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雄

王西雄是一名黨員,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病情加重。1967年逝世。

基本信息

西雄(1910—1967),又名世雨,福建晉江羅山杏墩村人。其父旅居菲律賓,在內湖省百蒂社經商。西雄少年時即隨父渡菲。民國18年(1929),西雄回國,入上海“泉漳中學”讀書。同年秋,參加學校進步組織“反帝大同盟”。翌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是年3月,不幸在公共租界被捕入獄。經團組織多方營救獲釋。西雄出獄後,調中共中央機關主辦的“無線電訓練班”學習電報收發技術。同年12月中旬,訓練班被敵人發現,20名學員全部被捕,解往南京監獄關押,後轉解蘇州反省院。直至民國26年初第二次國共合作,方無罪釋放。出獄後不久,西雄重返菲律賓,參加著名的抗日救亡團體“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簡稱“民武會”)菲律賓分會,成為其中骨幹。西雄受華僑職工領導人許立(另有傳)的委派,與尤鴻源、張匡時等人著手籌組“華僑店員抗日救亡協會”(簡稱“店救會”),並於1938年4月4日在首都馬尼拉市宣告成立,西雄擔任宣傳部長,創辦會刊《戰時店員》,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不到1年,“店救會”先後擴展15個分會,會員和外圍民眾達數千人,成為華僑職工抗日運動的勁旅。同時,又和米獅耶群島和棉蘭佬島各抗日團體建立聯繫,影響幾遍全菲。1939年5月,菲律賓華僑各勞工團體聯合會籌組回國慰勞團,西雄擔任團長,與指導員沈爾七帶領22名華僑青年職工、店員和學生,慰問浴血戰鬥的新四軍。9月,華僑慰勞團到達皖南新四軍軍部。慰問任務完成後,全體團員加入新四軍。起初西雄擔任臨時集訓隊隊長,以後擔任教導總隊第二隊副政治指導員、工兵隊政治指導員等職務。民國29年底,西雄奉命返回菲律賓,後因發生皖南事變,暫留菲律賓工作,分工負責組織各界人士參加抗日,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日軍南侵菲島以後,西雄帶領部分抗日團體的幹部、民眾和家屬轉移南呂宋山區,參加當地華僑抗日游擊隊的武裝鬥爭。菲律賓淪陷期間,西雄在山區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帶領民眾堅持鬥爭。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歷任華僑抗日游擊支隊副政委、參謀長,配合美軍肅清殘敵。菲島全面光復後,主持《華僑導報》工作,後調米滑區。民國36年(1947)10月,回香港參加僑務聯絡工作。新中國成立後,西雄先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對外聯絡部工作。1954年,調對外文化委員會第四處任副處長。同年4月,調任駐保加利亞使館一等秘書,負責文化工作。1962年奉調回國,在對外文委研究室工作。1964年,改任第二外語學院院部副部長。1966年,西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衝擊,病情加重。1967年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