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1)地表水環境現狀 (1)大氣環境影響 項目建成後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

環境影響評價簡本
1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1 產業政策分析
該項目屬於高鈦渣生產,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40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因此是允許類。另外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第三類淘汰類第28條及第29條規定:3200千伏安及以下礦熱電爐及5000千伏安以下的鐵合金礦熱電爐屬於淘汰類,本項目高鈦渣礦熱爐爐型為1座25000kVA和2座6300kVA,且不屬於鐵合金礦熱電爐,因此其爐型不在國家當前產業政策淘汰之列。
因此,本項目是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05年本)》中相關內容要求。
《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促進攀枝花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五、釩鈦產業 (一)鼓勵類清潔、高效、低能耗富鈦料生產技術;(三)淘汰類 敞口式電爐冶煉鈦渣” 。
本項目採用了一系列的節能降耗措施,並配備了完備的環保治理措施,清潔生產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且選用的2座6300kVA電爐為半密閉式,1座25000kVA電爐為密閉式,均不屬於淘汰類的敞口式電爐。
因此,本項目是符合攀枝花市產業發展規劃。
項目經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招商服務局《企業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備案號:攀釩鈦備[200808141]12號)予以備案。
1.2項目規劃符合性分析
項目符合《四川省“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四川省鋼鐵“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攀枝花市“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和《四川攀枝花市釩鈦產業園區規劃》中相關行業規劃內容的要求。項目選址在四川攀枝花市釩鈦產業園區團山片區,屬於三類工業用地,符合用地規劃。因此,是符合當前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劃的。
1.3 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
項目選址於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團山片區內。占地43畝。屬於規劃的工業用地。園區位於攀枝花市仁和區金江鎮團山—馬店河地區,處於市區東南24公里的金沙江畔。園區距攀枝花鐵路客運站——金江火車站約5.0公里,距規劃的成昆高速公路攀枝花市接口處10公里,距機場10公里,西攀高速公路將穿過園區。
項目北面為在建的攀鋼1.5萬噸/年海綿鈦項目及擬建的10萬噸/年鈦白粉項目;項目東面為已建的大互通鈦業,在往東為福岡鈦業。項目南面為園區三號公路,公路南面為規劃的巨鼎鈦業項目用地,現有20戶上必鮓村居民居住。項目西面園區預留工業用地。可以看出,項目周圍均為冶金類的重工業企業,本項目的生產運營不會對周圍企業的正常生產造成影響。本項目與周圍企業是相容的。
項目周圍無居民、學校、醫院等敏感保護目標。本項目與周圍環境是相容的。
綜上所述,項目選址位於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團山片區,符合土地利用規劃。項目建設所在地不涉及生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旅遊區等環境敏感區,不占用基本農田。評價範圍內無文、教、衛及文物古蹟等自然、環境敏感點,亦無生態敏感點;無特殊保護植物和動物。本項目生產、生活廢水均不外排。本項目從環保角度選址可行。
1.4 區域環境質量現狀
