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相信
作 者:(德)馬丁,楊軍編
叢 書 名:生命科學實驗指南系列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233172
出版時間:2009-01-01
版 次:1
頁 數:279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生物科學
內容簡介
隨著後基因組時代的到來,生命科學已從針對單個基因、單一細胞或個體的研究向整合的系統生物學方向發展。推動這一發展的核心力量就是新的高通量分析技術,如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技術的出現。許多傳統的學科在與這些新興技術結合後,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正是在這樣一種新“革命”形勢下,《環境基因組學實驗指南》應運而出。《環境基因組學實驗指南》以方法學為主,集中介紹了在機體對環境應答中基因表達譜、全基因組和染色體突變,以及基因組多樣性和多態性三方面檢測的新技術、新進展。
目錄
致謝
前言
Ⅰ 基因表達譜分析
第一章 高通量整體原位雜交檢測環境干擾斑馬魚胚胎組織特異性基因表達改變
第二章 螢光RNA隨機引物觸發的聚合酶鏈反應——一種新的用於檢測野生物種中由污染物引起的基因表達改變的差異顯示方法
第三章 cDNA宏陣列方法分離擬南芥的臭氧應答基因
第四章 通過cDNA宏陣列和基因表達譜檢測環境毒物的毒理效應
第五章 cDNA文庫的構建和篩選一在外界環境壓力條件下,新表達基因的鑑定方法
第六章 比較分子生理基因組學——cDNA陣列的異種雜交
第七章 以AtT20腦垂體細胞作為模型進行神經內分泌肽能系統干擾中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第八章 套用蛋白質組學方法對海洋環境中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污染物進行風險評估
第九章 套用1H-NMR波譜的環境代謝組學研究
Ⅱ 檢測全基因組突變
第十章 限制性酶切標記基因組掃描檢測基因突變
第十一章 彗星實驗在環境毒理學中的套用
第十二章 微核實驗在染色體水平檢測DNA損傷
第十三章 螢光素原位雜交探測環境毒物導致的染色體畸變和非整倍體
第十四章 使用螢光原位雜交技術對人類和小鼠精子中染色體結構畸變探測的實驗室方法
Ⅲ 物種多樣性的鑑定
第十五章 DNA條形碼的收集——分析方案
第十六章 套用抑制性消減雜交檢測環境樣品中元基因組多樣性
第十七章 16S RNA靶向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指紋圖譜分析微生物菌群
第十八章 基於乳劑多聚酶鏈反應的分子單倍型分析方法
索引
圖版
前言
環境基因組學試圖預測一個或多個有機體在基因水平如何應答它們外部環境的變化。由於這些基因組反應的複雜多樣性,環境基因組學必須整合分子生物學、生理學、毒理學、系統生物學、流行病學以及人類遺傳學等形成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環境基因組學是一個通用的名詞,所有探討環境條件對基因轉錄、蛋白質水平、基因組穩定性或一個群體中基因組多樣性的影響的研究都屬於這一範疇。在這些基因組檢測之後,進一步研究的命名則往往反映其特殊的目的性。
比如,生理基因組學(physiogenomics)研究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狀態下基因表達的動態變化。毒理基因組學(toxicogenomics)研究天然或人造的毒物對基因組的影響,而代謝組學(metabolomics)則鑑定代謝產物的改變。生態基因組學(ecologicalge-nomics)分析在一個環境樣本中作為基因組補充的“生物組”(biome)。群體中基因組的多態性也可通過對不利環境條件的易感性得到分析。考慮到現有領域對完整環境基因組學研究的重要性,本書分為三個主要部分:(1)基因表達譜分析;(2)全基因組和染色體突變檢測和(3)在一個特定環境中對基因組多樣性和多態性進行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