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產權制度

教育資產和教育資本的權責利高度統一、產權主體歸屬明確和產權收益(包括公共財政投入和各類學費及辦學收入等)歸屬具體明確,是現代教育產權制度的基礎;權屬主體和責任主體(教育主體和教育自主權)明確、權利義務保護嚴格,是現代教育產權制度基本要求。
現代教育產權制度的主要功能在於:賦予教育產權主體合法占有該產權的法定主體資格;促使教育產權在參與教育市場的競爭中高效運作;規範投資者、學校、國家等主體的行為,並對各產權主體的行為做出合理預期[2]。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關係,解決教育資源你我不分、你我不清的現狀,最終保障教育資本的財產權益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建立健全適應中國國情和教育發展規律的現代產權制度,在市場經濟框架體制下建立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教育市場體系,是實現市場配置教育資源的基礎。現代教育產權制度的功能,是使各種教育行為主體通過對教育產權以及可控制的教育資源的有效使用,產生令社會滿意的教育效果。同樣,教育產權制度也是通過創新教育教學激勵機制、市場配置教育資源和規範市場競爭秩序三大功能[1],促進教育經濟和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
在制度框架下,資源流轉暢通、財產權利和利益對稱是現代教育產權制度健全的顯著標誌。經濟學上的權利利益對稱,是指市場主體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時,追求權利和利益的對稱性、對等性,實現二者之間實現最佳效益的狀態。我們以市場為背景,對現代教育產權制度框架下的辦學行為的權利和利益對稱作如下假設:市場主體(政府、單位和個人,下同)賦予教育主體(學校和教職員工,下同)多少投入(全部教育資源),該教育主體在擁有對應權利的同時,就負有完成相應任務的責任,具有獲得相應利益的資格;市場主體賦予教育主體多少權利和享受了多大的利益,教育主體就應對市場主體負有多大的責任。通過權利和利益的對稱對等,教育主體付出的勞動和貢獻與實際所得的對稱,可體現公正、公平和多勞多得,這正是現代教育所體現、所追求的效果和目標。
由現代教育產權制度的框架內涵,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建立現代教育產權制度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現代教育責、權、利的關係確認和制度保障下市場配置教育資源,以提高教育資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實現教育與市場的合理融合,和諧發展。只有教育產權的法律地位受到足夠的尊重和制度的保護,國家教育發展戰略才能夠如期實現,公平、有序的競爭才有可能存在,統一的教育市場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否則,在教育產權制度嚴重殘缺的情況下,教育運行的交易成本將是一股不受市場經濟規律制約的暗流,會在受到行政權力干涉的情形下,教育市場始終處於一種不公平競爭狀態之中,教育經濟不僅得不道充分的發展,教育的社會效益也必然越來越低下。
大多經濟學家承認,明確界定、保護產權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全面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將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發展中不得不攻堅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已推進到了產權制度變革的核心層面[3]。教育產權明晰之後,交易費用將是我國現代教育制度建立過程中首先遇到的一個重大疑難問題。就總體而言,我國教育產權制度的建立以及教育產權的多元化變革,尚處於由計畫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變的起步階段。無論任何形式的經濟所有制關係,教育產權的權責利高度統一、教育主體歸屬和收益歸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財產權利和利益對稱都是至關重要的。
建立現代教育產權制度,就是尋找能夠解決這些矛盾的調節手段,使之清晰化,責任化。制定既能夠調動教職員工積極性,又能確保教育資產保值增值的產權運營方式,使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中國教育,呼喚著適應自身發展的現代教育產權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