本次評級收集《攀鋼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15kt/a海綿鈦項目》委託攀枝花市環境監測站於2007年9月對區域地表水(金沙江)及大氣的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並補充監測了項目廠界及環境噪聲。
《攀鋼集團鈦業有限責任公司15kt/a海綿鈦項目》現狀監測時間距今不足1年,滿足《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的相關要求。同時,在此期間,本項目區域內無項目建成投產,只有部分項目正在建設。因此2007年9月的監測結果,能夠代表區域環境質量現狀情況。
(1)地表水環境現狀
2007年9月對金沙江水質的監測結果表明,各監測因子的濃度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3838—2002)中的Ⅲ類水質要求。金沙江水質較好。
(2)地下水環境現狀
項目所在地區地下水質水質都較好,金江鎮地下水氨氮略有超標,最大超標倍數為0.33,受居住人群的影響和雨季農田灌溉和施肥影響;其餘監測因子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的Ⅲ類水質要求,水質較好,適宜作生活飲用水。
(3)環境空氣現狀
2007年9月對評價區環境空氣品質的監測表明,環境空氣中TSP、PM10、SO2、1小時濃度和日平均濃度均滿足《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00)二級標準要求。評價區環境空氣現狀質量良好。
(4)聲環境現狀
監測期間各監測點晝(夜)間噪聲值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 12348—90)Ⅲ類標準和《城市區域噪聲質量標準》3類標準。評價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
1.5 環保措施及達標排放
1.5.1 廢氣污染源環保措施及達標排放
本項目廢氣污染源主要有:原料稱量配料粉塵、高鈦渣電爐口和出鐵口煙氣、高鈦渣產品處理粉塵和無組織排放。
(1) 原料稱量配料粉塵及治理措施
項目所用鈦精礦為砂粒狀,以袋裝形式進廠,其卸料場和儲存均設有防雨設施,並採用人工卸料和轉運,粉塵產生不大。冶金焦和電極糊等進廠均為合格粒度進廠堆存,一般含有少量水分,粉塵產生量很少。均可實現崗位達標。原料堆場建防雨棚,並在迎風向設定擋風牆,避免原料被雨淋和造成無組織排放。原料在儲存、倒運、輸送、配料及下料過程中將產生粉塵,通過設定集氣罩將各產塵點菸粉塵收集後送布袋除塵器淨化的方式,實現達標排放。
1、儲存、倒運、輸送、配料粉塵
本項目2台6300KVA和1台25000KVA電爐公用一套原料準備系統。本項目採用機械配料、機械上料、皮帶輸送的配料準備方式。擬在各產塵點上方設定集氣罩,風機抽風,抽風量38000Nm3/h,粉塵捕集率≥90%,粉塵產生濃度2g/Nm3,除塵效率≥99%。該系統廢氣送入產品處理工段除塵系統除塵後達標排放,粉塵排放濃度小於100 mg/Nm3。
各點含塵煙氣→集氣罩→布袋除塵器→風機→15米排氣筒→達標排放
2、下料點菸粉塵
來至配料工段的原料由皮帶輸送到位於電爐爐頂的料倉,每座電爐設一座料倉。對料倉倉口及下料口各設1個集氣罩將煙氣收集後,送袋式除塵器的煙氣淨化系統。將收集的煙粉塵淨化後,由20m排氣筒外排。風量30000Nm3/h,粉塵捕集率≥90%,粉塵產生濃度2g/Nm3,除塵效率≥99%。
料倉倉口及下料口→集氣罩→布袋除塵器→風機→15米排氣筒→達標排放
(2)高鈦渣電爐口及出鐵口煙氣及治理措施
1、6300KVA電爐煙氣淨化
在冶煉過程中,廢氣連續產生,煙氣量、煙氣成份和煙氣溫度是不斷變化的,在前期加料、中期搗撥料、後期出爐塌料過程中煙氣塵灰濃度較高,煙氣溫度是隨著熔池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煙氣主要成份為CO2、O2、N2,同時含有少量SO2及水蒸氣等。
根據資料,CO的產生一般為煙氣的70%~90%,在到達爐面時與空氣接觸充分燃燒生產CO2,最後隨煙氣排放的CO在1%左右。可見CO含量較少,正常情況下,只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措施,則不會造成安全事故。
煙塵成份主要TiO2、FeO、Fe2O3、CaO、C等。類比《攀枝花鈦鐵礦電爐冶煉高鈦渣試驗報告》中關於煙塵的化學成份分析結論,煙塵中TiO2含量約為73.81%。
高鈦渣冶煉過程中煙氣溫度450℃。爐口煙氣採用矮煙罩收集,送原料烘乾及成品鈦渣烘乾工段間接加熱烘乾降溫後,進入布袋除塵器除塵。爐口煙氣捕集率必須≥95%,煙氣主要污染物為煙粉塵,其次有少量SO2,含塵量3~10g/Nm3,SO2含量約為20~30mg/Nm3。
高鈦渣冶煉約2h出爐一次,每天生產約10爐,每次出爐20min,出爐時出鐵口將溢散出煙氣,本項目擬在出鐵口上、左、右三方設定集氣罩,由風機抽風捕集並壓送入爐口煙氣除塵系統處理。出鐵口煙氣捕集率≥90%,出鐵口煙氣溫度約400℃,煙氣含塵濃度約1.0~3.0g/Nm3。
