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

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刻於秦代.在今山東膠南琅琊台。刻石通高4.8米, 上寬 0.76米,下寬2米,東、南、西三面環刻,分秦始皇《頌詩》和二世《詔書》兩部分, 總計447字,1993年底始複製,翌年9月立。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於公元前219年年巡遊東地,登琅琊台時所立.刻石內容是對統一事業的讚頌,具有開國紀功的意義。秦二世東行郡縣時又在石後增刻詔書。全文載《史記·秦始皇帝本紀》。因歷年久遠現僅存13行,八十六字。刻文據傳為李斯所書,用筆勁秀圓健,結體嚴謹工穩,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用筆勁秀圓健結體嚴謹工穩,在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刻石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

琅琊刻石在清乾隆時已開裂,諸城縣知事宮懋讓以鐵束之。道光中鐵束散,石碎,知縣毛澄築亭覆護。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月大雷雨中此石散落。1921~1922年王棓祐前後兩次在琅琊台搜尋碎石,拼合後移諸城縣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移置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琅琊刻石 位於琅琊台頂西部, 秦琅琊刻石的複製品。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築就琅琊台後,在台頂立石刻,頌秦功業。公元前209年, 秦二世巡至琅琊台,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刻其詔書和大臣從者名。歷經風雨剝蝕,至宋 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蘇軾作《書琅琊篆後》,記其登琅琊台所見:“今頌詩亡矣, 其從臣姓名僅有存者,而二世詔書具在。”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諸城知縣程 3於琅琊刻石南面刻“長天一色”四字,著名而隱其姓。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 諸城知縣宮懋讓見刻石裂,熔鐵束之。清道光年間,鐵束散,刻石碎。後諸城知縣毛 澄築亭覆之。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4月間,一次大雷雨過後,碑石散失。1921~ 1922年,諸城視學王培祜先後兩次登琅琊台搜尋,將散碎碑石湊合。後殘石被移置諸 城縣署, 解放後移置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移置中國歷史博物館。殘石高129厘米, 寬67.5厘米,厚37厘米; 現存碑文13行,86字,李斯書,是秦刻石存字最多者,中國 現存最古刻石之一,堪稱國寶。琅琊刻石亭 位於琅琊台南坡偏東,亭有四柱支撐,上覆琉璃瓦,為仿明清式建 築,內有琅琊刻石殘碑複製品,1992年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