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政治:國家整合中的農民認同

生存政治:國家整合中的農民認同

《生存政治國家整合中的農民認同》是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正德。該書以1950-1980年的湖南省醴陵縣為個案,對農民認同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進行了深入的實證考察和理論分析,旨在探討當代中國農民的政治認同機制。

圖書信息

叢書名: 中國農村研究書系·政治系列

平裝: 37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條形碼: 9787500488279

尺寸: 23.2 x 16.6 x 2.2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彭正德,男,湖南茶陵人,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1996年至2003年在湖南師範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政治學理論專業,獲得博士學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湖南省社科基金2項、湖南省評審委課題1項,先後在《政治學研究》、《中共黨史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內容簡介

作者的研究發現,當代中國農民政治認同的形成和演變在本質上是農民受生存理性的支配與政治權力進行社會交換的互動過程,政治地位的根本改變和生存狀態的改善帶來了農民高度的政治認同和服從,而對生存威脅的感知則延伸出農民的不滿和各種抗爭行為。《生存政治:國家整合中的農民認同(以1950-1980年的湖南省醴陵縣為個案)》從農民政治心理和行為的角度為實現農村政治穩定提供了有益啟示。

目錄

導論

研究意義與研究回顧

研究樣本與研究方法

基本概念與本書結構

第一章 翻身:農民政治認同的形成

土地改革前農民的生存狀態

訴苦:階級意識的覺醒

劃成分:政治身份的獲得

鬥地主與分果實:經濟欲望的釋放

經濟動機與政治目標的契合

第二章 徘徊於小農經濟和社會主義之間

組織起來

統購統銷中的無奈與“反抗”

入社與退社

“躲社會主義”

生存理性的顯與隱

第三章 饑荒中的生存

陷入饑荒

遭遇強迫命令

尋求生存

受傷的政治認同及其恢復

第四章 集體制度下的“反抗”

反對幹部不正之風:制度規範的運用

“坐大船”:理性選擇的困境與突破制度的努力

“化公為私”:集體制度下的自利行為

打破平均主義:政策鬆動下對生產責任制的探尋

政治認同的理性化及其高漲

第五章 生存的政治學意義

國家整合與農民政治認同建構

生存危機

作為生存理性的反抗與認同

生存政治學:內涵與意義

結論:生存理性支配下的農民政治認同機制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