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應掌握生物化學、生化分離分析技術、生物技術及工業藥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受到生物製藥研究和生產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對藥品的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知識技能
1.掌握化學製藥、生物製藥、藥物製劑技術與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藥物生產裝置工藝與設備設計方法;
3.具有對藥品的新資源、新產品與新工藝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國家對於化工與製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製藥工程與製劑方面的理論前沿,了解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6.熟悉掌握一門外語,具備聽、說、讀、寫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實驗、藥理學及藥理學實驗、藥劑學及藥劑學實驗、生物技術製藥、生物製藥工藝學、發酵工程、分離工程、生物反應器工程、藥品與生物製品檢驗。
實踐教學
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包括相關類課程的見習、實驗操作(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實驗、藥理學及藥理學實驗、藥劑學及藥劑學實驗)和實習等。
就業前景
從現今情況看從事生物醫藥產品研究與開發的人才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瓶頸,因此該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畢業生可從事生物藥物的資源開發、產品研製、生產、技術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
發展前景
生物製藥專業特色是生物製藥已成為國際和國內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生物製藥已成為偵破中國高新技術發展的重點。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新興國家醫藥市場卻表現得風光這邊獨好,中國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生物製藥市場也分外亮麗。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資4.42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醫學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以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服務條件建設專項的建設。此舉為今後生物製藥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生物醫藥產業相比,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還存在不少差距。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從科研到產業化,將是一條艱難的路。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力度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到2020年,中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制。同時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將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醫療衛生體系。這兩個因素將為生物醫藥產業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前景展望
總體而言,中國生物製藥產業未來充滿希望,前景看好。展望今後,中國的生物製藥產業將呈繼續增長態勢。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生物、生化製品行業將依然呈現較快發展態勢。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紹了生物製藥的定義、原料來源、特性及分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生物製藥行業的現狀,並對中國生物、生化製品製造業的工業統計數據進行了詳實的分析,然後具體介紹了血液製品、疫苗、基因工程藥物、抗體工程藥物、診斷試劑的發展。隨後,報告對生物製藥行業做了區域發展分析、國內外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行業競爭分析和投資分析,最後分析了生物製藥行業的未來前景與發展趨勢。您若想對生物製藥行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生物製藥,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生物製藥:需求量大
薪酬水平:由於醫學工程師覆蓋的領域比較多,用人單位的情況和每個人的學歷、能力都有不同,所以這一職業的薪資有很大的彈性,一般大學畢業生月薪在3000元左右。
職業前景:具有將生物、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綜合人才前景看好。這類人才需具備兩方面技能:其一是新品研發,其二是儀器操作。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生物技術領域、生物信息領域、醫療衛生部門等相關單位對該類人才都有強大的需求......
專業特色
專業前景 生物技術藥物已廣泛用於治療癌症、愛滋病、貧血、發育不良、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纖維變性和一些罕見的遺傳疾病。許多大型製藥公司面臨著大量專利即將過期、而同時產品儲備非常不足的情況,因而不得不從生命科學公司中尋找新藥。新的藥物發現技術使得尋找特殊疾病藥靶的途徑變得越來越便宜、迅速和精確。
專業前景
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然而從事生物技術產業研究與開發的人數為 1.7 萬,生產和經營的人數為 0.9 萬,僅相當於美國生物技術產業人數的 1/4 。從事生物醫藥產品研究與開發的人才更是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瓶頸。
由此可見,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亟需大量的醫藥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開設學院
排名不分先後
序號 | 院校名稱 |
1 | 江蘇師範大學 |
2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3 | 吉林化工學院 |
4 | 大慶師範學院 |
5 | 南京林業大學 |
6 | 中國藥科大學 |
7 | 浙江理工大學 |
8 | 麗水學院 |
9 | 福建醫科大學 |
10 | 濱州醫學院 |
11 | 德州學院 |
12 | 武漢大學 |
13 | 武漢輕工大學 |
14 | 廣東藥學院 |
15 | 河南城建學院 |
16 | 成都醫學院 |
17 | 山西醫科大學 |
18 | 瀋陽藥科大學 |
19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20 | 蘇州大學 |
21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22 | 鹽城師範學院 |
23 | 浙江海洋學院 |
24 | 安徽農業大學 |
25 | 泰山醫學院 |
26 | 聊城大學 |
27 | 信陽師範學院 |
28 | 華中科技大學 |
29 | 華南理工大學 |
30 | 四川理工學院 |
31 |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
32 | 上海海洋大學 |
33 | 常熟理工學院 |
34 | 大連醫科大學 |
35 | 浙江農林大學 |
2010新增專業
藥物化學專業| 海洋工程與技術專業| 環保設備工程專業| 建築節能技術與工程專業| 中藥製藥專業 | 藥物分析專業 | 生物製藥專業|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專業| 功能材料專業| 微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 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專業| 感測網技術專業| 水聲工程專業| 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 |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 | 物聯網工程專業 | 能源經濟專業| 新媒體與信息網路專業|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 數字電影技術專業| 海洋油氣工程專業| 核安全工程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