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污染

生活性污染

生活性污染是指糞便、垃圾、污水等生活廢棄物的處理不當,也就是常見的生活垃圾污染空氣、水、土壤及其孳生蚊蠅。隨著人口增長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的數量大幅度上升,垃圾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如生活垃圾中增加了塑膠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等成分,使無害化處理增加了很大困難。糞便可用作肥料,但如果無害化處理不當,也可造成某些疾病的傳播。

產生與危害

通常,我們將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統稱為生活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主要有以下的產生來源:

1)生活污水。洗衣、做飯、洗浴及其它零散用水是生活污水的主要來源途徑。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氮、磷等污染物。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到地面經土壤下滲或匯入地表水體,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直接危害。其危害表現為:一是以抽取地下水為主的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二是在地表水充足或潛水水位高的地區,一些有明渠的村,由於污水的長期蓄積,水體發黑變臭,並滋生大量蚊、蠅,威脅著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以及更大範圍的地表水體污染;三是污水灌溉,污染土壤,危害農業生產,並最終造成農村自然景觀的破壞。

2)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因來源廣泛,其污染物成分也較為複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消耗的豐富,垃圾的組成成分將更為複雜。滲濾液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有機物、無機離子和營養物質。通常在垃圾堆放過程中,留存於其中的有害物質不易破壞衰減,其危害具有長期性和潛在性。由於農村基礎設施普遍不配套,生活垃圾無序堆放,會污染土地、地下水和地表水,伴隨垃圾中有機物腐敗分解還會產生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產生惡臭,招來蚊蠅,影響環境衛生,成為多種致病病原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地。目前,即便在有較好管理措施的村鎮,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也還僅限於簡易的堆存或填埋,沒有防滲襯墊及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設施,垃圾的直接危害及其滲濾液的污染不可避免。

3)人糞尿污染。人糞尿含有大量氮、磷、有機污染物及病原微生物。糞尿堆放中這些污染物會隨糞水滲入土壤內,並進入地下水或隨雨水流入地表水體:糞便中會產生以氨氣為主的有害氣體、粉塵和微生物等,使糞便發出惡臭,造成空氣污染,並對人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農村人糞尿一般回田使用,但隨著人口迅速增長、化肥的使用以及農村耕地的減少,人糞尿肥使用率大大降低,危害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鄉鎮居民集中的地方問題更加嚴重。未得到妥善處理的人糞尿堆積,不僅有惡臭、招來蚊蠅、傳播疾病,還會對地表及地下水造成嚴重威脅,尤其是氮、磷污染所致的水體富營養化。在我國南方水網發達地區,一些地方的人糞尿更是直接排入河湖,污染水體。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糞尿是農村生活污染最主要的三大來源。

處置方法

已開發國家,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程度高,城鄉差別小。對於農村生活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在人口多的村鎮修建統一的排水管道及污水處理設施處理人糞尿及生活污水;在人口較少的地方則要求每戶修建必要的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則大都有專人收集後歸市鎮統一處理。因而總的說來,國外對農村生活污染的研究側重於統一收集處理及處理工藝的研究。

小規模污水原位處理技術在國外套用十分廣泛,從簡單的化糞池到複雜的生物脫氮工藝,從自然水塘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等等。如地下土壤滲濾法。美國農村及零星分散建造的家庭住宅有36%採用了地下土壤滲濾溝系統,俄羅斯在工藝流程、淨化方法、構築設施等方面做到了定型化和系列化,並編制了相應的技術規範,日本開發出地下土壤毛管滲濾溝工藝,能取得優於二級處理甚至達到三級處理的效果。瑞典、芬蘭、娜威和丹麥等國,約有150多萬散居住戶套用了地下土壤滲濾法處置生活污水。澳大利亞、以色列兩國在充分利用地下土壤滲濾法有效處理生活污水的同時,還極力強調污水的資源化。

在美國農村,多數人是一家一戶分散居住。約上世紀20一30年代,各地先後通過了地方法規,禁止使用敞開式的簡易廁所,大都改用抽水馬桶,並且,每戶農戶都在地下安裝一個化糞罐,罐內投放發酵菌種,所有污水及糞便經化糞罐處理,化糞罐處理後固體部分大大減少,液體部分在地下排放滲入土壤。垃圾處理則由專業的垃圾公司來承擔,收取一定的費用。

澳大利亞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專家提出一種“過濾、土地處理與暗管排水相結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統”,稱之為,'1卜爾脫”高效、持續性污水灌溉新技術,該技術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好,其運行費用低,特別適用於土地資源豐富、可以輪作休耕的地區,或是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地區。該系統實質上是以土地處理系統為基礎,結合污水灌溉農作物。

