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生活的一種
體裁:散文
作者:賈平凹
作品原文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
曉起推窗如見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是仙人臨鏡梳發;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門前未留小車轍印而憾,能明滅螢火,能觀風行。三月生絨花,數朵過牆頭。好靜收過路女兒爭捉之笑。
吃酒只備小盅。小盅淺醉,能推開人事、生計、狗咬、索賬之惱。能行樂,吟東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以殘牆補遠山,以水盆盛太陽,敲之熟銅聲。能嘿嘿笑,笑到無聲時已袒胸睡臥柳下。小兒知趣,待半小時後以唾液蘸其雙乳,涼透心臆即醒,自不誤了上班。
出遊踏無名山水,省卻門票。不看人亦不被人看。腳往哪兒,路往哪兒,喜瞧峻岩勾心鬥角,傾聽風前鳥叫聲硬。雲在山頭,登上山頭雲卻更遠了,遂吸清新空氣,意盡而歸。歸來自有文章做,不會與他人同,既可再次意游,又可賺幾個稿費,補回那一雙龍鬚草鞋錢。
讀閒雜書,不必規矩,坐也可,站也可,臥也可。偶向牆根,水蝕斑駁,瞥一點而逮形象,即與書中人、物合,愈看愈肖。或聽室外黃鸝,鶯鶯恰恰能辨鳥語。
與人交。淡,淡至無味,而現知極味人。可邀來者游華山“朽朽橋頭”,敢亡命過之將“××到此一游”書於橋那邊崖上,不可近交。不愛惜自己性命焉能愛人?暗示一女子寄求愛信,立即復函意欲去偷雞摸狗者不交。接信不復冷若冰霜者亦不交,心沒同情豈有真心?門前冷落,恰好,能植竹看風行,能養菊賞瘦,能識雀爪文。七月長夏睡翻身覺,醒來能知“知了”聲了之時。
養生不養貓,貓狐媚。不養蛐蛐,蛐蛐鬥毆殘忍。可養蜘蛛,清晨見一絲斜掛檐前不必挑,明日便有縱橫交錯,復明日則網精美如婦人發罩。
出門望天,天有經緯而自檢行為,朝露落雨後出日,銀珠滿綴,齊放光芒,一個太陽生無數太陽。牆角有舊網亦不必掃,讓灰塵蒙落,日久繩粗,如老樹盤根,可作立體壁畫,讀傳統,讀現代,常讀常新。
要日記。就記夢。夢醒夜半,不可睜目,慢慢坐起回憶靜伏入睡,夢復續之。夢如前世生活,或行善,或兇殺,或作樂,或受苦,記其跡體驗心境以察現實,以我觀我而我自知。自知乃於囂煩塵世則自立。
出門掛鎖,鎖宜舊,舊鎖能避蟊賊破損門,屋中箱櫃可在鎖孔插上鑰匙,賊來能保全箱櫃完好。
作品鑑賞
什麼樣的文章是好的文章?這是我們閱讀時經常思考的問題。賈平凹的《生活的一種》。既向我們展示了他獨特的個人生活方式。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向我們傳達了美的訊息。
散文,講求的是用文字表現作者的真情實感。賈平凹的這篇文章於細微之處見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文筆生動閒適而不失幽默。然而這種幽默是淡淡的,是骨子裡的詼諧,絕非故意插科打諢;詞句文白間雜,然而淺近自然,絕少雕琢和華麗的詞藻綴飾;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曠達的人生觀。悠遊自得的處世態度在文中隨處可見。
作者所言皆是點滴小事,然而從日常生活中可窺見作者所秉持的人生哲學。院中栽柳、吃酒、小睡,出門游山水、歸家做文章,讀書、交友,養蜘蛛、寫日記,觀天俯地、出門掛鎖等生活瑣事皆信手拈來,娓娓道出。作者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沒有故作姿態的高調,沒有無病呻吟的虛假,有的只是靈動和趣味,微笑著心滿意足,甚至微露得意之色,物我兩忘,志存高遠,體現出一位當代文人淡泊寧靜的高潔品性與安貧樂道的處世哲學。遠離塵世的喧囂與紛亂,讓心靈跳動得隨意而自然,於是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點滴,到了作者筆下便能咀嚼出趣味,而且讀來令人回味悠長,口齒噙香。文章結構也是信馬由韁,寫到哪兒算哪兒,卻又恰如古人所形容的:“羚羊掛角,無還可求”,寥寥幾筆勾畫出一個雖面目模糊、心靈卻透徹的賈平凹,隻言片語顯露出作者觀人觀己觀自然的睿智。生活沒有定規,寫文章也是一樣,散文要滲透作者的個人情思,就更應具有自己的風格與樣式,因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與思想才是一篇妙文的精髓。
高爾基曾經說過:“真正的美。正如真正的智慧一樣,是非常純樸的,並且是人人理解的。”純樸的美與智慧,在這篇文章里我們都體會到了。
作者簡介
原名賈平娃,1952年出生,陝西丹鳳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協會主席。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最近獲得由法國文化交流部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