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標誌設計

現代標誌設計

現代標誌設計作為標識符號,反映著民族、國家、地域等不同的特徵。我國傳統圖形藝術源遠流長,如何運用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為現代標誌設計服務,使我國的現代標誌與傳統圖形能更好的結合、繼承。它從個人使用發展到家族使用,一般是用以表示身份、職業等,現在成為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各種集會、活動、節日等使用的某種固定的標誌表征,代表著某公司、工廠、學校、出版社、飯店、商場的形象,或者代表著所舉行的會議、演出、展覽、運動會等活動的性質、特徵、主張、精神等的標示性圖形符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借鑑了國內外同仁大量成功的設計作品作為實例,從剖析基礎知識入手,用圖文並茂的方法加以詳細說明,使讀者能夠熟練地掌握有關標誌設計的概述、歷史發展趨勢、美感特徵、設計準則、表現程式等。同時又藉助優秀案例生動具體地幫助讀者掌握如何賦予簡潔的標誌圖形以豐富的內涵,以及如何把圖形所承載的信息以恰當的、生動的形式傳遞出來。

本書的標誌設計範例,有的是在國際、國內重大活動中中標的作品,有的是在國內書刊上發表過的作品,也有的是教學實踐中學生創作的作品。

本書完全按照貼近教學的體例框架來編寫,內容由淺入深,力求有助於不同層次的設計者進行學習與交流,特別是方便高校的設計專業的學生作為教材使用。

文摘

第一部分 現代標誌設計概述

標誌作為一。種包含著特殊意義的符號,以其精闢之形傳達特定的涵義和信念,早已成為人們相互交流、傳遞信息的視覺語言。特別是在2l世紀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標誌藝術更是以其高度概括和象徵性於法、美麗獨特的視覺化語言和強烈明確的訴求力在眾多信息乾段中獨具魅力。

一、標誌的概念與分類

(一)標誌的概念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標誌”的解釋有兩層意思:一指表明特徵的記號;二指表明某種特徵。而在設計藝術中“標誌”又叫標識或標徽,它是以特定而明確的文字、圖形、色彩來表示事物或代表事物。它不僅對事物有單純性的指示作用,還包括對其目的、內容、性質、特徵、主張、精神等的總體表現。標誌可以說是將事物抽象的精神內容,以具體可見的文字、圖形表達出來。同時,它也是代表商品以及各種組織、機構特定的標記和榮譽的象徵。標誌以它獨特的藝術形象、完整的構圖,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企業與社團等的標徽、商標和公共標識是標誌設計中三個不同的主要內容,它們三者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但又有區別。

1.標徽

企業、社團與事物等的標誌可稱為標徽,最初是由徽章演變而來的。它從個人使用發展到家族使用,一般是用以表示身份、職業等,現在成為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各種集會、活動、節日等使用的某種固定的標誌表征,代表著某公司、工廠、學校、出版社、飯店、商場的形象,或者代表著所舉行的會議、演出、展覽、運動會等活動的性質、特徵、主張、精神等的標示性圖形符號。

序言

湖南人民出版社經過精心策劃,組織全國一批高等學校的中青年骨幹教師,編寫了這套2 1世紀高等學校美術與設計類專業規劃教材。該規劃教材是高等學校美術專業(如美術學、藝術設計、工業造型等)及相關專業(如建築學、城市規劃、園林設計等)基礎課與專業課教材。

由於我與該規劃教材的諸多作者有工作上的聯繫,他們盛情邀請我為該規劃教材寫一個序,因此,對該規劃教材我有幸先睹為快。伴著濃濃的墨香,讀過書稿之後,掩卷沉思,規劃教材的鮮明特色便在我腦海中清晰起來。

具有優秀的作者隊伍。規劃教材設有編委會和審定委員會,由全國著名畫家、設計家、教育家、出版家組成,具有權威性和公信力。規劃教材主編蔣燁、劉永健是全國知名的中青年畫家和藝術教育工作者,在當代中國畫壇和藝術教育領域,具有忠厚淳樸的人格魅力和令人折服的藝術感染力。規劃教材各分冊主編和編寫者大都由全國高等學校教學一線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組成。他們大都來自全國著名的美術院校及其他高等學校的藝術院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們思想開放,精力充沛,功底紮實,技藝精湛,是一個專業和人文素養都很高的優秀群體。

具有全新的編寫理念。在編寫過程中,作者自始至終樹立了兩個與平時編寫教材不同的理念:一是樹立了全新的“教材”觀。他們認為教材既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濃縮與再現,也不僅僅是學生被動接受的對象和內容,而是引導學生認識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一種範例,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樑。教材質量的優劣,對學生學習美術與設計的興趣、審美趣味、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存在著直接的影響。教材的編寫,應力求向學生提供美術與設計學習的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二是樹立了全新的“系列教材”觀。他們認為,現代的美術與設計類教材,有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例如教科書教材、視聽教材、現實教材(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現實轉化而成的教材)、電子教材等,因此,美術與設計教材絕不僅僅限於教科書。這也是這套規劃教材一直追求的一個目標。

後記

本書只是本人對標誌設計課堂教學的一些理解,和做法,我更多關注教學過程,著眼於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並吸收了國內外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及示例作品,深表感謝。資料來源廣泛,有些難於考索,對此也表示深深的歉意。書稿能順利出版,還要感謝遼寧美術出版社彭偉哲先生及其領導的關心與支持,感謝譚大青老師前期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感謝鹽城工學院平面設計2005(1)班同學的配合。由於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和不足,肯請同行、專家給予指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