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35年在北平東北大學學習期間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參加了“一二九”運動。
抗日戰爭時期
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工作,歷任縣長、中共縣委書記、中心縣委書記,為堅持和鞏固五區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1945年底赴東北解放區。
解放戰爭時期
歷任中共安東省委委員,通化地委書記兼民運部長,通化分省委副書記兼副政委,遼寧省委宣傳部長兼民運部長、秘書長。
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原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省顧問委員會籌備組組長王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89年7月16日凌晨3時30分逝世,終年74歲。@e^o"y f C
王錚同志1915年1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義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早在青少年時期,就追求光明和進步、“九·一八”事變後,他目睹日寇侵占中國東北大好河山的慘象,更激發了愛國熱情,使他深懷民族憂患,立志做一名愛國戰士,積極尋求抗日救亡的道路。1935年他在北平東北大學學習期間,較多地閱讀了馬列主義的書籍,使他思想頓開,找到了鬥爭的方向,樹立了為民族解放和無產階級解放事業而鬥爭的決心。同年,他即參加了黨的地下工作,並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這一期間,他還加入了北平東北大學民族解放先鋒隊,並擔任隊長,加入了東北大學救亡工作委員會,並任委員人,參加了著名的“一二·九”運動,組織和參加了護校、請願、遊行、編輯報紙等抗日救亡活動。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錚同志根據黨的指示,於1937年11月來到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直到抗戰勝利的八年時間,他始終活動在邢、沙、武、涉、磁、邯等地區。在這一帶,他擔任縣和地區黨的領導職務期間,在敵、我、頑三方並存極端複雜的鬥爭環境中,正確理解和具體貫徹執行黨的既堅持獨立自主又聯合抗日的統一戰線政策,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打退了頑固派發動的反共高潮,並且成功地爭取了范子俠將軍率部起義抗日,還爭取地方上有影響的士紳、民主人士紛紛參加抗日。他領導各縣廣泛發動民眾,開辦訓練班,動員與培養了大批有覺悟的農民和知識分子參加抗日工作,成為抗日工作的骨幹,勝利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和工、農、青、婦各抗日民眾組織及抗日武裝,並建立了敵後武工隊,創建與發展了抗日根據地。在1940年至1942年抗日戰爭處在相持階段、根據地處於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他深入基層,一面組織民眾生產自救,渡過災荒,一面發動民眾進行反維持、反掃蕩、反蠶食的鬥爭,以後又進一步發動民眾進行減租減息鬥爭,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文化運動,堅持和鞏固了五區(後為六區)抗日根據地,為創建、鞏固和發展整個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黨中央的戰略決策,於1945年底,王錚同志奉命從太行奔赴東北,參加了創建根據地,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猖狂進攻,解放全東北的偉大鬥爭。在三年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任中共安東省委委員,通化地委書記兼政委,通化省分委副書記兼副政委,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長兼民運部長、省委常委、秘書長,遼東省委常委等職。在這一期間,他在省委領導下,在環境極其艱苦、鬥爭異常激烈複雜的條件下,堅持了敵後游擊戰爭,堅決主張堅持南滿根據地,並參加了著名的“四保臨江”戰役;堅持了土地改革,並注意依靠和發動民眾、團結中農;開展了清匪反霸、擴軍、救災度荒和發展生產等項工作,有力地支援了前線戰爭,為創建東北革命根據地,奪取遼瀋戰役和東北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王錚同志任中共遼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秘書長,1952年11月任省委副書記;1954年8月成立遼寧省,任中共遼寧省委第一副書記,1955年2月任省委第二書記,1957年任書記,一直到1958年11月。在這一段時間,王錚同志與廣大幹部民眾一道同甘共苦,團結奮鬥,為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經濟,發展工農業生產,開創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新局面,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業績。
在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在遼東省委領導下,他積極參與組織領導了恢復與發展工農業生產、穩定國民經濟、支援抗美援朝戰爭、開展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教育、“鎮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工作和鬥爭。他親自帶領工作團到社情複雜的地區蹲點,坐鎮指導鎮壓反革命的工作,表現了高度的鬥爭精神和政策觀念,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推動了整個鬥爭的勝利開展。在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執行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在遼寧省委領導下,他為“一化三改”、遼寧的重工業基地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經常到各項重點工程進行調查研究,虛心學習和認真總結建設經驗,並為其選配幹部。他高度重視並善於發現新生事物的萌芽。在1956年,他與省委其他領導同志一道敏銳地體察到民眾建設熱情的高漲,並積極建議省委組織領導了遼寧工業建設的新高潮。他對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社會主義道路,也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一直十分注意貫徹積極穩步的方針。
