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文學論叢(第2輯)

作品目錄文學史觀反思世紀筆耕迎大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60年概觀文學史的知識化傳播與“新傳統”的塑造當代文學史寫作方式的有關思考新世紀文學批評的狀態和批評家的角色中國現代類型文學意識的再評價何謂“中國”,如何“現代”,何為“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學科關鍵字解讀重論新文學的本土化與民族化問題國家與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特殊性再認識“形式的意識形態”——論新歷史主義對“重寫文學史”的方法論意義中國現代文學史“分期”中的文化意識形態干預問題超越與去蔽: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拓展之路——以蘇汶研究的遮蔽與缺席為例論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的矛盾運動“異質”空間性的拓展: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一種重要進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兩種立場專題研究回顧近30年中國現代詩學研究回眸30年來大陸的台灣新詩研究中國兒童文學60年發展趨向京派研究的魯迅背景鄉土文學研究的甲子之辯——兼及20世紀鄉土文學研究歷史的學術考察延安文學:大眾品格的追求略論話劇研究中的民族化預設問題《史記》式“展示”與《心靈史》式“講述”——關於紀實文體文學敘事方式的合法性問題論農民工小說矛盾揭示的深刻性新時期文學魔幻寫作的兩大本土化策略混沌中的困惑——百年現代散文研究之弊及發展走向管見作家作品研究審視當代小說的傳統延伸越界的庸眾與阿Q的悲劇——《阿Q正傳》新解老舍研究60年歷史審視心理結構的平衡與顛覆——論陳忠實新世紀以來的小說創作論周作人晚年的魯迅研究略論張愛玲的電影劇本創作“高、大、全”英雄形象再認識——兼論當下語境中的英雄形象塑造柳青研究60年——兼論“創業文學”的歷史地位走出審美迷思:路遙小說的可闡釋性與路遙研究在同一和差異之間——論《祝福》中的兩類“重複”略論梁啓超詩歌批評的現代轉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60年的回顧與反思——“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60年國際討論會”綜述

作品目錄

文學史觀反思
世紀筆耕迎大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60年概觀
文學史的知識化傳播與“新傳統”的塑造
當代文學史寫作方式的有關思考
新世紀文學批評的狀態和批評家的角色
中國現代類型文學意識的再評價
何謂“中國”,如何“現代”,何為“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學科關鍵字解讀
重論新文學的本土化與民族化問題
國家與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特殊性再認識
“形式的意識形態”——論新歷史主義對“重寫文學史”的方法論意義
中國現代文學史“分期”中的文化意識形態干預問題
超越與去蔽: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拓展之路——以蘇汶研究的遮蔽與缺席為例
論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的矛盾運動
“異質”空間性的拓展: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一種重要進程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兩種立場
專題研究回顧
近30年中國現代詩學研究回眸
30年來大陸的台灣新詩研究
中國兒童文學60年發展趨向
京派研究的魯迅背景
鄉土文學研究的甲子之辯——兼及20世紀鄉土文學研究歷史的學術考察
延安文學:大眾品格的追求
略論話劇研究中的民族化預設問題
《史記》式“展示”與《心靈史》式“講述”——關於紀實文體文學敘事方式的合法性問題
論農民工小說矛盾揭示的深刻性
新時期文學魔幻寫作的兩大本土化策略
混沌中的困惑——百年現代散文研究之弊及發展走向管見
作家作品研究審視
當代小說的傳統延伸
越界的庸眾與阿Q的悲劇——《阿Q正傳》新解
老舍研究60年歷史審視
心理結構的平衡與顛覆——論陳忠實新世紀以來的小說創作
論周作人晚年的魯迅研究
略論張愛玲的電影劇本創作
“高、大、全”英雄形象再認識——兼論當下語境中的英雄形象塑造
柳青研究60年——兼論“創業文學”的歷史地位
走出審美迷思:路遙小說的可闡釋性與路遙研究
在同一和差異之間——論《祝福》中的兩類“重複”
略論梁啓超詩歌批評的現代轉型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60年的回顧與反思——“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60年國際討論會”綜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