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禪行宮

班禪行宮

班禪行宮建於藏曆鐵虎年(清順治七年1650),大拉讓宮建在蓮花山西坡山腰高處,系達賴、班禪來塔爾寺的行宮,又是辦事處,也是塔爾寺歷任法台的寢宮。班禪行宮是乾隆帝為結好西藏政教領袖、團結西藏少數民族建立的寺廟,在某種意義上說,班禪行宮由六世班禪得名開始,成了團結的象徵、統一的標誌。貝丹益喜一直精心於西藏的事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英國殖民主義者以狡詐的手段進入日喀則,要求和西藏訂立商約,六世班禪態度鮮明地表示:“西藏是屬中國大皇帝管轄,須(聽)命中國帝。

基本信息

簡介

它坐落在避暑山莊北面的獅子溝陽坡上,面南背北,依山就勢,依照西藏日喀

班禪行宮班禪行宮

班禪所居的扎什倫布寺而建。該廟占地面積3.79萬平方米,落成於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是專為迎接六世班禪承德乾隆皇帝祝賀七十大壽而建的。它是外八廟中落成最晚的一座寺廟,它體現著西藏因山築廟的地方特色。

結構構造

它採用了漢族形制:沿一條較明顯的中軸線,構成左右對稱的排列布局。

廟的前部是一色的漢式建築,由南而北依次是石橋、山門、碑亭和琉璃牌坊等。

中部大紅台是全寺的主體建築,位於寺廟由南而北的中心部位,又處在東西對稱的中軸線上。大紅台中心建有3層大殿。妙高莊嚴殿殿頂復蓋著用750千克黃金製成的魚鱗狀鎏金銅瓦。四條殿脊每條脊上各匍匐著兩條做工精細的金龍,每條重約1噸。殿脊中央的金頂是經幢。殿內正中供宗喀巴,稍北供釋迦牟尼,東為六世班禪念經時的寶座。大紅台西北角的吉祥法喜殿,為藏式風格的建築,是六世班禪的住所。大紅台的北部是萬法宗源殿,為班禪弟子的住所。

寺廟的後部,建有一座琉璃萬壽塔,是廟宇中軸線最北端的建築物。

名稱由來

六世班禪於藏曆第十二繞迥之土馬年(1738年,清乾隆三年)生在襄地扎西則(今後藏南木林宗扎西則)地方。貝丹益喜一直精心於西藏的事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英國殖民主義者以狡詐的手段進入日喀則,要求和西藏訂立商約,六世班禪態度鮮明地表示:“西藏是屬中國大皇帝管轄,須(聽)命中國帝。”以未經清朝皇帝批准而予以拒絕。可是,英國殖民主義者野心不死,多次派侵略分子進藏採取陰謀手段,製造班禪和達賴之間的矛盾離間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府的關係,以達到侵略分裂西藏的目的。西藏政教首領認識到要抵抗侵略就要緊緊依靠清中央政府。因此,六世班禪在得到乾隆舉行七旬慶典的訊息後,通過章嘉國師,主動要求朝覲。乾隆皇帝欣然允許並做了大量的周密準備。參照順治皇帝在北京德勝門外修建西黃寺的先例,仿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在承德修建了須彌福壽之廟,供六世班禪居住,故又稱“班禪行宮”。

歷史作用

班禪行宮是乾隆帝為結好西藏政教領袖、團結西藏少數民族建立的寺廟,在某種意義上說,班禪行宮由六世班禪得名開始,成了團結的象徵、統一的標誌。在清朝,班禪主動來或是應皇帝邀請來承德參觀“班禪行宮”是對其遵從清朝統治、維護民族統一的一種表彰。在當今,班禪來參觀是回顧過去,勿忘祖宗的治邦思想,為創造文明和諧的社會而作出的表率行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