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瑞鶴仙
燕歸簾半卷。正漏約瓊簽,笙調玉琯[1]。蛾眉畫來淺,甚春衫懶試,夜燈慵剪。香溫夢暖。訴芳心、芭蕉未展[2]。渺雙波[3]、望極江空,二十四橋憑遍[4]。
蔥蒨[5],銀屏彩鳳,霧帳金蟬,舊家坊院。煙花弄晚。芳草恨,斷魂遠。對東風無語,綠陰深處,時見飛紅數片。算多情、尚有黃鸝,向人睍睆[6]。
作品注釋
[1]瓊簽:古代漏壺中標示時刻的竹籤。玉琯(ɡuǎn):古樂器名,即玉管,有六孔。
[2]訴芳心、芭蕉未展:內心被愁思緊裹,如同未展開的芭蕉結。
[3]雙波:形容女子的美目。
[4]二十四橋:在江蘇揚州,這裡用以泛指橋。
[5]蔥(cōnɡ)蒨(qiàn):青翠之色。
[6]睍(xiàn)睆(huàn):形容黃鸝的聲音清脆圓潤。
作品譯文
飛歸的燕子穿過半捲起的門帘,漏壺中的刻尺顯出時間已臨近傍晚,吹著笙竹奏著玉管歡聲一片 。晚妝把娥眉畫得淺淡。心情不好什麼新奇的春衫也懶得試穿,夜晚燈心凝結也無心修剪。夢中與他相見心中香甜溫暖,欲訴別後對他的無數思念,卻見芭蕉葉卷原是一場空幻。渺渺茫茫我望斷了含情的雙眼,江河無際碧空高遠,為尋覓他的蹤跡,我將二十四橋踏遍。這屏風上的綠水青山蒼翠美艷,更繪有彩鳳鳴舞翩翩,可香霧紗帳只能伴著佳人獨眠。一切美好的期盼都深鎖在這樂坊歌院。煙花絢麗渲染著夜晚,滿地芳草卻和我一樣含著深深的恨怨,恨這令我斷魂的人遠不可見。面對東風我默默無言,不時地看到綠陰之間落花數片飄墜,顯得那么可憐。算來更多情的,還有黃鸝,你聽它向人鳴叫得多么婉轉清圓。
作品鑑賞
這也是一首春閨怨詞。作者以春閨怨婦形象的塑造為中心,從始至終將春情與春景融合在一起來造景抒情,從而委婉細緻、具體而微地表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與實際行為。上片過拍的“渺雙波、望極江空,二十四橋憑遍”與下片末尾的“算多情、尚有黃鸝,向人睆”,皆準確而生動地傳達出了閨中人的情緒,堪稱點睛之筆。
作者簡介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後,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總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總計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