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復活的特點是:一個理論只有被拒斥,中斷了它所形成的研究傳統,然後才會出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建復活,這是其一,其二,理論的復活不是完全復舊,而是側重於恢復其中被確證的部分。
理論所以有復活的可能,這是由於理論確證度的評估是相對的,總是受一定的歷史條件——包括生產、科學與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理論的接受或拒斥總是依據某一個特定時期對理論確證度的相對評估。正如一個被接受的理論,可能在另一個歷史時期又被拒斥;一個被拒斥的理論,也可能在新的歷史時期被接受。總之,對相互競爭的理論的評價往往發生歷史的逆轉。
關於理論復活的因素可以從兩方面給予更具體的分析:
首先,理論的評價是依賴於經驗證據的。如果發現以往的經驗證據有謬誤,或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提供了更多的新經驗證據,那么就必須對競爭的理論重斯加以評價。原先只有較少經驗證據支持的理論Tx在新的歷史肘期卻獲得了較多經驗證據的支持,而原先有較強經驗證據支持的理論Ty在新的歷史時期卻相對說來變得只有較弱經驗證據的支持。這樣,原先是拒斥Tx而接受Ty,而現在卻逆轉為接受Tx而拒斥Ty。
其次,理論真理性的判定不是孤立進行的,它與高層理論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在新的歷史時期,高層理論發生了轉換,在新的理論框架下,作為低層的理論將獲得新的支持。大家知道,高層理論是擁有比低層理論更廣泛經驗證據的支持。當原先被接受的理論Ty,是可以從高層理論Ty’推導出來的,它則依靠Ty’的一切經驗證據給予間接支持。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果原先被拒斥的理論Tx,由於高層理論轉換為Tx’,而且Tx可以從新高層理論Tx‘推出,那么Tx便獲得Tx’的一切經驗證據給予間接支持。這樣,原先被拒斥的理論Tx現在則成為可接受的了。
總而言之,探討理論的復活問題,將表明理論的競爭及其發展道路的曲折性,人們對理論時評價是個複雜的實踐和認識的歷史過程。
那么,理論是如何復活的呢?大致說來,理論復活有兩大基本類型:
第一,理論基本內容的相對完整復活。
這種復活是指現代某些科學理論的核心部分溯源於早期的某個科學思想.當時不同學派對於自然現象的解釋不同,在理論長期競爭過程中,其中某個理論占了上風,而另—些理論沉寂,甚至被人遺忘。但是,經過科學技術實踐的長期發展,使得某些早期被拒斥的科學思想取得了相當程度的確證,因而在新的歷史時期又重新復活。
例如,1815—1816年,英國醫學博士普勞特在匿名發表的兩篇文章中,提出了所有原子量均為氫原子量的整數倍的大膽假說。照他的說法,氮=4個氫;碳=12個氫;氧=16個氫;等等。普勞特的同時代人沒有接受他的觀點,並且很快就指出了一些和他這個大膽的假說有矛盾的事實。例如,氯和鎘的原子量被發現分別是35.457和112.d1,它們正好是兩個整數之間大約一半的數值。此外,對於原子量接近為整數的元素,如果認為原子是由氫原子集會而成的話,它們原子量的數值也總是比預期的要小些。因為氫的原子量等於1.0080,那么,氮的原子量就應當等於4 x1.0080=4.0320,而它實際上卻是4.003,即少了0.8%,同樣,12個氫原子集合在一起應當重12x1.0080=12.096。而化學上估計碳的原子量只有12.010。由於這些“明顯的”反常,普勞特的假說就被拒斥了,幾乎被人們遺忘了半個世紀之久。直到1907年,湯姆遜在他對“極隧射線”的研究中,發現在螢光屏上觀察到的是兩條甚至多條拋物線,這表明存在著質量不同的原子。例如,對於氯,得到了一條質量為34.98的氯原子拋物線,還有另一條質量為36.98的氯原子拋物線,兩個數字都很接近為整數。後來把同一種元素而原子量不同的原子定名為“同位素”,它們在門捷列夫周期表中古據同一位置。以後發現這兩種重量不同的氯原子的相對數量分別是75.4%和24.6%。因此,平均原子重為34.98X0.754十36.98X0.246=35.457,與化學上估計的氯原子量正好一致。阿斯頓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對其它化學元素也同樣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取得了大量經驗證據的支持。這樣,普勞特的理論又被人們接受了。
第二,理論基本內容的部分復活。
這是指某一科學理論在與其它理論競爭中,由於該理論缺乏經驗證據的有力支持,被其它更富有成果的理論所取代。但是,後來出現新理論時,又把被淘汰理論中合理的部分吸收進去,從而使被淘汰理論中的部分內容得到復活。