韓國農村的居民分散居住,興建集中處理的污水系統造價太高,小型和簡易的污水處理系統適合在農村套用,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有較多試驗研究,這種土地—植物系統也已廣泛用於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利用濕地處理後的污水灌溉水稻,可取得更好的淨化效果。

日本污水處理技術先進。日本農村污水處理協會主要負責日本鄉鎮污水處理的技術發展工作,研究了一系列適合於農村小城鎮中套用的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採用物理、化學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處理過程。處理後的污水水質穩定,大多灌溉水稻或果園,或將其排入灌排渠道,稀釋後再灌溉農作物。污水中分離出來的污泥經脫水、濃縮和改良後,運至農田作肥料卿]。在琵琶湖流域的滋賀縣,更是鼓勵和資助各種處理設施實行除氮除磷的高級處理方式,以防止琵琶湖富營養化。

控制技術措施

關於控制技術,我國作為開發中國家,農村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很難具備像已開發國家那樣的污水處理能力,目前農村生活污染大體是針對生活污水、垃圾等不同的生活污染源採取分而治之的對策。

污水處理

借鑑國外先進經驗,在國內也進行了眾多農村污水處理的實驗研究。如瀋陽西部的滯洪區建的慢速滲濾土地處理系統、北京市昌平使用的快速滲濾土地處理系統、何江濤等提出的生活污水的砂濾處理系統、各地套用研究較多的濕地系統、南京大學在承擔國家863太湖河網面源污染治理項目中提出的毛細管滲濾溝處理系統、在天津市武清縣試驗的澳大利亞“FILTER”(非爾脫)污水處理系統等以土地處理為主的治理技術:在太湖流域農村試用的蛆蝴生態濾池處理系統;有機肥回用、無需用水的生態廁所技術;河海大學提出的集中型污水處理厭氧一好氧滴濾床技術等。

垃圾管理與處理

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同樣是農村生活垃圾管理必要的三原則。垃圾的分類收集是其它處理方式的重要前提,以提高資源的回用率,節省垃圾處理費用。因而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構想,如建立健全廢舊物資收購系統;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認識垃圾分類收集的意義和作用;設立村鎮級環境管理機構,實行村鎮領導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研究和制定便於村民實施垃圾分類收集的方案,同時配備相應的設施;建立和健全各項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等t均。

建廁改廁

農村廁所及糞便處理設施的建設,是有效解決農村人糞尿污染的重要途徑。因而,我國各地農村建廁改廁的同時,也在探討一種投資低、占地少、無污染、節約資源的生態衛生廁所,它們具有糞污無害化、糞污資源化、普遍適用性的功能,如太陽能公廁、免水沖洗廁所、循環水沖洗廁所等泌。王俊起等在我國吉林、山西與廣西3個試驗點的衛生學評價後指出,非水沖式糞尿分集式生態衛生廁所是一種可使糞便就地無害化、防蠅、無臭、不污染外環境、節水、可回收尿肥糞肥、有利於生態農業建設、適用範圍廣泛的生態衛生廁所類型。適合我國國情,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乾旱、寒冷地區農村推廣套用。

流域生態工程技術

結合農村地區非點源的研究及其管理與控制工作,在生態技術控制農村非點源水污染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生態工程技術是進行流域生態修復、強化物質循環的有效方法,如多水塘系統、植被緩衝帶、濕地系統、生態農業、坡面生態工程和污染物生態處理等生態治理技術。它們的有機結合可形成控制非點源污染的流域生態工程。生態工程技術強調生態系統的內部平衡與物質循環的生態工程,與我國傳統文化非常吻合,因此更容易被民眾接受128]。針對我國南方湖泊的實際情況,控制非點源污染物輸入水體的“多水塘系統”對策被提出,並進一步探索了農村水環境非點源污染防治工作。在滇池的研究表明,修建人工濕地是一種基建費用低、運行成本低、維護技術低的“三低”技術,氮磷去除效果顯著,是一種適合套用於發生在農村地區的面源污染控制的理想工藝方法。這些工程技術措施能最終有效去除農村生活污染中的污染物質。對生活污染的管理,以往的做法是納入各村的衛生管理工作。近年來,有研究者開始從環境經濟及環境社會學的角度,尋求解決包括農村生活污染在內的農村非點源污染問題的最佳管理途徑,通過問卷調查,考察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採用環境經濟學的意願價值評估法,獲得公眾的環保支付意願,從而探討相關政策實施的可行性。劉永德等通過對太湖流域村民的社會經濟狀況調查,初步分析了農村生活垃圾產生的影響因素,發現,區域性的家庭手工業對其組成有一定的影響,村民收入水平的增長、實際務農勞動力的減少、家庭養殖的萎縮、燃料的氣體化和水沖衛廁的普及與垃圾量增長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高良敏等用社會學問卷調查的方式考察了太湖流域大浦鎮的農村廁所的類型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途徑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