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年[江蘇省鑄造專家]

王道年[江蘇省鑄造專家]
王道年[江蘇省鑄造專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道年,鑄造專家。長期致力於機車車輛部件造型材料和鑄造技術的研究套用。1969年在鑄造業率先提出垂直結晶鑄造工藝,並在國內首創石灰石砂鑄鋼技術,有效地防止了清砂工人矽肺危害,產生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國鑄造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王道年,1921年7月6日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因日軍侵華戰亂,在四川就讀於國立二中,畢業於該校高中部。1940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內遷重慶的國立重慶商船專科學校造船系,因興趣不同,第二年重考錄取於昆明西南聯大物理系,後保送進入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礦冶系,1945年畢業並獲工學學士學位。1946年進入上海鐵路局戚墅堰機車廠,從實習生做起,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兼副廠長、廠長等職,直至1986年退休。凡40年風雨滄桑,王道年把一生都融入了戚墅堰這個江南小鎮,為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和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的輝煌,貢獻著畢生的智慧。

王道年還積極參加和支持鑄造專業學術活動,推進全國鑄造技術的發展。先後擔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熱處理學會理事、鐵道學會理事,江蘇省科協副主席,江蘇省鑄造學會理事長、金屬學會副理事長、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江蘇省企業管理協會副理事長,常州市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等。由於他的努力和成就,1956年被評為鐵道部和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參加全國先進工作者大會和全國總工會代表團赴匈牙利參加“五一”勞動節遊行觀禮大會,1966年受邀登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1978年赴匈牙利出席國際鑄工會議。1976、1979年分別被評為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為常州市勞動模範,是常州市第八、九屆人大代表。

退休後,王道年繼續致力於鑄造技術的研究和實踐,並且創建了戚廠退休工程師科學技術協會,匯集了一大批退休科技人員,為戚廠的繁榮,為國家的富強繼續發揮餘熱。

科學技術成就

20世紀50年代,為了保證鐵路運輸,在鐵道部工業總局的倡導下,指令戚廠試製貨車冷鑄車輪,具體試製、生產工作由已經擔任戚廠中心試驗室主任兼翻砂車間主任的王道年負責,在只有一份驗收規程,沒有其它任何技術資料的情況下,他結合工廠當時實際工藝條件,自製設備、培訓人員,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終於試製成功貨車冷鑄車輪並投入小批量生產。為滿足貨車修理、製造的迫切需要,又大膽提出了採用潮模技術,解決了冷鑄車輪大批量生產的關鍵技術難題。

當時,由於帝國主義的封鎖,我國原從國外進口的鐵路運輸所需的多種配件奇缺,在試製生產冷鑄生鐵車輪的同時,王道年又毅然挑起了主持試製多種鐵路配件的重擔,先後試製生產出機、客、貨車車鉤;鑄鋼整體搖枕、側架;客車構架;高錳鋼道岔;60噸鐵道蒸汽起重機等重大鐵路產品配件。根據鐵道部的指示,這些產品的全部技術資料和部分設備先後提供給四方機車車輛廠、山海關橋樑廠、齊齊哈爾車輛廠等兄弟鐵路工廠生產。在幾年新產品的試製、生產中,他充分利用戚廠當時比較先進的理化分析儀器設備,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制度,同時為了滿足生產的起碼條件,也為了儘量節省成本,搶時間,在充分利用翻砂車間的既有條件的同時,又主持設計製作了專用設備和裝備,使試製工作一開始便處於一個較高的起點。當時車間裡有一批工人具有較高的鑄造技能,王道年十分注意向這些有經驗的工人請教、學習,把許多技術上的難題帶到生產現場,邊實踐、邊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又發動和鼓勵老工人帶徒弟。幾年間,翻砂車間由300多人發展到800多人,帶出了一支工種齊全、技術精湛的高質量技術隊伍,保證了各種新產品的試製和生產質量,也為戚廠在後來幾十年里鑄造技術始終處於路內先進水平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面對劇增的生產需求,除了在工藝技術上不斷創新外,在企業管理上他勇於打破舊框框的束縛。在工廠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大膽採取了一系列的變革措施,通過提高管理水平來提高生產力。首先,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平均工序能力”的管理方法,針對熱加工工序多、獨立性強的特點,每月、每季作一次負荷平衡,合理調配資源,充實薄弱工序;又推行“四聯票總登簿”制度,對產品的工序間流轉嚴格控制,有效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產品成本,使生產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還推行嚴格的生產責任考核制度,每月把技術、經濟指標分劈到班組、個人,同時實行投入產出複式統計制和公開的獎懲辦法,使每個工人都能準確地算出自己當月的工資獎金收入。這些有效的企業管理措施後來在各鐵路工廠普遍被推廣套用。由於施行了先進合理的管理手段,戚廠翻砂車間的工藝水平和生產能力迅速提高,在原有設備條件下,年鑄造能力從3000噸提高到13000噸,品種從車鉤、鑄鋼車輪、冷鑄車輪到貨車搖枕、側架、客車轉向架構架、貨車雙金屬軸瓦等當時國內鐵路機車車輛修理急需的大中型零件,新的產品不斷試製投產,為鐵路運輸取得顯著成效。

