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嗩吶

甘谷嗩吶

甘谷嗩吶又稱吹響,是甘肅省的漢族民間音樂。作為當地民間吹打樂器中的主要樂器,原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金元時傳入中國。在古冀縣嗩吶主要用於秦腔的伴奏和民間祭奠活動,我們每年祭奠人類始祖伏羲、蜀漢大將軍姜維時,都用嗩吶曲牌祭奠,場面隆重粗獷。

基本信息

歷史簡介

甘谷歷史悠久,早在秦武公十年,即公元前688年就建立了冀縣,為中國最早建縣之地,被譽為“華夏第一縣”。而作為甘谷民俗民間文化的嗩吶,以羲里秦鄉為特徵,尤其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積澱,廣泛的民眾基礎。在渭水流域民間文化活動中,以其粗獷的性格,高昂的旋律,獨特的風韻,多采的曲牌,成為黃土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甘谷廣大農村,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

醜般醜,三班手,

錢兒票子八個斗;

不如一班好吹手。

隨著時間的流逝,嗩吶已經成為民間民俗活動中的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哪裡有人居住,哪裡就有嗩吶聲,不管是茅草房舍,還是書香宅院,人們對嗩吶的崇拜是一樣的痴愛,一樣的狂熱。尤其是在秦腔的演唱中,嗩吶表現的是那樣的粗獷,那樣的雄渾。有人說,如果沒有嗩吶的加入,秦腔也就缺少了獨特的韻味。因而,居住在農村的人們對於像《爹落親》等這樣的嗩吶曲牌,幾乎達到了人人都會哼的地步。

曲牌簡介

甘谷農村的“嗩吶文化”,由三種曲牌組成,第一組是喪葬曲牌。主要有《爹落親》、《黃草坡弔孝》;第二組是祭祀曲牌。主要有《大開門》、《升官圖》、《將軍令》;第三組是懷念曲牌。主要有《姜維招魂曲》。三組曲牌雖各有不同板式,但均婉轉低沉,催人淚下。歡快時猶如雄雞報春曉,一個個音符從黃銅喇叭中吹了出來,就像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時而舒展悠長,時而激昂奔放,時而濤聲點點,時而細雨濛濛。吹到得意之處,那吹手把頭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整個身心便陶醉在那明快粗獷的嗩吶聲中,達到了似醉非醉的境地;悲傷時,仿佛昏鴉落寒林,曲調委婉低沉,如泣如訴,黃土高原特有的風土人情,一覽無餘地融進了這一美妙的嗩吶聲中,構成了一個“曲曲無詞皆有詞,聲聲是歌亦是淚”的民間藝術大世界,在這嘹亮的嗩吶聲中,生者“吉星高照”,逝者“駕鶴仙遊”。

這就是甘谷古老的“嗩吶文化”,它將黃土高原的雄渾、渭水波濤的偉岸、親朋好友的深情、民間文化的內涵,幾乎全部融進了那嗩吶的一排黃銅小孔之中,向人們訴說著人間的滄桑。甘谷嗩吶隊由64名民間藝人組成,隊員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腳蹬甘谷麻鞋,吹奏著喜慶、歡快的《拾棉花》、《割韭菜》、《織手巾》等傳統曲牌,表現了甘穀人民積極向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