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角蟾

瓦屋角蟾

瓦屋角蟾是兩棲綱無尾目的一科,角蟾以偽裝而知名,特別是棲息於森林中的角蟾看上去與枯葉類似。它們的偽裝都相當精細,其中一些的皮膚能夠摺疊成葉脈狀,而一種三角枯葉蛙還有能延伸至眼睛與鼻部的尖銳投影,使其蛙形得以隱藏。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瓦屋角蟾 瓦屋角蟾

雄蟾體長34~43mm,雌蟾體長47~50mm。頭較扁,頭長與頭寬幾乎相等;吻部呈盾形,突出於下唇,瞳孔縱置,鼓膜小而圓;有耳柱骨,上頜有齒,犁骨棱不顯,無犁骨齒。體背麵皮膚光滑,疣粒少或較小,上眼瞼無小疣和錐狀大疣,體側有3~4個排列成行的圓形或長形疣粒;顳褶細後端略膨大;腋腺小,位於胸側,股後腺明顯。前肢較粗壯;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脛長約為體長之半或略超過,左右跟部重疊;趾側無緣膜,趾具蹼跡。體色變異較大,背面多為黃棕色或灰棕色,兩眼間具鑲淺色邊的褐色或深褐色三角形斑,有的背中部斑紋不規則;雄性體腹面和四肢腹面粉紅色,雌性為紫紅色,咽喉部位灰白色或灰紫色,其中部和兩側後方有灰黑色斑;胸、腹部密布灰色斑點。雄性第一、二指有細密婚刺,有單咽下內聲囊,無雄性線。第27~28期蝌蚪全長36mm,頭體長11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14%;口部漏斗狀;體細長,尾鰭平直,尾末端鈍尖;體背面和尾肌棕紫色或褐色,尾鰭淺棕色或灰白色,無斑或略顯灰色雲斑。

生境繁殖

該蟾生活于海拔1800m左右的樹竹混生的山區。成蟾多棲於細小流溪邊或浸水凼邊草叢、石下或土洞中。5月下旬發出“嘎、嘎”的鳴聲,一般由2~5個聲組成,兩次鳴叫之間多停3~5分鐘。5月23日的雌蟾(體長49.8mm),卵巢內卵徑僅1mm左右,呈乳白色。蝌蚪生活於積水較少的石槽中或水凼內的石塊下。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區甚狹窄,其種群數量很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瀕危EN。

分布

四川(洪雅瓦屋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