王錚同志在這一階段曾長期主管幹部工作。他始終不渝地貫徹執行七屆四中全會決議和“八大”確定的黨的建設工作路線,為加強黨的團結、貫徹集體領導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執行德才兼備的幹部政策,進行了艱苦細緻的工作。他在主持肅反、審乾以及政法等項工作中,注意嚴格區分矛盾的性質,細心研究和制訂具體政策界限,既不放縱壞人又不冤枉好人。他在兼任遼寧省監委第一書記時,非常重視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一貫強調要密切聯繫民眾,走民眾路線,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反對不良傾向。他與各界幹部和民眾有著廣泛的聯繫,他對分管的統戰、工會青年團和婦聯工作都極為關注,因而他深受廣大幹部和民眾的愛戴。
不幸的是,1958年6月在遼寧省委整風會議上,在“左”的錯誤思想指導下,王錚同志被錯誤地加上“以王鋒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罪名,遭到長時間的批判鬥爭後,被撤銷了黨內外一切職務,降低了工資級別,下放到基層,受到極不公正的對待。在“文革”中,他又遭到了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被非法審查,放逐到農村勞動改造8年,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中央批准,推倒了強加於他的一切不實之詞,認定1958年對王錚等同志的批判、處理是個錯案,撤銷了原錯誤的結論和處分,恢復了原工資級別,予以徹底平反。此後,王錚同志重新走上了領導崗位。平反之前,中央曾調任他為中國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王錚同志蒙受長達二十年之久的不白之冤,身處逆境之中,但他始終對黨忠貞不渝,堅信馬克思主義,堅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消極,不悲觀,仍然繼續為黨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地工作,還擠出時間,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在下放到中國科學院林土所的十幾年中,他在行政辦公室副主任等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為出成果、出人才而貢獻力量,充分表現出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和優良品質。他不愧為是我黨久經考驗的好黨員、好乾部。
王錚同志於1978年4月調任中共河北省委書記。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開創各方面的新局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發揮了重要領導作用。他分管落實政策、政法、科技等方面的工作。在兼任省委落實政策領導小組組長期間,在省委的領導下,他認真貫徹了黨中央撥亂反正、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嚴格掌握政策,以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在全省進一步開展了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幹部政策的工作。對那些在全省有較大影響的冤假錯案,他都親自過問,認真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積極穩妥地予以解決。從而使全省大批蒙受不白之冤,受到殘酷迫害的幹部、知識分子和人民民眾得到了徹底的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為全省全面落實黨的政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王錚同志組織指導政法戰線的廣大公安幹警,依靠人民民眾,運用人民民主專政和法律武器,有力地打擊了各種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分子,保衛了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維護了社會秩序的穩定。他非常關心政法隊伍的建設,十分注意對政法幹警反覆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並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業務培訓,使全省政法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明顯提高。王錚同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對確定科技重點、推動科技為經濟建設服務,提出了許多指導性意見,為繁榮全省科技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1983年6月至1985年5月,王錚同志負責組織和領導河北省顧問委員會的籌備工作,為順利實現全省省級領導班子的新老交替,推進幹部隊伍的“四化”建設,繼續發揮老幹部的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在黨的建設、改革開放等方面,通過深入地調查研究,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在政治上為省委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
王錚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輝戰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一生。他黨性堅強,立場堅定,愛憎分明,思想敏銳,是非清楚;他作風樸素,廉潔奉公,艱苦奮鬥;他深入實際,實事求是,認真調查研究,密切聯繫民眾,時刻注意傾聽民眾的呼聲;他胸懷坦蕩,顧全大局,堅持原則,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他光明磊落,剛正不阿,忠厚正直,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並學以致用。他在生命垂危時刻,仍關心黨和國家大事,堅決擁護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作出的各項決議。所有這些,都使他倍受廣大幹部民眾的讚揚。
王錚同志在長達54年的革命生涯中,兢兢業業,奮鬥不息,為黨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他的歷史功績和優秀品格將永載史冊。
建國後
歷任中共遼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秘書長、副書記,遼寧省委第一副書記、第二書記、書記。1958年,在“左”的錯誤思想指導下,遭到批判鬥爭,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徹底平反。1978年4月後,任中共中國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共河北省委書記、省顧問委員會籌備組組長。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