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的村莊:孟憲傑文集

生命里的村莊:孟憲傑文集

《生命里的村莊:孟憲傑文集》作者農民情結之深。實實罕見!字裡行間洋溢著仁愛、正氣!有唐宋美文之風味,耐讀。有人作文一生,有人種地一生,有人做官一生。然而,集“種地、作文、為官”於一身者,不多。《生命里的村莊:孟憲傑文集》以小說筆法創作散文,實在是創新!秉承了韓退之“文以載道、不平則嗚”之創作傳統,非心懷慈悲大愛者,孰能?

內容簡介

《生命里的村莊:孟憲傑文集》由孟憲傑著,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生命里的村莊:孟憲傑文集》文筆洗鍊質樸、平實委婉,沉鬱頓挫處,頗有老杜之風,而先生文中所隱含著的慈悲,讓人愀然動容、掩卷長思。透過文字,你也會發現,在困頓與黑暗中,你、我與先生,一直並肩前行。

圖書目錄

逝去的老屋
生命里的村莊
小巷悠悠
胡同深處
娘啊,娘
心結
老拐
村子
靈芝
工詠先生
心依晉中
情系吉東
廣場獨語
三下周村
生產隊里的激情歲月
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王根生和他的銅城夢
茅屋日月
堅守
享受孤獨

後記

我把該書呈現於讀者,多年來的觀察、思索、寫作,總算有了個交代,如釋重負;同時又心懷惴惴:不知會有多少人接受,也不知該有多少人排斥,在經濟、政治、思想、價值多元的今天,真是無法估計的。
有人說:“我的書,不過多考慮讀者和市場。追求的是我寫我心,屬純文學。”這話正好說到我心裡了。
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就有作家夢,但生活乃至命運,並不按“夢想”發展。說來也巧,年過五十五,積習難改、舊病復發,以每年四五萬字的“產量”寫作,不覺十年過去了。
付梓之際,要感謝同仁,他們盡心竭力地工作,為我騰出了時間;還有徐艷芳、劉瑞玲、胡振宇、王新等年輕人,幫助修改、列印,使我得以如願。
在編輯成冊的時候,黃元慶先生認真校改,字字句句較真兒的精神,常使我動容;他和吳克峰先生一併做了序;我喜歡他們,一如他們喜歡我。雖一介布衣,卻道出了常人的心裡話。
此時,我更加緬懷父母。父母是我做人、做事的啟蒙老師!家人的理解和幫助,是我寫作的基礎,感激之情,難以言表;“文革”十年,在那文化荒廢的年代裡,是姐姐以其在學校圖書館工作的便利,每月把《人民文學》、《山東文學》等寄來,使我不荒於閱讀,濃厚的文學興趣愛好也因此漸漸養成;多年來,那么多國外名著,使我那顆幾近荒蕪的心靈,重新燃起了希望。本書編輯們,也是值得稱讚的,他們認真刻苦,才有該書的質量。
正因為以上感動,我還要再放慢速度,寫下去,直到寫出滿意的作品。

序言

為孟先生文集作序,我誠惶誠恐:自己不是作家圈子裡的。也非名人;先生比我年長得多,我是後學、晚輩。猶豫、推辭再三,拗不過。先生道:讓你作序,是因為你能讀懂我。
二十一年前,剛參加工作,先生在我所在的城市裡為官,有德行、有操守,為我所尊重,彼此間並無直接往來。七年前,在中央黨校讀博士期間,遇到也來學習的先生,彼此接觸才多了;先生漸引我為同調、知己。後來,回老家或先生來京津,均有一晤,或醉或歌、或行或臥、懇談體會、酣暢淋漓,成忘年交。
先生每有詩文佳作,通過簡訊或郵件發來,得以先睹。其舊體詩,有白樂天遺韻;散文,真實細膩、悲天憫人。
讀先生散文,如面聆長者口述歷史。
先生對儒家經典,瞭然於胸。生活於“毛、鄧”時代,幾乎經歷了建國後的各種運動、大事,且長期主持一方政務,閱人無數。得天獨厚的閱歷。造就了其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先生本身是一部意味深長、蘊含豐富的“大書”。
先生以第一人稱直抒胸臆或以他人口吻、娓娓道出那些與其一同成長起來各色人物的故事,為我們還原了一個個微觀層面的歷史畫面:清晰、生動、感人。像我這樣,習慣於宏大歷史敘事的讀書人。會不自覺地把文章中的人物、事件與當時的歷史背景關聯起來。就我而言,對先生描述的那段歷史,有了更為深切的感悟。
先生筆下,大人物少而小人物多。在眾多人物里,有撫琴的剃頭匠、孤苦無依的村子、方正的父親、慈祥的母親、信仰堅定的村支書、退休而無保障的張大爺;地位最高的是統戰部的老袁和書法家劉先生。通過一個個躍然紙上的小人物,我們了解了那時普通百姓的全面生活:柴米油鹽、婚喪嫁娶、七情六慾、日用倫常;也能使我們了解種種“荒誕”:如剃頭匠與古琴竟然發生了關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帶領民眾戰天鬥地的老支書,竟會在八十歲的今天成了為民請命的“意見領袖”:世代以土地為生的農民,對自己的土地,毫無權力可言,眼看著自己被污染、侵占的土地,只能默默承受。
正是從這些敘述中,驚奇地發現,支撐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或者說,這個經歷五千年而從未中斷的文明所以延續的秘密在於:故事裡的人物,都有嚮往美好生活的熱心和行動!無論村子還是老拐,無論老支書還是父親,無論張大爺還是靈芝,在極其艱難的生命歷程中,遭遇了一連串重大事件,如土改、入社、四清、“文革”、改革開放與拆遷,卻能一一挺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然艱難,卻依舊達觀。即便看不到希望,卻從不絕望!各個沉浮在歷史長河……對此,真不知究竟是該喜還是該悲啊。
先生的敘述,絕非與價值趨向無涉。從中,我能深刻地體察到他對弱小者的同情,對國家的熱愛,乃至滲到骨子裡的民族同胞情和深沉的憂患意識。從屈原到李白、杜甫,再到康有為、梁啓超,我想。這是知識分子的一個傳統了——悲天憫人!包括先生在內的許多知識分子,又為何總是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呢?時至今日,先生依舊主持著一個頗具規模的儒商研究會,希望從倫理入手,去緩解或消滅人們的逐利衝動,
我說,您這樣做對有些人一定是有效的,而對有些人一定是無效的。先生只淡然一笑,道:咱倆最大的區別在於你追求“應該”,我追求“可能”!
是啊,我追求的是應該,而先生追求的是在既有條件下的最優選擇。這是與先生在方法論上的區別,目的卻是一致的。正是這樣,才不妨礙成為知心朋友。
先生文筆,洗鍊質樸、平實委婉,沉鬱頓挫處,頗有老杜之風,是我喜歡的。而先生文中所隱含著的慈悲,時常讓我愀然動容、掩卷長思。透過文字,你也會發現,在困頓與黑暗中,你、我與先生,一直並肩前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