例如,在物理學史上對光的本性的認識過程,就是理論部分復活的例證。十七世紀末,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發光體發出的彈性微粒所組成的,並按照力學定律以一定速度在真空中或介質內高速飛行的微粒流。這個學說解釋了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和折射等現象,但不能解釋干涉、衍射等現象。1687年,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動說。他把光和聲現象相類比,認為光是一種類似彈性機械的縱波,光的傳播是一種彈性介質“以太脈動”所引起的。這個學說能解釋一般的反射、折射和雙折射現象,也能說明兩束光在空間相遇時彼此互不相干的光束的獨立現象。十九世紀初,英國的托馬斯·揚作了雙縫干涉實驗,提出了光的波長、頻率等概念,確立了光的干涉原理,法國的奧古斯丁·菲涅耳等研究了偏振光干涉現象,確定了光波是橫波。而微粒說對上述現象無法解釋。1850年法國的傅科證明了:光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要慢,而微粒說認為光在密媒介質中的速度要增大。於是,實驗結果拋棄了微粒說,接受了波動說。直到後來,由於光電效應等實驗是波動說所無法解釋的,而給予微粒說新的經驗證據支持,於是微粒說就在光的“量子說”中得到了部分的復活。
理論的復活是一個理論從被拒斥地位向被接受地位轉化,它並不是根源於人們主觀信仰的轉換,而是有其客觀的依據。從總體上看,理論復活必須依據如下的原則:
第一,被復活的理論必須具有經驗證據相當強度的支持。
所謂經驗證據相當強度的支持是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被復活理論Tx的確證度。已達到接近於當時流行理論Ty的確證度。或者Tx的確證度雖落後於Ty的確證度較遠,但兩者的差距迅速地縮短,顯示出Tx富有啟發力,而且它潛在的解題能力有待於人們去釋放。
第二,被復活的理論必須具有某種可推導性。
所謂具有某種可推導性是指:被復活理論的所有基本理論命題或部分的基本理論命題可從現行的某個高層理論中推導出來。因為一個理論過去被拒斥時,可能是與它相關的高層理論還未發展起來。而在新的歷史時期,如果從相關的高層理論必然推導出曾被拒斥的理論,哪怕是推導出被拒斥理論的部分命題,那么它的復活也是合理的。
為了說明上述兩條合理性原則,不妨以地殼運動的“大陸漂移說”為例證。
相傳奧地利氣象學家魏格納在1910年生病臥床期間,偶然發現地圖上南大西洋兩岸輪廓的相似,以後進行深入研究,於1912年發表了《大陸的生成》一文,1915年又出版了《海陸的起源》一書。他認為大約在三億年前,各大陸連在一起,稱之為“泛古陸”,後來才逐漸漂移到現在的位置上。他曾這樣形象地說:“就象我們把—張撕碎的報紙按其參差不齊的斷邊拼湊攏來,如果看到其間印刷文字行列恰好齊合,就不能不承認這兩片碎紙原來是連線在一起的。”(魏格納:《海陸的起源》,商務印書館,第50頁)他提出以下的論據:
論據一,古生物學方面:為什麼在大西洋兩岸許多生物有親緣關係?為什麼熱帶的舌羊齒植物過去會在倫敦、巴黎、甚至格陵蘭生長呢?為什麼圓庭蝸牛能足跡大西洋東岸的西歐和大西洋西岸的北美呢?為什麼在南美、非洲、澳大利亞都能生活肺魚、鴕鳥呢?為什麼恐龍的化石也分別在巴西與南非的地層中發現呢?……諸如此類,他認為過去用動物遷徙和大風將植物種子吹散造成的結果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如果確認過去存在過南方古大陸,就能解釋上述現象。
論據二,地質學方面:南非的開普山脈同南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山脈相似,不但地質的構造相同,而且礦層的成分與年齡都一樣,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歐洲的石炭紀煤層—直延續到北美洲,這又該怎么解釋呢?為什麼加拿大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同歐洲的加里東山脈有許多相似、共同之處呢?這也是大陸漂移說可以解釋的。
論據三,古氣候學方面:為什麼在2.5億——3.5億年前,今天地球兩極地區曾是炎熱的沙漠,而今天的赤道地區則出現過冰川?具體地說,巴西、剛果過去為什麼會有冰川覆蓋的現象呢?這也是大陸漂移說可以解釋的。
綜上所提出的問題,魏格納認為,地殼的矽鉛層是在矽鎂層上漂移的,由此,他構想出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連續的整體。原始大陸中的北古陸(勞亞古陸)包括今天的歐亞大陸、北美大陸,南古陸(岡瓦納古陸)包括今天的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以後美洲向西漂移,出現大西洋,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向北漂移,逐漸形成今天的海陸分布狀況。
