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全書共16章,前13章是生態學的基礎部分,從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層次講述生態學的基本規律。第十四章景觀生態學作為一門新興的、正在深入開拓和迅速發展中的學科,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護、城市與區域規劃、自然保護區設計等方面有十分廣泛的套用。第十五章較詳盡地論述了與可持續發展相聯繫的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荒漠化等人類面臨的幾個最重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以體現生態學對解決社會和生產中實際問題的作用。第十六章介紹了生態風險評價與生態規劃原理和方法,其目的是提出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促進區域與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和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科學類各專業、師範院校、農林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還可供從事環境保護等專業的科技人員使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地球上的生命與生物圈
一、生命的起源
二、生物的多樣性
三、生物圈
第二節 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生態學的定義及研究對象
二、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
思考題
推薦閱讀文獻
第二章 生物與環境
第一節 環境的概念及其類型
一、環境的概念
二、環境的類型
三、環境因子分類
四、環境因子與生態因子
第二節 生態因子作用分析
一、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徵
二、生態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第三節 生態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
一、光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
二、溫度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
三、水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
四、土壤因子的生態作用及生物的適應
思考題
推薦閱讀文獻
第三章 種群及其基本特徵
第一節 生物種與種群的概念
一、生物種的概念
二、種群的概念
第二節 種群的動態
一、種群密度
二、種群統計學
三、種群的增長模型
四、自然種群的數量變動
第三節 種群的空間格局
第四節 種群調節
一、氣候學派
二、生物學派
三、自動調節學說
思考題
推薦閱讀文獻
第四章 種群生活史
第一節 生活史概述
一、個體大小
二、生長與發育速度
三、繁殖
四、擴散
第二節 繁殖成效
一、繁殖價值
二、親本投資
三、繁殖成本
第三節 繁殖格局
一、一次繁殖和多次繁殖
二、生活年限與繁殖
第四節 繁殖策略
一、r-選擇和K-選擇
二、R-、C-和s-選擇的生活史式樣
三、波動與穩定
第五節 性選擇
一、植物的選擇受精
二、動物的性選擇
思考題
推薦閱讀文獻
第五章 種內與種間關係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組成與結構
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動態
第八章 生物群落的分類與3S技術在植被製圖中的套用
第九章 生態系統的一般特徵
第十章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信息流
第十一章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第十二章 陸地生態系統
第十三章 水域生態系統
第十四章 景觀生態學
第十五章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第十六章 生態風險評價與生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