礦熱爐爐口和出鐵口煙氣除塵系統介紹:
本項目將電爐口和出鐵口煙氣收集後經管道進入水冷器,由循環水間接進冷卻煙氣,使煙氣溫度從450℃降為150℃,再採用氣箱脈衝布袋除塵器對煙氣進行淨化,除塵系統除塵效率≥99%,經除塵後煙粉塵排放濃度小於100 mg/Nm3,經風機通過煙囪排放。
本除塵系統處理風量為:80000m3/h,工況溫度:150℃。濾料採用耐溫覆膜針刺氈濾袋(耐溫:200℃),在除塵器前設定混風閥,並對煙氣溫度進行隨時檢測來保護濾料,為保證清灰效果,本設計採用壓縮空氣吹打布袋清灰。在煙囪上設定放散閥,當除塵器或電爐出現故障時,打開放散閥放散煙氣,有助於布袋除塵器的維修。除塵系統採用密閉式卸灰系統,防止二次揚塵,並對風機出口設定消聲器以削減噪聲源強。
2、25000KVA電爐煙氣淨化
25000KVA高鈦渣電爐冶煉過程中,電爐產生的的冶煉煙氣主要成分為:CO、H2、N2和煙塵,其熱值約為11.8MJ/m3(2822kcal/m3)。本項目將電爐的全部煤氣回收後用於原料烘乾等工序。
電爐爐頂引煤氣管道(管道內外保溫)至煤氣處理站,煤氣經鏇風除塵後,送綜合利用。
鐵水處理煙氣淨化
在電爐出渣/鐵口、鐵水扒渣、鐵水脫硫增碳、鐵水鑄機等位置設定收塵煙罩、電動閥門、管道,組成一個除塵系統。煙氣量:14萬Nm3/h,含塵~0.3g/Nm3。系統各點含塵煙氣採用長袋低壓布袋除塵器進行收塵處理後達標排放。處理效率>98%。系統流程為:
各點含塵煙氣→集氣罩→電動閥門→管道→長袋低壓布袋除塵器→風機→管道→經40米排氣筒達標排放
(3) 高鈦渣產品處理粉塵及治理措施
高鈦渣產品處理主要工序為砸碎、破碎、篩分及自動包裝機包裝,該一系列過程中均將產生一定量的粉塵,粉塵主要成分與高鈦渣成分相同。本項目擬在各產塵點上方設定集氣罩捕集,收集粉塵送入一套常溫布袋除塵器除塵進行淨化,然後由30m排氣筒達標排放。該系統設計抽風量90000Nm3/h,粉塵捕集率≥90%,粉塵產生濃度1.0~3.0g/Nm3,除塵效率≥99%,除塵後粉塵排放濃度小於100 mg/Nm3。
各點含塵氣→集氣罩→布袋除塵器→20米排氣筒達標排放。
1.5.2 廢水污染源環保措施及達標排放
本項目用水主要是電爐間接冷卻水、成品鈦渣直接冷卻水、化驗室廢水、地坪沖洗水、廠區綠化用水及生活污水。
(1)電爐間接冷卻
本項目新建一座間接冷卻水循環系統,為3台電爐提供間接冷卻循環水,進水水溫≤40℃,出水水溫≤60℃。系統循環水量為3000m3/h,屬虧水運行,需補充新水50m3/h。
(2)成品鈦渣直接冷卻水
成品高鈦渣需要用水直接冷卻降溫,用水量為8m3/h,其中蒸發量為1m3/h(24m3/d),剩餘4 m3/h經收集後送濁水循環系統處置後,循環使用,不外排。
濁水循環系統:進水水質(懸浮物含量約5000mg/L,水溫60℃)進入調節池,通過一組水泵,供斜板沉澱池,通過斜板沉澱器處理後的水,SS≤100mg/L,通過中間水泵進入四台快速過濾器,出水懸浮物SS≤20mg/L,過濾後的水利用余壓進入一台冷卻塔冷卻降溫後,用一組水泵供濁環水用戶循環使用。
(3)地坪沖洗水
廠區地坪沖洗水2m3/h,每天沖洗時間按3小時計,每天用水6m3/d。由高位水池提供。廢水排放量1.6m3/h(4.8m3/d),排入濁水循環系統,經沉澱處理後,用於冷卻高鈦渣,全部蒸發損失,不外排。
(4)化驗室廢水
本項目設化驗室,主要任務是對對原料、鈦渣、副產生鐵及輔助原料等的全分析和質量檢驗。對鈦渣中的氧化鐵和生鐵進行爐前快速分析。產生分析化驗廢水0.05m3/h,送濁水處理系統,用於補充鈦渣直接冷卻水,全部蒸發損失,不外排。
(5)生活污水
項目勞動定員為240人,廠區內只設倒班房和食堂,以每人每天用水量80L計,生活污水產生係數取0.8,則全廠生活污水量為15.36m3/d。經過地埋式生化污水處理站經處理達到《廢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後,部分用於廠區綠化,其餘用於補充鈦渣冷卻水,不外排。
(6)廠區綠化用水
廠區綠化面積4900m2,以綠化用水量0.8L/(m2•d)計,每天綠化用水量3.92m3/d。
全廠生產、生活廢水均不外排。
1.5.3 噪聲污染源環保措施及達標排放
本工程主要噪聲源包括3台電爐、破碎機、振動篩分機、風機、水泵等。工程在設備選型上儘可能選用低噪聲設備,水泵、機組設備產生的噪聲級≤ 85dB;循環風機、冷卻風機及排煙機噪聲均≤ 90dB。
1.5.4 固體廢物環保措施
本工程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主要有:收塵灰、鐵渣、廢耐火材料、廢包裝袋及生活垃圾等。
(1)收塵灰
本項目原料準備階段、料倉、電爐(含出鐵口、出渣口)及鈦渣破碎包裝階段各收塵器均產生收塵灰。收塵灰每年產生6700噸,全部送原料準備階段,加入配料中回用。
(2)鐵渣
