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水質學實驗室

Sci. 2.水質轉化過程及生態效應基於原位表征技術研究污染物在天然水體及水處理過程中的物理、化學、生化過程、複合效應及界面轉化機制,闡明重要風險污染物在各類水體中的賦存形態、遷移轉化規律與歸宿,基於成組離體和活體生態毒理學評價方法辨識其生態毒理效應、毒理作用機制及潛在生態/健康風險,為重要風險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以及水質與水生態安全保障提供基礎數據與科學依據。 4.水質安全與水生態健康保障原理以天然水體水質轉化以及水生態過程機制為基礎,研究流域水質與水生態修復原理與技術,建立以飲用水源為重點的水體修復技術;針對飲用水及水再生利用水質安全問題,以生物毒性削減和水生態完整性保護為目標,發展強化污染物吸附解吸、催化氧化還原、凝聚絮凝、生物降解以及分離效率的新技術及新工藝,針對不同水質淨化目標構建高效水處理技術系統,在此基礎上構建飲用水、水循環利用和天然水體水質和水生態健康保障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介紹

實驗室固定人員總數為89人,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名,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5名,並建有國家基金委“環境微界面過程與污染控制”創新研究群體(2010年進入創新二期)。
經過2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實驗室建立了學科交叉、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環境水質學”學科體系,形成了基礎與套用並重的特色。實驗室下設飲用水科學與工程中心、住房與城鄉建設部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北方研究中心以及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三大研究平台,在環境水質學理論體系研究以及飲用水安全保障、農村污水處理以及若干典型行業廢水處理等技術研發中擁有雄厚的研究實力,在相關行業內形成了重要影響,並為提升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
截至2011年,實驗室已累計發表科研論文1931篇,其中SCI及EI論文1023篇,包括Environ. Sci. Technol.和Water Res. 雜誌各36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908篇;累計申請發明專利417項,其中授權125項;獲得國家獎勵4項,國際獎1項,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各1項。
重點研究領域與研究方向
1.水質與水生態評價方法學
研究和發展水環境中風險污染物的定性篩選與定量分析方法,構建和完善成組離體和活體生態毒理學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開發污染物體內靶位暴露和環境累積暴露劑量的評價技術,研究生態效應的食物鏈傳遞過程和種群時空動態模型,發展複合污染累積風險評估和健康與生態效應的整合風險分析手段,系統構建基於保障飲用水水質和水生態系統安全的風險評價方法體系,為完善我國水生態基準/標準方法體系和水環境質量風險管理奠定科學基礎。
2.水質轉化過程及生態效應
基於原位表征技術研究污染物在天然水體及水處理過程中的物理、化學、生化過程、複合效應及界面轉化機制,闡明重要風險污染物在各類水體中的賦存形態、遷移轉化規律與歸宿,基於成組離體和活體生態毒理學評價方法辨識其生態毒理效應、毒理作用機制及潛在生態/健康風險,為重要風險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以及水質與水生態安全保障提供基礎數據與科學依據。
3.水生態過程及水質回響
模擬不同情景下典型生物及棲息地對水文情勢的回響,揭示高強度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對水生態過程的影響及其互動作用機制;深入分析水質動態對水生態過程變化的回響和反饋機理,闡明不同時空尺度水生態過程與水質回響耦合效應,構建基於水生態系統健康的生態需水動力模型;研究增強水生態過程調節、緩衝和適應外界擾動能力的機制,探討最佳化水生態系統代謝效率、提高其自身彈性和適應性的方法,提出水生態系統安全調控模式。
4.水質安全與水生態健康保障原理
以天然水體水質轉化以及水生態過程機制為基礎,研究流域水質與水生態修復原理與技術,建立以飲用水源為重點的水體修復技術;針對飲用水及水再生利用水質安全問題,以生物毒性削減和水生態完整性保護為目標,發展強化污染物吸附解吸、催化氧化還原、凝聚絮凝、生物降解以及分離效率的新技術及新工藝,針對不同水質淨化目標構建高效水處理技術系統,在此基礎上構建飲用水、水循環利用和天然水體水質和水生態健康保障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5.流域過程模擬與風險管理
圍繞水環境管理和水生態系統修復重大瓶頸問題,研究我國水生態系統完整性指標體系,建立水生態系統退化表征方法;研究水生態系統退化過程,揭示系統退化與氣候、水文、水污染之間的回響機制;研究流域污染物和污染源識別方法以及指示性生物對關鍵水環境因子的回響關係,開發流域水環境承載能力模型和生態水文模型;研究社會經濟和客觀環境約束下的水生態系統修複目標及相應的生態流量和水質要求,開發流域生態基流保障、污染負荷管理以及水質水量聯合調控技術;構建流域水環境管理與水生態安全保障的方法與技術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