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民國14年(1925年)入郎岱國小讀書,只得半工半讀,跟父母以學做皮革手藝謀生。20年(1931年),國小畢業後失學。在工余時讀《三國演義》、《水滸》等書籍。自習武藝,產生行俠仗義、打倒貪官污吏的思想。
人物經歷
民國26年(1937年)7月,“省高等法院郎岱二分院”一姓詹的檢察官借朱姓人命案貪贓枉法,王舍人約他的好友,痛打姓詹的檢察官,後被“縣政府通緝”。王舍人離開郎岱。28年(1939年),他回郎岱,結交了城裡人劉定華等,並由黃瑤章介紹其當國小教員,和令狐治平等進步人士經常來往。
民國32年(1943年)夏,王舍人到貴陽尋找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在貞靜國小教了半年書,後經龍運鈞、車永昌介紹到“中央通訊社”當校對,將收集的《新華日報》、《民眾》、《民主周刊》等書刊帶回郎岱交劉定華,借給進步青年傳閱。
民國35年(1946年),王舍人約劉敬堂等人回郎岱創辦進步刊物《?蕘》。劉敬堂題寫刊頭,楊潘林、黃協中任編輯,王舍人任編審。《?蕘》第二期刊發後,編輯被抓。王舍人又將《?蕘》改名為《曙光》、《盯》,先後在貴陽、郎岱刊出散發。
民國36年(1947年),王舍人、蘭華富、劉永等在貴陽秘密召開會議,組織葛美、張桂江等一批進步青年,進行反對國民黨統治的地下鬥爭。因活動被特務發覺,決定劉永轉移重慶,蘭華富回關嶺隱蔽活動,王舍人留貴陽堅持鬥爭。
民國37年(1948年)8月,經省工委書記張立介紹,貴州地下黨組織批准,王舍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正式黨員。他入黨後,接受張立布置的任務:回郎岱發動民眾,組織武裝鬥爭。9月他化裝成商人經關嶺向蘭華富傳達張立的指示後,秘密回到郎岱,與劉定華、令狐治平、黃瑤章、陳永昶等取得聯繫,並分別組織發動民眾,準備建立根據地。王舍人又向貴陽聯繫調出蘭星、葛美、黃泰祥、吳應傑去關嶺;張桂江、黃恆德到郎岱,與劉定華、令狐治平、黃通文駐花德河。張桂江負責宣傳,做政治鼓動工作。12月,張立派劉永到郎岱傳達省工委指示:郎岱、關嶺地區的工作由王舍人、蘭華富、劉永共同商量決定。具體分工是:王舍人抓組織武裝,指揮暴動,蘭華富、劉永負責政治宣傳工作。
民國38年(1949年)2月28日,王舍人、劉永在長岑崗召開攻打郎岱縣城的暴動決策會議,布置各路武裝,於3月3日開始攻城,經過6小時的戰鬥,由於寡不敵眾,“三·三”暴動失敗。4月底,王舍人轉移到鎮寧,並派郭吉成去貴陽文鳳書店找到中共貴州省工委組織。5月,王舍人轉移到滇黔邊境加入龍騰霄領導的盤縣游擊團。9月,王舍人回到貴陽,準備迎接貴州解放。
1950年1月14日,解放軍進駐郎岱,15日,成立郎岱縣人民政府。王舍人任郎岱縣農協會主席。1951年5月——1958年12月,任郎岱縣縣長。
1958年,在大搞農田水利建設中,王舍人帶領民眾修築了郎岱白岩腳、六枝“東風”等水庫,工作卓有成效,於12月調任安順地區水電局局長、黨組書記。
1967年,“文化大革命”運動深入開展,一批省、地、縣級領導幹部受到衝擊,王舍人也不例外。1970年,“清理階級隊伍”“抓叛徒”,王舍人被隔離審查,受到不公正待遇。“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王舍人的“問題”得到平反。1990年6月,王舍人在安順病逝,葬於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