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27日,曾思玉僅帶領兩個步兵連、兩個班長訓練隊和一個排,總共不足300人的兵力,從魯西鄄城縣北部的大石莊,前往鄆城縣北的李樓村,準備到那裡召開一個會議。這時,日寇已糾集日偽軍3萬餘人和10餘架飛機、30餘輛坦克,對魯西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曾思玉等一行剛行至范縣附近的甘草崮堆村,就發現已陷入日寇的四面合圍之中。更為嚴重的是,被日寇合圍的還有未來得及轉移的地方機關、醫院、報社、學校人員和一些地方武裝及數千名民眾,他們都聚集到曾思玉所率部隊周圍。危急時刻,曾思玉沉著冷靜,決心帶領部隊和民眾衝出日寇重圍。他站在一個小土堆上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敵情。憑著十多年來馳騁沙場的豐富經驗,他發現包圍自己的敵軍並非“銅牆鐵壁”,且有薄弱之處:敵軍雖將八路軍和老百姓團團包圍,但他們是“一線式”展開,在甘草崮堆村千米遠包圍圈以外的縱深,敵人尚未配置兵力。他眼睛一亮,毅然決定採用集中兵力寬正面猛打猛衝的辦法,以突然動作衝決敵人的一面,掩護機關人員和老百姓突出重圍。曾思玉一聲令下,八路軍4個連隊加上一個地方大隊在寬正面上一線展開,18挺機槍和幾百枚手榴彈同時朝敵軍開火,隨即八路軍官兵們吶喊著朝敵陣地奮勇衝殺過去。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搞得暈頭轉向,待他們清醒過來,包圍圈已被撕開一個大缺口。被包圍的機關人員和老百姓跟在八路軍後面,潮水般地奔向安全地帶。曾思玉又命令部隊在缺口兩側頂住敵軍的反撲,掩護老百姓全部脫離險境。這次驚心動魄的突圍戰鬥,八路軍傷亡20餘人,而命喪黃泉的日軍卻有100多人,其中還包括一名日軍中尉軍官。這次成功的突圍戰鬥,受到冀魯豫軍區領導的讚揚,當地老百姓將其與歷史上“劉玄德攜民渡江”的佳話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