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傑明·伯克雷·哈奇開斯

班傑明·伯克雷·哈奇開斯

哈奇開斯1826年生於康涅迪格州,比馬克沁大14歲,早年曾在柯爾特專利火器公司工作,1856年研製出擊髮式線膛步槍並獲專利,1860年前後還擔任過紐約兵工廠廠長。哈奇開斯改進了金屬殼定裝槍彈,但在美國這項發明未受重視,最終為法國採用,因此1867年他赴法定居,1875年在聖丹尼斯創辦了哈奇開斯公司。

人物生平

哈奇開斯 哈奇開斯

哈奇開斯創造了日後普遍使用的37mm口徑,並設計出一種廣泛套用于海軍艦艇的37mm機械式轉管火炮。1885年2月,哈奇開斯因病逝世,此時馬克沁機槍剛剛誕生不久。哈奇開斯雖然沒有來得及研製出他自己的機槍,但他培養與造就的一批接班人卻迎來了導氣式武器時代,並使哈奇開斯這個名字在他死後乃熠熠生輝。1893年,奧地利陸軍大尉巴倫·馮·奧柯勒克來到聖丹尼斯,向哈奇開斯公司展示了他自己設計的一挺導氣式機槍。當時的公司負責人,美國人勞倫斯·貝尼特及其法國助手亨尼·莫西感到這挺機槍很有特點,經商洽後買下了專利權,並對其進行了完善。

1895年,第一批樣槍在聖丹尼斯投入試驗,新槍採用導氣式原理,結構類似於白朗寧機槍,用簡單的往復式活塞取代了擺動桿,結構更為簡單,射速可在每分鐘100到600發之間調節。新槍的缺點是槍管容易因過熱而磨損,因此貝尼特在槍管末端靠近彈膛處增加了一塊黃銅以吸收熱量,後改為環形散熱片,散熱面積較原來增加了9倍,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了緬懷公司的創業者,新槍及後來的一系列改進型號都被命名為哈奇開斯。

哈奇開斯機槍通常採用彈板供彈方式,但有些型號也可以採用專門的250發彈鏈。這種鋼製彈鏈不用時可以卷紮成圓盤狀,以便攜帶。

從結構設計和實際使用來看,馬克沁和哈奇開斯這兩種機槍都難分伯仲,並且分別成為槍管短後坐和導氣式兩種原理的典型套用。相比而言,馬克沁的機件動作確實可靠,射擊精度好,但結構複雜,加工、維修難度大,成本較高;水套筒冷卻方式儘管可以保證長時間連續射擊,但有時會因產生蒸氣而暴露陣地,在不能及時補水或套筒被打壞的情況下,槍管易因過熱而扭曲變形。哈奇開斯機槍結構相對簡單,全槍僅30多個零部件,可靠性也不錯。1916年凡爾登戰役中,曾有2挺機槍10天內連續發射15萬發子彈的紀錄;該槍是氣冷式,不用冷卻水,尤為適合法屬北非等乾旱地區使用,但散熱片的效率遠不及水套筒,實際射速因此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不得不採用重型槍管,使得槍重甚至超過了水冷式馬克沁;哈奇開斯的最大缺點在於其彈板供彈系統,在槍彈自重將彈板壓彎前,最多只能承受30發槍彈,儘管可以連續掛接,但火力持續性還是比不上使用彈帶的馬克沁,且彈板易於變形和受污染,因而故障率大為增加,雖然後來開發了250發專用鋼製彈鏈,但並不完全可靠,不得不仍隨槍配發彈板矯正器。但總的來說,哈奇開斯仍是早期機槍中的佼佼者,只是名氣不如馬克沁響亮,使用的國家也不如後者廣泛。

風格 風格

1891年,馬克沁機槍正式列入英軍裝備,並在1893年的羅得西亞和1895年蘇丹戰役中嶄露鋒芒。1897年,法國也開始裝備哈奇開斯機槍。

1887年冬,馬克沁攜樣槍赴俄國聖彼得堡表演。俄國人對這種能在半分鐘內打完333發子彈的武器表示信服,認為該槍適合守衛要塞和橋樑,並訂購了一部分。1900年,俄陸軍炮兵管理局在分別對馬克沁和哈奇開斯兩種機槍進行試驗後,最終選擇了前者,主要裝備炮兵要塞部隊。同時,俄國從仿造槍管開始,逐步掌握了全套製造技術,1905年圖拉兵工廠曾仿造過少量整槍。在此之前,俄國採用的馬克沁機槍都是從歐洲進口,但口徑改為7.62mm,發射7.62×54mm莫辛納甘槍彈。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推行擴張政策,積極擴軍備戰,對機槍和速射炮等新式武器都很有興趣。因日本陸軍師從法國,雖然也對馬克沁機槍進行了試驗,但最後仍決定進口哈奇開斯機槍以取代早期採用的加特林手動機槍,進口的機槍使用與法軍相同的8×50mm勒貝爾槍彈。1905年,日本購買了哈奇開斯的生產特許權。

隨著1904年2月8日從旅順口傳出的隆隆巨響,日俄戰爭最終爆發。馬克沁和哈奇開斯這兩種以前只在試驗場上較量過的機槍,終於有機會在真正的戰場上一決高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