高鈦渣破碎後要利用磁選機選出高鈦渣中多餘的鐵,鐵渣選出量約在3~4%,產生鐵屑約1800t/a,全部外售。
(3)廢耐火材料
本項目只在電爐大修維護時,產生廢耐火材料。廢耐火材料產生量約50t/a,全部外售磚廠制磚。
(4)廢包裝袋
鈦精礦包裝產生廢包裝80t/a,外售廢品收購站。
(5)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產生量約40t/a,送攀枝花市生活垃圾處置場處置。
1.5.5 環境風險環保措施
修建一個120m3事故水池,要求平時空置。設定事故火炬。設定警示標誌。
1.5 清潔生產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採用先進的生產裝備和生產工藝、選用低噪聲設備、回收利用廢物資源等一系列控制措施;對生產全過程實施污染控制,同時加強了生產中的污染治理,使“三廢”污染物做到達標排放,實現了廢水“零”排放。最大程度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國家清潔生產的原則。項目資源能源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廢物回收利用指標等方面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該工程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循環經濟原則的。
1.6 總量控制
本項目總量控制建議指標為:
大氣污染物: SO2:208t/a;粉(粉)塵(特徵因子):221t/a。項目總量控制指標由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下達。
1.7 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1)大氣環境影響
項目建成後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區域環境質量仍能滿足《環境空氣品質標準》Ⅱ類的要求。
(3)地表水環境影響
本項目的地表納污水體為必鮓溝和金沙江。根據現場調查,必鮓溝及匯入金沙江入口下游約10公里內無集中式工、農業取用水源。項目無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外排。本項目無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外排,不會對區域地表水環境造成影響。
(4)地下水環境影響
項目產生的生產廢水送廠區濁水循環系統處理,然後用作沖渣,蒸損;生活污水採用地埋式二級生化處理裝置處理,然後用作沖渣,蒸損;產生的固廢除廢耐材送臨時渣場臨時堆存;其餘固廢均回用及外售,不在廠區堆存。因此,廢水處理站、車間及渣場等設施必須做好防滲、防漏等措施,否則廢水中的污染物將會對地下水環境造成污染。只要做好防滲、防漏等措施,項目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較小。
(5)聲環境影響
本項目噪聲源通過採取消音、隔聲及減震等措施後對各噪聲監測點的貢獻為30~40dB(A),與背景值疊加後,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3級的要求。項目的建設對環境的噪聲影響不大。
(6)工業固廢對環境的影響
項目固廢處置措施合理,去向明確,只要採取合理有效的防範措施,防止固廢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則對外環境影響很小。
(7)環境風險
本項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質,貯存量大,具有較大的危險性。煤氣管道泄漏為本項目的最大可信事故,其最大可信事故機率為2.7×10-4。CO在最大可信災害事故下的泄漏預測表明,不會出現中度中毒以上濃度範圍,在只會在下風向250~850m範圍內出現超過6.26mg/Nm3的輕度中毒區域。由於本項目泄漏時間較短,一般少於10分鐘,且泄漏量較小10g/s。因此本項目出現風險事故時對下風向的影響較小。
根據最大可信事故的風險值計算,廠區煤氣泄漏的風險值為0人死亡/ a,屬於為可接受水平。
綜上所述,採取上述有針對性的環境風險防範及應急措施後,可將風險事故對環境的影響降至可接受水平。企業擬採取的風險防範措施及應急預案從環境保護角度可行。
1.8 公眾參與
本項目的建設得到了廣大居民的支持,本項目建成後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在建設及營運過程中必須做好污染治理,將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