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葉球或葉莖。幼苗染病子葉呈水浸狀,根髓部變黑,幼苗枯死。真葉染病,葉緣出現“V”字形黃褐色病斑,或在葉片上出現不規則褐色病斑,周圍淡黃色;莖部和根部的維管束變黑,引起植株萎蔫,枯死;剖開球莖,可見維管束全部變黑或腐爛,但不臭,乾燥條件下球莖黑心或乾腐狀。
發生規律
細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種子內或病殘體上越冬。病菌可從葉緣的水孔或傷口侵入,上下擴展,造成系統侵染。病菌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30℃,高溫多雨、蟲害嚴重及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措施
(1)與非字花科蔬菜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
(2)從無病種株採種或播前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然後在冷水中降溫,晾乾後播種;或用種子重量的1.5%的漂白粉,加少量水,將種子拌勻,後放入容器中密閉16小時後播種。
(3)加強栽培管理和蟲害防治。適時播種,適期蹲苗,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儘早翻耕曬土,以加速病株分解。平整土地,高畦栽培利於灌水和排水,通風透光好,有利於傷口的癒合。注意防治小菜蛾、菜青蟲、黃曲條跳甲等害蟲。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施“天達2116”800倍液+“天達諾殺”10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新植黴素40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敵克松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