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一號C星

環境一號C星

環境一號C星是一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2012年12月9日,環境一號C星有效載荷首次開機成像,成功獲取首幅合成孔徑雷達影像圖。

基本信息

衛星簡介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順利點火騰空,以一箭三星方式,將“環境一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順利點火騰空,以一箭三星方式,將“環境一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環境一號C星是中國首顆民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具有全天時、全天候的成像能力,可以不受天氣影響,在多雲、陰雨、大霧等任何惡劣天氣條件下,準確獲取地表真實的圖像。相比光學成像衛星,環境一號C星對地觀測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中國對地觀測衛星的總體觀測能力。

首幅影像

環境一號C星鄭州地區SAR圖像環境一號C星鄭州地區SAR圖像

2012年12月9日,環境一號C星有效載荷首次開機成像,成功獲取首幅合成孔徑雷達影像圖,影像圖圖像清晰,層次分明,信息豐富。至此,環境一號C星實現星地鏈路連通,星地系統工作正常。

18時19分,環境一號C星下傳第一軌數據。中科院對地觀測中心密雲接收站準時捕獲並成功接收全部數據。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成功完成標準產品生產,形成了第一幅影像圖(鄭州地區SAR圖像)。

衛星功能

環境一號C星投入使用後,將與之前成功發射的環境一號A、B星組成中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形成具備中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和寬覆蓋的對地觀測遙感系統,迅速、準確地獲取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自然災害、生態和環境污染髮生、發展與演變過程的相關信息,大幅提升中國環境與災害的及時、動態監測預報能力,為中國環境保護和防災減災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衛星配置

環境一號C星配置的S波段合成孔徑雷達,可獲取地物S波段影像信息,有效補充國際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數據的不足,將與其他國家在軌運行的雷達衛星一起,形成更加豐富的觀測譜段,使國際對地觀測體系更加完善,地物信息識別能力更強。

衛星數據

環境一號C星具備空間解析度5米條帶和20米掃描兩種成像模式,幅寬分別為40千米和100千米。

衛星系統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是2003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立項進行研製的衛星套用系統,它由2顆光學小衛星(A、B星)和1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C星)組成,擁有光學、紅外、超光譜和微波多種探測手段,主要用於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監測,及時反映生態環境和災害發生、發展過程,對生態環境和災害發展變化趨勢進行預測,對災情進行快速評估,為緊急救援、災後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相關單位

“環境一號”C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研製生產,衛星地面系統由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負責研製建設,減災套用系統和環境套用系統分別由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套用中心負責研製建設。

承擔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71次航天發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