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市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繁衍。從戰國開始有建置記載。 戰國,屬燕國遼東郡。秦代,屬遼東郡。西漢置文縣,屬幽州遼東郡。東漢改為汶縣,屬魏國平州遼東郡。兩晉、前燕、前秦、後燕屬平州遼東郡。晉元興三年(404),境內設得利贏城(今得利寺鎮龍潭山),屬遼東城。唐總章元年(668),屬安東都護府。遼初為遷民縣,屬黃龍府,後置扶州,又改為復州,遼興宗景福元年(1031)置復州懷德軍節度,轄永寧(後改永康)、德勝(今金州)2縣,屬東京道遼陽府。金襲遼制,明昌四年(1193)復州懷德軍節度使降為刺史,領永康、化成(今金州)2縣和歸勝鎮(今蓋州市歸州),屬東京路遼陽府。元初廢復州,併入蓋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金復州萬戶府,駐金州城,屬遼陽行省遼陽路。明洪武五年(1372)仍置復州。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設復州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衛與州並存;洪武二十八年(1395)四月廢州存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十八年(1661)設復州巡檢司,屬遼陽府海城縣。康熙三年(1664)改屬蓋平縣。雍正五年(1727)分蓋平縣設復州通判,轄金、復2州之境。雍正十二年(1734)升為州,屬奉天府。1913年,改復州為復縣。1925年12月,縣公署由復州城遷駐瓦房店。 新中國成立後,復縣初屬遼東省,1954年8月1日遼西與遼東兩省合併為遼寧省,屬遼寧省。1956年2月8日屬遼寧省遼陽專區,1959年1月4日改屬遼寧省旅大市,1966年3月16日改屬遼寧省遼南專區,1968年12月26日撤遼南專區,復屬旅大市(1981年2月改稱大連市),1985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復縣,建瓦房店市(縣級),同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為遼寧省所轄的縣級市,歸大連市代管。 1985年撤縣設瓦房店市。礦產有鐵、銅、鉬、銀、金、粘土、煤、磷、石灰岩等30多種。 瓦房店市地處北緯39°20′~40°07′,東經121°13′~122°16′;西瀕渤海,北距瀋陽292公里,南距大連104公里,是連線瀋陽和大 連的重要經濟區。全境總面積3793.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26.2平方公里。 海岸線長461.2公里,占大連市海岸線總長度的24.2%。轄15 個鎮、10個鄉,7個街道。全市總人口約為103萬。
瓦房店市歷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息繁衍。從戰國開始有建置記載。 戰國,屬燕國遼東郡。秦代,屬遼東郡。西漢置文縣,屬幽州遼東郡。東漢改為汶縣,屬魏國平州遼東郡。兩晉、前燕、前秦、後燕屬平州遼東郡。晉元興三年(404),境內設得利贏城(今得利寺鎮龍潭山),屬遼東城。唐總章元年(668),屬安東都護府。遼初為遷民縣,屬黃龍府,後置扶州,又改為復州,遼興宗景福元年(1031)置復州懷德軍節度,轄永寧(後改永康)、德勝(今金州)2縣,屬東京道遼陽府。金襲遼制,明昌四年(1193)復州懷德軍節度使降為刺史,領永康、化成(今金州)2縣和歸勝鎮(今蓋州市歸州),屬東京路遼陽府。元初廢復州,併入蓋州。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金復州萬戶府,駐金州城,屬遼陽行省遼陽路。明洪武五年(1372)仍置復州。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設復州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衛與州並存;洪武二十八年(1395)四月廢州存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清順治十八年(1661)設復州巡檢司,屬遼陽府海城縣。康熙三年(1664)改屬蓋平縣。雍正五年(1727)分蓋平縣設復州通判,轄金、復2州之境。雍正十二年(1734)升為州,屬奉天府。1913年,改復州為復縣。1925年12月,縣公署由復州城遷駐瓦房店。 新中國成立後,復縣初屬遼東省,1954年8月1日遼西與遼東兩省合併為遼寧省,屬遼寧省。1956年2月8日屬遼寧省遼陽專區,1959年1月4日改屬遼寧省旅大市,1966年3月16日改屬遼寧省遼南專區,1968年12月26日撤遼南專區,復屬旅大市(1981年2月改稱大連市),1985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復縣,建瓦房店市(縣級),同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為遼寧省所轄的縣級市,歸大連市代管。 1985年撤縣設瓦房店市。礦產有鐵、銅、鉬、銀、金、粘土、煤、磷、石灰岩等30多種。 瓦房店市地處北緯39°20′~40°07′,東經121°13′~122°16′;西瀕渤海,北距瀋陽292公里,南距大連104公里,是連線瀋陽和大 連的重要經濟區。全境總面積3793.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26.2平方公里。 海岸線長461.2公里,占大連市海岸線總長度的24.2%。轄15 個鎮、10個鄉,7個街道。全市總人口約為10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