實施戚廠擴建改造 籌建熱加工研究所

1957年,王道年擔任戚廠副總工程師,根據國家經濟形勢的發展,1958年受命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科技改造項目——戚廠一期擴建改造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他親自帶著設計人員認真調研了國內幾家大型工廠的工藝布局,收集參考國外的有關資料、圖紙,並根據戚廠廠房設備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擴建滬寧鐵路線以北新廠區,按產品工藝特點把新老廠區劃分為機車、貨車、配件冷加工和熱加工四個區域的總體規劃,形成了今天戚廠廠區建設規模的雛形。在當時大躍進的形勢下,上級提出了“一百天轉爐出鋼,首先建成鑄鋼車間”的口號,王道年帶領工廠一百多人的設計隊伍與上海設計院合作,日以繼夜地趕製施工圖。他嚴格要求設計人員按照“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原則,不留後患,不拿草圖施工,終於配合施工進度,高質量地按期建成了當時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的鑄鋼車間。

1959年,戚廠根據鐵道部的規劃,決定在廠內成立鑄工研究所,調集了二十餘人並指定由工廠副總工程師王道年領導並籌備建所工作。王道年積極組織規劃建所方案,很快完成了理化試驗室大樓的設計。

1960年,鐵道部工廠總局將大連熱力研究所的工藝研究室並人戚廠鑄工研究所,合併後的研究所更名為鐵道部熱加工研究所(1962年改名為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以下簡稱“戚所”),任命王道年為副所長兼總工程師。研究所憑藉當時和戚廠技術部門聯合工作的有利條件,採取邊建所邊科研的方針,提出了一批技術先進且為生產急需的科研項目。在建所初期的四五年間,就完成了“全纖維鍛造曲軸”、“鐵模掛砂”、“石墨模鑄鋼輪”、“13號車鉤樣板”、“400噸試驗台”等十幾項課題,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辦好研究所,人才是關鍵。王道年十分注重提高技術人員的素質,在他的積極倡導下,戚所於1962年就制訂了強化外語學習制度,要求技術人員每周安排半天學習外語,每年要舉行外語、數學考試,他自己也帶頭參加考試。這在現在看來十分正常的做法,在當時推行確實需要十分的遠見和勇氣。堅持學習外語的做法成為王道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鬥的主要“罪狀”之一。但是這一做法為提高科研人員的技術素質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直至現在,所里許多老專家回憶起當年,都覺得受益匪淺。

鍥而不捨 研究石灰石砂鑄鋼工藝

期以來,含95%二氧化矽的石英砂被認為是最理想的造型材料。但那游離在粉塵中的二氧化矽對鑄造工人的健康卻是致命的危害,長期吸入矽粉塵會引起肺廣泛纖維化而導致矽肺病。十多年前,當王道年還是鑄鋼車間主任的時候,就幾次改善作業環境,相繼搞了水力清砂、水爆清砂、抽風除塵和濕式作業等,試圖把衝出來的二氧化矽消滅掉,然而效果不明顯。二氧化矽依然像幽靈一樣游離在鑄造工人中間,吞噬著他們的生命。看到許多矽肺病人痛苦地窒息而死,王道年心急如焚,他決心要找到一種新型砂,根除這可怕的矽肺病。

1969年冬天,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隔離審查的王道年,緊緊抓住這難得的靜心思考的機會,在隔離室的稻草鋪上,認真回憶自己多年來在生產中發生但又沒有時間解決的問題。一次十分偶然的情況下,有個鑄件的造型材料被誤用後鑄件非但沒有報廢,而且質量極好,大家當時雖十分驚奇但卻未被重視,王道年卻牢牢記住了這件事。他的思維衝破了鑄造界普遍認為造型材料的耐火度越高越好、含矽量越純越好的規律,形成了以石灰石作為新型造型材料的構想,由此提出了 《垂直結晶鑄造工藝》 澆鑄鋼板的建議。就在他精心籌劃準備試驗時,卻遭到了無情的批判。三年後,國外一家雜誌刊登了日本研究定向結晶工藝成功的報導,在世界鑄造業引起了很大反響。

為了實現用石灰石砂作合格的造型材料,王道年主動要求從工藝研究所調到戚墅堰機車車輛廠鑄鋼車間,一邊勞動一邊進行試驗。在工人師傅暗中保護和幫助下,搞了800多次配方、歷經了456次試驗,終於成功地用水玻璃石灰石砂澆鑄出了從十幾毫米厚到500毫米厚的優質鑄鋼件。實際套用表明,石灰石砂(即“七○砂”)能有效地防止矽塵對鑄鋼工人的危害,同時提高鑄鋼件的表面質量和減少裂紋廢品,並且石灰石原砂資源豐富,價格低廉。這項研究成果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國家科委在太原市召開了“全國‘七○砂’經驗交流會”,宣告“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首創的‘七○砂’,對鑄造行業是一個貢獻……”。經過上海職業病防治院、鞍鋼勞動衛生院等全國21個科研單位的科學測定,認為可以有效地防止矽肺病。

