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球化學省

生物地球化學省

由於地理環境中化學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不同於鄰近地區而引起動植物區系生物反應的地區。生物地球化學省既是研究生物自然選擇、生物進化以及生物與環境關係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也是化學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

生物地球化學省

正文

特點 生物地球化學省是在岩石、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和人文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它的形成不僅與岩石、土壤、大氣的元素絕對含量有關,而且與元素在環境中生物有效的賦存形態有關。例如,在鹼性土壤中,Mo由於形成易溶性鉬酸鹽而很容易被植物吸收;在酸性土壤中,Mo由於沉澱為難溶的鉬化物等而不易為植物吸收。
環境中元素不足或過剩而引起的生物反應是生物地球化學省的重要標誌。生物反應主要表現為:①動植物種的變異性和化學組成的特殊性。生物體中某些化學元素的含量隨定居地而改變,生物對化學元素也有富集作用。②生物地球化學地方病。是由於一種或幾種化學元素含量顯著不足或過剩而引起的。③動植物區系組成的特殊性和自然選擇。
類型 生物地球化學省按成因不同,可以分為天然成因和技術成因的兩類。
①天然成因的生物地球化學省,包括地帶性省和隱地帶性(或非地帶性)省。前者分布在一定的土壤-氣候地帶內,呈帶狀分布,如在北半球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地帶內分布 I、Co、Ca、Cu等元素不足的生物地球化學省。後者可以發生在不同自然地帶內,呈斑塊狀分布,通常是由於原生或次生鹽類沉積物、活火山礦床分散暈和礦泉等而形成的,按生物反應的主要元素可劃分具體的省,例如缺Mo省、缺I省、富Se省、富F省等。
②技術成因的生物地球化學省,是由於環境污染而引起的,按污染途徑可劃分為大氣污染省、水污染省和土壤污染省。多污染途徑的生物地球化學省也常見。按主要污染物及其對生物影響的性質可劃分具體的省,例如SO2酸性省、Cd污染省和Hg污染省等。

配圖

生物地球化學省生物地球化學省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