魏格納的學說碰到了難以解答的“驅動力”問題,即什麼力量會使大陸漂移?當時,許多地球物理學家指出,海底並不是液態物質,大陸根本不可能象船一樣在堅硬的海底上滑動,以後的事實也證明海底並不是平坦的。總之,魏格納學說遭到了“固定論”種種非議。就連他本人也不得不承認,形成大陸漂移的動力問題一直是處在游移不定的狀態中,還不許可得出一個能滿足各個細節的完整答案。他甚至感慨地說,漂移理論中的牛頓還沒有出現。
在漂移說和反漂移說的理論競爭中,鑒於傳統“固定論”的反對,又加之“驅動力”論證不充分,到了1930年代,“大陸漂移說”逐漸沉寂下來,幾乎被人們遺忘了,也可以說是被淘汰了。可是到了1950年代,由於對古地磁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鑒於對岩石剩餘磁性的測定,發現了古磁極遷移的軌蹤。這個奇特現象,其他學說無法解釋,而用大陸漂移說就能解開疑團。從此,大陸漂移說由於新經驗證據的支持而開始復活。到了1960年代初,海底擴張說興起,根據地幔對流運動,初步解釋了大陸漂移說的驅動力問題。1968年法國的勒比雄把全球分為大板塊,“板塊構造說”深刻地說明了兩億年以來泛古陸破裂、漂移的過程。由此,大陸漂移說又得到理論的推導以及更多經驗證據的支持。它與“固定論”相比,兩者確證度的評估發生了逆轉。
威爾遜在1967年出版的《地球科學的革命》一書中指出,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是一個主題的三部曲,這種地殼運動理論發展的三部曲是地球科學中的一場革命。這三部曲不僅解釋了化石磁性,可以解釋為什麼某種海鳥每年由南極向北極飛行的彎曲路線,還解釋了新誕生的海洋(紅海)、成長中的海洋(大西洋);萎縮性的海洋(太平洋)、正在消亡的海洋(地中海)。而地殼固定論卻不能解釋上述海洋的實際變化。
從以上“大陸漂移說”的提出、冷遇、沉寂、復活、再發展的過程表明,一個科學理論由於種種原因被拒斥,但在新的歷史時期,由於經驗證據與背景知識的演變,原被拒斥的理論將會以新形式在更高水平上得到恢復,並被人們所接受。

相關詞條
-
復活教堂
復活教堂也叫基督喋血教堂,又稱“滴血教堂”、位於聖彼得堡涅瓦大街不遠處的格里鮑耶陀夫運河旁。1883-1907年建造,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
基本概述 地理位置 農奴解救者 教堂教義 教堂禮儀 -
復活社
復活社是日本動漫作品《守護甜心》中,由星名家族建立的集合金融、演藝、食品的綜合企業與秘密組織的大財團。它在動漫中經歷了五個時期,分別為星名家族的崛起和復...
easter簡介 easter基本資料 easter歷史 Easter人員 -
《深夜復活》
現在,我的吸血鬼已經站了起來,跟“奸鼠公婆”一起離開了。 然後,我意識到,該是我行動的時候了。 “謝謝啦,”我說,“可以的話,我會儘量趕回來的。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書摘插圖 -
復活的歷史
《復活的歷史》(李開元著,中華書局2007年4月版)選取秦末群雄競逐的這一個時間段,作者檢索史料,考察實地,體察文物,以期復活當時的歷史。在書中,李開元...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內容介紹 基本信息 圖書目錄 -
深夜復活
現在,我的吸血鬼已經站了起來,跟“奸鼠公婆”一起離開了。 然後,我意識到,該是我行動的時候了。 “謝謝啦,”我說,“可以的話,我會儘量趕回來的。
圖書簡介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金融協調理論
金融協調理論。從哲學角度看,金融協調符合任何事物發展的規律;從經濟學角度看,金融協調符合均衡發展理論;從國家和社會安全形度看,金融協調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提出的背景 基礎 內容 幾點初步突破 評價 -
江恩理論
江恩理論是以研究測市為主的,通過數學、幾何學、宗教、天文學的綜合運用,建立的獨特分析方法和測市理論。它是由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投資大師威廉·江恩(Willi...
簡介 江恩線 回調法則 循環周期理論 波動法則 -
城市的復活
內容介紹《城市的復活-全球範圍內舊城區的更新與再生》,本書選取了世界上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不同模式的城區更新案例進行研究,包括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報告、世...
內容介紹 -
復活的私權
出版社: 正文語種: 21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