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烈路

分類 Lour.的全草。 性味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甘烈路
年份 gormh ndie cuh
別名 紫背金牛、大金牛草大金不換、金不換、銀不換
來源 遠志科植物華南遠志Polygala glomerata Lour.的全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單葉互生,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7厘米,寬0.3~1.7厘米,頂端急尖、鈍或銳尖,基部寬楔形,邊全緣,葉背常帶紫紅色。花淡黃色;總狀花序腋生或腋外生,短於葉,有花數朵。蒴果近倒心形,長約4毫米,種子2,橢圓形。花期秋季。
生態分布 生於山坡、溪旁、路邊或曠野草地上。產於廣西各地縣市;分布於福建、廣東、貴州、雲南等省份。
採集加工 夏秋季采,洗淨鮮用或曬乾備用。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健脾消食。
傳統套用 治黃疸型肝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胸痛、小兒疳積、角膜雲翳、口腔潰瘍。
用法用量 15~30克,配豬骨頭、豬腳燉服,或研粉蒸豬瘦肉服。
方例 1.小兒疳積 甘烈路(紫背金牛)9克,烈撒端(獨腳金)3克,達卡扎(香附子)塊莖6克,得骨亮(台灣泡桐)根皮6克,成淚端(田基黃)3克,共研末,配豬瘦肉蒸服。 2.肺結核咳嗽、咯血 甘烈路(紫背金牛)15克,心合咪(仙鶴草)30克,鉗林藕(牛大力)10克,嚇烈使(紅毛氈)10克,仇賴咪(山麥冬)10克,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