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毒理學概論

生態毒理學概論

《生態毒理學概論》是在總結了生態毒理學和生態毒性災害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需要,吸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將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化學品管理以及毒物控制引入生態毒理學,突出生態毒理學原理、方法和管理的內容,以提高生態毒理學的實際套用水平。

基本信息

作 者:史志誠

叢 書 名: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175530
出版時間:2005-01-01
版 次:1
頁 數:232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藥學

內容簡介

《生態毒理學概論》是在總結了生態毒理學和生態毒性災害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需要,吸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將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化學品管理以及毒物控制引入生態毒理學,突出生態毒理學原理、方法和管理的內容,以提高生態毒理學的實際套用水平。

目錄

1 生態毒理學的基本概論
1.1 生態毒理學的定義、研究內容及其意義
1.1.1 生態毒理學的定義
1.1.2 生態毒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1.1.3 研究生態毒理學的意義
1.2 生態毒理學簡史
1.2.1 生態毒理學的誕生
1.2.2 化學時代與生態毒理學的形成
1.2.3 環境污染對生態毒理學發展的影響
1.2.4 生態毒理學概念的發展
1.2.5 生態毒理學展望
1.3 我國生態毒理學研究現狀
1.3.1 草地生態毒理系統的研究
1.3.2 陸生生態毒理研究
1.3.3 水生生態毒理研究
1.3.4 海洋生態毒理研究
1.3.5 加強生態毒理學科研與教學工作
2 生態毒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循環與轉化
2.1 生態毒物的來源與特性
2.1.1 生態毒物的來源
2.1.2 生態毒物的特性
2.2 毒物在生態系統中循環與遷移
2.2.1 毒物和污染物的循環與遷移途徑
2.2.2 毒物在環境中的生物轉化方式
2.3 毒物的分布與轉化
2.3.1 生物群暴露
2.3.2 環境分配過程
2.3.3 水中的分配過程
2.3.4 大氣中的分配過程
2.3.5 陸地分配過程
2.3.6 化學物質不穩定性模型
2.3.7 化學物質的轉化及降解
2.3.8 生物利用度
2.3.9 數量結構活性關係
2.3.10 全球污染
2.4 生態毒物劑量和濃度反應關係
2.4.1 劑量一反應關係
2.4.2 持續性和間歇性暴露的毒理學影響
2.4.3 毒性數據從一個生物群到其他生物區系的外推
3 毒物與生態系統的相互影響
3.1 生物系統與生態系統對毒物的反應
3.1.1 毒物進入生物系統的途徑及其反應
3.1.2 生態系統反應
3.2 毒物動力學過程
3.2.1 吸收
3.2.2 運輸與代謝
3.2.3 螫合
3.2.4 排泄
3.3 生理反應與生化反應
3.3.1 生理反應
3.3.2 生化反應
3.4 致癌、誘變與畸形作用
3.4.1 致癌因子
3.4.2 致畸劑
3.4.3 檢測和評價
3.5 生物的富集放大
3.6 毒物對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3.6.1 亞有機體回響與種群和群落回響
3.6.2 生活史階段的影響
3.6.3 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改變
3.6.4 生態關係的改變
3.6.5 毒物對動植物的危害
4 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
4.1 生物毒性效應的毒理學方法
4.1.1 代表性生物品種的選擇
4.1.2 急性毒性試驗
4.1.3 亞慢性毒性試驗
4.1.4 慢性毒性試驗
4.1.5 蓄積毒性試驗
4.2 生態系統水平效應的測試方法
4.2.1 一般研究程式
4.2.2 群落和生態系統結構的研究方法
4.2.3 群落與生態系統功能的研究方法
4.2.4 田間試驗
4.2.5 生物監測
4.2.6 長期監測與建立生態毒理學資料庫
4.3 微生態系統模型
4.3.1 微生態系統模型及其用途
4.3.2 微生態系統模型的分類
4.3.3 水生微生態系統模型
4.3.4 土壤微生態系統模型
4.3.5 反芻動物瘤胃微生態系統模型
4.4 數學模型
4.4.1 處置和轉運模型
4.4.2 結果(效果)模型
5 生物監測和生物指示
5.1 生物監測和生物指示原理
5.2 利用活生物監測
5.2.1 生物監測類型
5.2.2 機體內的化學殘留
5.2.3 生物蓄積
5.3 生物蓄積監測
5.4 生態區(1biota)監測
5.4.1 生物指示的套用
5.4.2 細胞和個體水平的生物監測
5.4.3 種群和群落水平的監測
6 生態毒性災害
6.1 生態災害與生態毒性災害
6.1.1 毒性災害與生態毒性災害的分類
6.1.2 生態毒性災害的特點
6.1.3 生態毒性災害的發生趨勢及其對策
6.2 生態毒理系統
6.2.1 生態毒理系統的形成
6.2.2 草地有毒植物生態毒理系統
6.2.3 工業區生態系統中“三廢”生態毒理系統
6.2.4 農區生態系統中的生態毒理系統
6.3 重大生態毒性災害的發生及其影響
6.3.1 生態環境失調引發的生態毒性災害
6.3.2 通過食物鏈引發的生態毒性災害
6.3.3 有害生物入侵引發的生態毒性災害
6.3.4 環境污染引發的生態毒性災害
6.3.5 有毒元素引發的生態毒性災害
7 生態風險評估
7.1 生態風險評估的概念
7.2 生態風險評估的分類
7.3 生態風險評估的程式
7.3.1 確定問題與限定危害
7.3.2 生態效應評估和生態目標
7.3.3 暴露評估
7.3.4 風險表征
7.3.5 風險信息交流和風險管理
7.3.6 生態監測程式
7.4 生態風險評估的發展
7.4.1 區域生態風險評估
7.4.2 比較風險評估
8 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
8.1 化學品的安全性評價
8.1.1 安全評價的主要內容
8.1.2 安全評價的程式
8.1.3 提供人體接觸化學物的安全量
8.2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後果評價
8.2.1 毒物泄漏後果的機率函式法
8.2.2 毒物泄漏擴散模型
8.3 化學毒性災害處置
8.3.1 建立化學災害應急信息系統
8.3.2 確定化學毒性災害的防救預案
8.3.3 防救化學毒性災害的應急措施
9 生態毒理學與化學物質的管理
……
10 國際網際網路上生態毒理學信息資源

前言

隨著工業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世界生態安全的不穩定性和環境污染事件的突發性凸顯出來。如何應對生態失調、生物入侵、環境污染和毒性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已成為當代政治、經濟和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
20世紀70年代初,生態毒理學作為研究有毒物質對生態系統的作用與影響,研究有毒物質在生態系統中運轉、循環與歸宿規律的一門嶄新學科應運而生。生態毒理學是生態學、毒理學與環境化學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交叉學科,生態毒理學的研究成果,進一步闡明自然界中毒物與污染物的暴露風險,揭示生態毒理系統形成與消亡的規律,提高海洋、陸地和水域的生物監測、生物效應的評估、生物入侵的風險評估、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與管理水平,為制定控制污染標準、生態環境政策和立法提供科學依據。生態毒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預測生態後果,保護環境免受有毒物質的影響,確保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和國家安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