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王李惠堂

球王李惠堂

1941年抗日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日本政府通緝、追殺李惠堂,此時李惠堂裝扮成一名船員經歷了艱難險阻,50天后終於回到五華。回家後,李惠堂組織家鄉足球隊,培訓球員,開展各鄉、縣的足球賽,然後組建“建航足球隊”,先到南寧、雲南、貴陽、成都、重慶等地抗日義賽200多場。抗戰結束,李惠堂應宋慶齡的邀請率南華隊赴上海表演球藝,慶祝抗日的勝利。解放後,李恵堂在香港創立華人足球裁判協會,培養了一大批國際裁判員,並擔任“美國之音”、香港“麗的呼聲”電台的評論員與顧問。他被選為國際足協副主席、後來被評為世界球王。

基本信息

簡介

“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傳的一句話。在舊中國,一位體壇人物能夠 和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名字相提並論,確實發凡。他以頑強的拼搏, 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亞洲球王”稱號。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1905年出生於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人。

事跡

球王的雕塑球王的雕塑

李惠堂四歲那年,隨母親回到家鄉五華縣錫坑鄉老樓村 居

住。由於刻苦鍛鍊,使他的身體日見壯實,腳力過人。十歲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後來一起成為足壇名 將結下了“足球緣”,十七歲便成為香港南華隊的一名隊員。到二十歲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於李惠堂球 藝出眾,二十二歲即被上海復旦大學足球隊聘為教練。隨後,又在上海組織樂華 足球隊,戰績顯赫。“萬國足球賽”在上海舉行時,24歲的李惠堂被評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 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鋒。尤以過人射門和跌射譽冠足壇。他射門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門員反應不及而 目送球兒直飛網底。1939年,李惠堂隨香港南華隊遠征南洋,在和馬來西亞檳城聯軍隊 的首戰中,南華隊 以11比0 大勝。在此役中,35歲的李惠堂雄姿依舊,頻頻運球過人開弓勁射,獨入7球。一 次,在和一支 外國隊的比賽中,李惠堂一記強有力的勁射,正中“洋將”守門員懷中。守門員收腹不及,頓時 倒跪在地下。香港淪陷後,李惠堂不原作亡國奴,遂於1941年以借名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與家鄉同人 組建五 華足球隊。1942年,到梅縣與強民隊對壘,結果以1比3“禮讓”強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 組高手,以“航建隊”名義,與強民隊比賽。通過這兩次比賽,對“足球之鄉”梅縣的足球運動,起了一 定的推動作用。 爾後,李惠堂到桂林組織廣東足球隊,參加所謂四省“元首杯”足球賽。他先後在重慶、 成都、自貢等地作 表演賽和義賽,籌集款項,救濟戰孤、難民,支持抗日救國。 李惠堂41歲“掛靴”退伍,足壇生涯長達25年。獲得過包括“亞洲球王”在內的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 章。曾4次代表國家 隊參加遠東運動會獲足球冠軍。1966年他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 界足壇享有很 高的威望。1976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足球雜誌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據統計他在足球比賽中,共射進1860個球,他和巴西名將里登雷克、德國球星賓德以、球王貝利及“獨狼”羅馬里奧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五大巨星。

相關

1941年抗日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日本政府通緝、追殺李惠堂,此時李惠堂裝扮成一名船員經歷了艱難險阻,50天后終於回到五華。回家後,李惠堂組織家鄉足球隊,培訓球員,開展各鄉、縣的足球賽,然後組建“建航足球隊”,先到南寧、雲南、貴陽、成都、重慶、四川等地抗日義賽200多場。抗戰結束,李惠堂應宋慶齡的邀請率南華隊赴上海表演球藝,慶祝抗日的勝利。解放後,李恵堂在香港創立華人足球裁判協會,培養了一大批國際裁判員,並擔任“美國之音”、香港“麗的呼聲”電台的評論員與顧問。他被選為國際足協副主席、後來被評為世界球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