1978年,“七○砂”鑄鋼技術獲鐵道部全路科技大會優秀項目獎和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1986年獲江蘇省科技成果一等獎。

1982年,鐵道部獲得美國GE公司委託製造整鑄式機車轉向架構架的信息,由於其嚴格的質量要求和整鑄技術的難度,路內工廠都不能承擔這項任務,王道年得知這個訊息,立即組織人員仔細分析了產品圖紙和技術要求,把準了產品製造的關鍵,戚廠決定承接這塊硬骨頭。他親自主持制訂了全部技術方案,制訂了一整套符合北美鐵路協會質量管理要求的質量控制體系,用“七O砂”完全按美方的質量要求製造出了“GE構架”,一次通過了質量驗收,其優異的內在質量和表面質量令美國客商大為讚嘆,這也是我國鐵路產品首次打入美國市場。另外,由戚廠研製的用“七O砂”鑄造的13號車鉤,由於設計性能優越,鑄造質量可靠,暢銷於亞非拉十多個國家,獲得國家質量金牌。

科技和管理並舉 實現企業創新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王道年先後擔任過戚墅堰機車車輛廠總工程師、第一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他堅持戚廠的優良傳統,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以適應新的形勢。

1976年7月,在充分研討我國鐵路牽引動力發展的方向之後,戚廠著手研製開發一種新型大功率內燃機車。在王道年的主持下,16V280ZJ型柴油機首先於1979年5月試製成功,柴油機採用了整鑄球鐵機體等許多先進工藝。裝用該柴油機的東風8型內燃機車於1984年試製完成,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了20世紀80年代國際水平,並於1986年獲國家“六五”科技攻關獎,1989年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0年又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280柴油機的研製成功,為戚廠能夠不斷開發出適應鐵路運輸發展需要的新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9年,戚機廠開始了第四次大規模擴建改造。王道年時任戚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在規劃期間,他參考了當時國際上已開發國家大型工業企業的成功經驗,注重長遠,結合當前,提出了“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的擴建改造整體計畫。根據整體規劃,在第一期工程中,主要對戚廠的柴油機製造、試驗,車輛製造和冷熱加工系統進行系統的技術改造,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內燃機車、貨車車輛製造修理能力和機車車輛零配件加工能力。尤其是熱加工部分,通過技術改造,改善了戚廠的鑄造生產條件,形成了技術先進的熱加工基地。

1981年,王道年出任戚廠廠長,他堅持以科研帶動生產,以探索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改變工廠面貌,擺脫了陳舊的管理理念,及時調整了產品技術結構,促進產品開發。他認為:企業改革的意圖,就是要從體制上、機制上、認識上把適應於計畫經濟的“幾十年一貫制”靜止不前的大型國有企業改變為適應市場激烈競爭的“不斷創新,不斷前進”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企業。

為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王道年每次出國考察時,除了認真了解國外的技術水平外,還十分注意考察國際知名企業的管理情況,並且把它與戚廠的實際情況作比較。1981年,他率先提出了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構想,隨即便投入實踐。在廠內推行分廠制,將大量日常的生產、技術管理許可權和相關人員下放分廠;精簡厂部生產調度科,強化計畫科,以增強生產的預見性、計畫性;建立了廠內的科學技術研究所,專門負責新產品的開發設計,新技術新工藝的試驗研究;同時成立技術改造辦公室和企業管理科,分別從硬體和軟體上負責制訂和實施各項管理制度。為了完善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王道年十分注重落實責任制,他採用專業人員與發動民眾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網路技術,將企業每個單位、每個部門的管理工作繪製成明確的流程圖,標明各道工序的工作內容,測算出各道工序的實際工作量。這樣做既加快了進度,又使各項責任制具有可行性。經過幾年的努力,戚廠的體制改革初見成效,較早地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企業管理制度。

簡歷

1921年7月6日 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

1940-1941年 國立重慶商船專科學校造船系(為原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因戰火內遷,後併入重慶交通大學,1946在上海復校,今上海海事大學前身))讀書。

1941-1945年 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礦冶系讀書並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1945-1960年 上海鐵路局戚墅堰廠,先後任實習生、技術員、工程師、中心試驗室主任、翻砂車間主任、副總工程師。

1961-1973年 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

1973-1983年 任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副總工程師兼冶金科科長、總工程師、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

1984年 退居二線。

1985年 退休。

1985-1989年 任鐵道部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2年10月8日 病逝。

主要論著

王道年.石灰石砂鑄造技術.北京:國際鑄造會議交流(未出版),19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