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古城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古城位於斯洛伐克喀爾巴阡山深處,一度曾是歐洲的採礦工業中心。古城中心有15世紀和16世紀的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築,包括城堡群以及自治市的自由民居、寓所等。此外,還有十七八世紀的教堂和僧會禮堂等建築。由於這些古蹟不同凡響的建築和技術,199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位於斯洛伐克喀爾巴阡山深處
英文名稱:TheHistoricTownofBanskaStiavnica
列入世界遺產目錄時間:1993年

簡介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古城位於斯洛伐克喀爾巴阡山深處,一度曾是歐洲的採礦工業中心。古城中心有15世紀和16世紀的哥德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築,包括城堡群以及自治市的自由民居、寓所等。此外,還有十七八世紀的教堂和僧會禮堂等建築。由於這些古蹟不同凡響的建築和技術,199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坐落在斯洛伐克的赫隆河和什佳夫里察河交匯之處,帕拉達伊茲山脈格蘭曾貝格陡峭的山坡上。這是一處群山環繞、林木蔥鬱、道路蜿蜒曲折的建築寶地。傳說從青銅器時代起(公元前10世紀一前8世紀),就已有人在此採礦,而且還曾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是從前有一個牧羊人,有一天在看守羊群時,發現一隻蜥蜴的背上有一片片黃金,他忍不住把這個奇異景象傳了出去。於是,凱爾特人便率先來到此地,著手開掘露天礦床,並鑄造了自己的“比亞泰克斯”硬幣。這種硬幣質地很重,每枚約16克。在如今的文物發掘過程中,還常常能找到這些硬幣。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就這樣以礦業開始聞名。11世紀時,強大的匈牙利帝國入侵至此並霸占了這裡的黃金、白銀和銅礦。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匈牙利國王貝洛四世聘請了採礦技藝高超的德國人為其工作,並許諾給他們一系列特權,比如頒發特許狀讓他們做一些自由買賣等。13世紀,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城開始興旺起來,礦山已可以進行露天開採。那時,那裡的白銀產量占整個世界市場流通白銀的20%。進入16世紀,這座礦山城市已經坑道遍布。富裕起來的匈牙利人和德國人著手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豪華宮殿、住宅以及教堂等。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不僅是歐洲重要的礦業中心,而且也是人類文明和科學進步的見證者,比如歐洲使用炸藥開礦就是從這裡開始的。1627年,礦山技師們在尋找金銀礦脈時第一次嘗試將火藥裝進圓木桶,然後運入坑道,炸藥很快就炸開了覆蓋礦脈的岩石,節約r勞力和時間。歐洲各地紛紛效仿。除此之外,有許多先進的採礦技術均在班斯卡·什佳夫里察產生並推廣。在水利學領域,18世紀這裡修建了大壩和圍堰系統,並利用它們沖洗礦石,這個技術後來被世界各地採納,其領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紀。另外這裡還有當時最著名的排水道、露天礦床、採礦建築、重要的採礦機械設備和邁爾機房(始建於1805年)等。
為完善礦區環境,工程師們改進機械泵系統並挖掘了大約60個人工湖,從而抽乾了一直威脅礦區的積水,同時也解決了礦工們的洗澡問題。1762年,匈牙利女王瑪利婭·特蕾薩在這裡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礦業專科學校,她聘請了歐洲最優秀的教師到這裡任教,使學校聲名遠揚,因而吸引了歐洲各地的孩子來此上學。該校後來還曾得到現代化學奠基人安托瓦·洛郎·德拉瓦錫的支持。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的礦藏儲量並不很大,因此到19世紀末,它的開採已經走到了盡頭。如今這裡人煙稀少,但經歷過戰亂、地震和火災的古城仍面貌依舊,屹立了幾個世紀的建築仍未減以往的風采。這裡的建築群是歐洲各地建築師的作品,也是歐洲各個時期的產物。它們有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以及新古典主義式。風格各異的樓廊殿堂坐落在迂迴陡峭的山間狹窄石板街巷中,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神秘莫測的感覺。屹立在市中心高地上的舊城堡殘缺不全,它的四周環繞著16世紀修建的防禦土牆,這兒曾是匈牙利王國的城中之城。它的對面是城中百姓為抵禦土耳其人於1564年。1571年修築的新城堡,它既壯觀又典雅,既能防禦敵人又能供人欣賞。城堡用自石灰粉粉刷,四邊建有四座棱堡。現在,這座城堡已成為該市的歷史博物館,館內展示了市民抗擊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史實,堡內還有不少16世紀和17世紀遺留下的紀念物。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引以為驕傲的廣場,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市也一樣,它的中心廣場叫聖三位一體廣場,是為紀念在1710年一1711年一場災難中的死難者而修造的。廣場呈三角形,坐落在陡峭的斜坡上。廣場上立有特別引人注目的18世紀巴洛克式風格的四方形柱廊,它是義大利著名雕刻家迪奧尼茲·斯塔內蒂的得意之作。廣場兩側哥德式或文藝復興時期的民宅在山中若隱若現。廣場旁有一個現代美術畫廊,裡面收藏有畫家約瑟夫·克拉爾(1899~1982)的作品。這位土生土長的畫家屬印象派,他的畫以《瓦爾河兩岸風光》及《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冬日的市場》尤為出名。
在歐洲的建築中,教堂是城市最精美的點綴物,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城內也有兩座裝點城市的教堂。兩座教堂相距不遠,卻代表著兩個不同民族的建築風格。一座是用斯洛伐克語做彌撒的聖凱薩琳教堂,也稱斯洛伐克教堂,教堂為哥德式風格,裡面珍藏著1506年雕刻的彩繪木製聖母像,地下室里存放著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市達官貴人的遺骸。另一座是具有德國風格的多明我會黑修士天主教教堂,它由三間殿堂組成,收藏有19世紀製作的著名管風琴。
班斯卡·什佳夫里察市內的古蹟一般都保存完好,其中不少建築還幾經修復,比如多明我會黑修士天主教教堂在1806年重建,另外聖凱薩琳教堂也於19世紀末作了整修,市內的小教堂、過去達官顯貴的官邸、昔日的礦井和各種不同設施現都嚴禁通行,這一切都是為了使城市能保持往日的風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