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代環境嚴峻問題亟待解決,而環境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整體,目前來看人類雖然花費巨大的努力改善已經破壞的自然環境,但是成效一般,如何解決這一全球化問題已經讓生態學家們傷透腦筋了。但是有一個課題是必須要研究的,那就是生態平衡的意義。
內容就目前研究來看生態平衡有以下意義:1.如果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超過它本身自動調節的能力,會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2.生態系統一旦失去平衡,會發生非常嚴重的連鎖性後果3:實際上也就是在生態系統中生產、消費、分解之間地保持穩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過於劇烈地發生改變,都可能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如果某種化學物質或某種化學元素過多地超過了自然狀態下的正常含量,也會影響生態平衡。生態平衡是生物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條件,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水利與生態興修大型水利工程將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但對生態平衡的影響效應直接取決於人類對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視程度及一個國家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對生態平衡的良性循環有著巨大的副作用,但對不良生態平衡,卻可以使之朝著有利於人類健康的方面發展。因此在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前前後後,要將環保意識貫穿於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組織管理的每一環節。
1積極影響
(1)跨流域調水工程會解決“調水地區”易遭洪水威脅的災害問題,挽救地區性生態危機。如原蘇聯的北水南調等工程除工農業用水之外,還可緩解裏海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態環境惡化。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會很好地緩解因南澇北旱所帶來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
(2)大型蓄水庫(如我國的黃河小浪底工程)既能防沙除澇,又能增加庫區空氣濕度,改善其周圍綠色植被的生長。如前蘇聯的中亞和哈薩克的沙漠,由於調入了大量的水,部分地區已變成繁茂的綠洲。
(3)最佳化水質,減少水污染和下遊河道的泥沙淤積。水體不論是通過長距離輸送,還是中、長、短期的貯蓄,都會使復氧過程充分,從而豐富了水體潛在的環境容量資源。污水或渾濁水通過水體的自淨作用,獲得合格用水,如我國在黃河上游修建的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鹽鍋峽等特大型蓄水發電水利樞紐,渾濁的黃河水,每經過一處樞紐的水量調節,都得到一次淨化。
1.2消極影響
(1)誘發地震。由於大量水體的聚集,會使庫區地殼結構的地應力發生變化,為誘發地震創造條件。
(2)輸水渠道兩岸由於滲漏,使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大面積土壤次生鹽鹼化、沼澤化。高邊坡地區還會因土壤含水過高而引起滑坡或土石流。
(3)對調出水地區生態也有不利影響。如原蘇聯的北水南調工程造成原流入喀拉海的淡水量和熱量減少,西伯利亞大片森林遭破壞,風速加大、春雨減少、秋雨驟增,嚴重影響農業生態環境。
(4)打破了原有水系內的生物(尤其是珍奇動物)生活環境,嚴重的會造成滅絕,或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系統,使食物鏈遭到破壞,可能引起瘟疫等災難。如三峽庫區的猿猴,據專家預測,到三峽大壩建成後,會有相當數量猿猴流離失所,再也沒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盛景了。
(5)對生物、水文、水溫等其它不利影響。大型水利工程改變了原有水文條件,影響了地下水質和水溫,造成居民的遷徙、集中,加快城市擴展,導致可用耕地日趨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