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分類

南海獨特的海底地貌和優越的沉積環境創造了種類齊全、規模巨大的珊瑚礁。關於生物礁的分類,眾說紛紜。珊瑚礁分類的標誌也是多種多樣。常用的分類標誌有礁的形態、發育階段、規模大小、基底水深、地理位置以及構造位置等。有時可以利用兩個分類標誌,如形態和地理位置等進行綜合分類。

簡介

南海獨特的海底地貌和優越的沉積環境創造了種類齊全、規模巨大的珊瑚礁。關於生物礁的分類,眾說紛紜。珊瑚礁分類的標誌也是多種多樣。常用的分類標誌有礁的形態、發育階段、規模大小、基底水深、地理位置以及構造位置等。有時可以利用兩個分類標誌,如形態和地理位置等進行綜合分類。

分類流變

對珊瑚礁的分類始於達爾文,他在1842年出版的地圖上分出了岸礁和環礁。

Kuenen在1950年出版的《海洋地質學》中,劃分珊瑚礁的類型有岸礁、堡礁、環礁、準環礁、無潟湖的巨型礁、鐲礁、斑礁、濰內礁、湖礁和上升礁等。

Shepard在1973年出版的《海底地質學》中,將珊瑚礁的類型分為岸礁、堡礁、環礁、鐲礁、台礁或珊瑚灘、珊瑚圓丘(也稱斑礁或尖頂礁)等。

Ladd(1977)對珊瑚礁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將它們分為主要類型和次要類型。屬於主要類型的有岸礁、堡礁、環礁三類霧環礁中又細分為深海環礁和大陸架環礁。次要類型中有台礁、鐲礁、微環礁、圓丘礁、斑礁等。

在國內,曾鼎乾(1986b)、曾鼎乾、陳進興(1994)提出生物礁可分為台地邊緣礁、堤礁、台隆環礁(環礁)、塔礁、塊礁和點礁等。

鍾晉梁等(1996)在。南沙群島珊瑚礁地貌研究。中將現代珊瑚礁分為環礁、台礁、陸坡潮下生物灘礁、陸坡與海槽中的塔礁和陸架潮下礁丘和礁灘等5個基本類型。

地學界分類

現就地學界常用的珊瑚礁類型及其含義介紹於下:

(1)門岸礁,又稱裙礁(fringing reefs)。緊靠海岸發育並逐漸向外延伸的珊瑚礁稱為岸礁。岸礁賴以發育的海岸可以是堅硬的火山岩或各種基岩海岸,也可以是由鬆散沉積物組成的堆積型海岸;它們可以是大陸的海岸,島嶼的海岸,以及圍繞著潟湖的海岸;後者常稱為潟湖岸礁以示區別。

(2)堡礁,又稱堤礁(barrier Reefs)。堡礁是被潟湖與陸地分離開的線狀構造,堡礁常形成於平緩的海岸並與其平行,堡礁潟湖的水深多數小於10 m。

(3)環礁(atolls)。環礁是發育到海面或接近海面的環狀的礁體。它們通常呈圓形、次圓形或不規則的環形。環礁中間潟湖的水深從幾米到幾十米,最深的可達百餘米。

(4)台礁(table reefs),又稱桌狀礁或平頂礁。這是指從深海升起直到潮間帶的、小的、獨立的珊瑚礁,其中央沒有潟湖(Tayama,1935)。這可能因其面積太小而無法形成潟湖,或是礁體的發育已進入成年期,原有的淺水潟湖已被填平。

地質學家也習慣於按生物礁所在的地質構造位置把它們劃分成大洋型珊瑚礁和大陸架珊瑚礁兩類(Maxwell,1968,Ladd,19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