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

郭城驛鎮現轄11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鎮區居民人口達1.2萬人。 郭城驛鎮農業基礎條件好,產業化程度高,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郭城驛鎮目前共有中國小32所,其中中學7所,國小25所,在校學生總計9289人,教職員工421人。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驛鎮

郭城驛鎮位於會寧縣北部,東接土高山鄉,西接頭寨鎮,南靠河畔鎮,北臨靖遠縣大蘆鄉,素有會寧重鎮,會寧北大門之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總面積329平方公里。郭城驛鎮現轄11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鎮區居民人口達1.2萬人。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9223萬元,全鎮人均純收入達到2370元。鎮區位於郭城驛鎮中部靖天路與郭讒公路交匯處,具有較強的聚集優勢、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鎮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8平方公里。
郭城驛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時曾為漢祖厲縣治,唐烏蘭縣治,金新會州治,是絲綢之路北線之要衝,歷史上曾經商賈雲集,集市繁華。金宣宗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改名為新會州,據《金史》載,金末名將郭蛤蟆不歸順元朝,獨守此城十三年,率將士奮力死戰,無一人肯降,最後赴火自焚,後人感其忠勇,遂稱此城為郭蛤蟆城,明正統五年,於此設立驛站,郭城驛由此而得名。清涼山矗立於關川與新堡子川之間,郭蛤蟆古城、將軍點將台、驛站烽火台等遺址猶存,並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剪紙、刺繡等民間文化經久不衰,民間傳說源遠流長,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在此地建立抗日農民協會,解放初期,在郭城驛設立郭城區,1983年7月,郭城驛建鄉,2000年撤鄉建鎮,被建設部確定為部級小城鎮試點鎮,省級綜合改制示範鎮和重點建設鎮,曾多次榮獲省、市、縣先進單位稱號。
郭城驛鎮地處靖遠、會寧之間,靖會電灌工程的主要受益地帶,農業的保收優勢和小城鎮的輻射作用,形成了區域特色較顯明的建材市場、農貿市場、布匹市場、蔬菜市場、小雜糧市場.在會寧縣城鎮建設“三點一線”體系中,郭城驛鎮成為會寧縣最重要的集鎮,會寧北部文化、經濟中心,全縣最大的鄉鎮企業基地和農副產品貿易基地,所形成的“窪地效應”,正在成為帶動整個會寧縣北部經濟崛起和騰飛的增長極。按照“城鎮強鎮、項目興鎮、多業富鎮、重農立鎮、商貿活鎮、依法治鎮”的總體思路,實施了道路、排水、綠化和亮化、集中供熱、文化廣場、百貨市場、建材市場、商住樓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招商引資、產業結構調整的協調發展。
郭城驛鎮農業基礎條件好,產業化程度高,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現有耕地8.1萬畝,其中水澆地5.2萬畝,旱山地2.9萬畝,土質肥沃,平整開闊,氣溫、降水、日照等氣候因子配合良好,農、林、牧、副全面發展。農副產品豐富,種類多、品質好、產量高,主要產品有小麥、玉米、蔬菜等。旱山區以種植籽瓜為主,效益較顯著。全鎮現有反季節種植日光溫室300座;塑膠大棚1500座;大田蔬菜種植面積已達6000畝;菜用型早熟洋芋種植面積近4萬畝;砂田籽瓜種植3萬畝;養羊戶達1700戶,羊只交易市場每年交易量在12萬隻以上。“中國小雜糧之鄉”會寧縣紅堡子市場是會寧北部小雜糧、黑瓜籽集散地,會寧旭升土特產有限公司年購銷總量達13280噸,銷售額達7968萬元的,不僅活躍了市場,拓寬了增收渠道,而且還解決了剩餘勞動力和周邊地區小雜糧、黑瓜籽等農產品的出售難的問題,帶動產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郭城驛鎮目前共有中國小32所,其中中學7所,國小25所,在校學生總計9289人,教職員工421人。中學均實現了校舍標準化,國小布點工作基本完成。科技工作效果顯著,廣大民眾的科技推廣意識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目標,改造了農村電網,接通了有線電視光纖傳輸網。文化、電視、通信及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