因組的進化關係。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發展基於結構分析的相互作用預測方法,著重分析轉錄因子與DNA的相互作用、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為構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網路提供可靠依據。研究計算診斷學方法,發展面向重大疾病診斷的元分析方法,開發針對基因功能、基因與疾病關係的文本挖掘軟體,建立基因組多態性與疾病關係資料庫,建立微陣列數據整合及分析的軟體平台。研究生物計算原理,構建仿生計算模型,探索其實現途徑。與生物檢測技術相結合,研究與情緒相關的生物學機制,探討人類情緒發展的規律以及在學習和記憶等認知過程的作用。

以上參考

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建成了生物(納米)材料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平台、單細胞和單分子研究和跟蹤檢測平台、微陣列晶片及後基因組技術研究和套用平 台、微納結構組裝、加工和綜合表征平台、生物信息分析和生物計算平台。與美、日、德、英、法、瑞士等國家的相關實驗室建立了廣泛的合作研究關係。

學術委員會

第五屆學術委員會(2013年-2017年)

主任陳洪淵教授(院士)
副主任王威琪教授(院士) 俞夢孫教授(院士) 陸祖宏教授
委員 李勁松教授 駱清銘教授 孫元亭教授 奚廷斐教授 徐學敏教授 萬明習教授 鄧玉林教授 李瑩輝教授 王志功教授 顧忠澤教授 顧 寧教授

*實驗室主任:顧忠澤教授副主任:呂曉迎教授,肖忠黨教授,趙祥偉教授

以上參考

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