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百家講壇系列節目]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是央視《百家講壇》於2011年推出的系列講座。

節目簡介

由河南大學的王立群教授為觀眾講述《史記》之秦始皇,介紹秦國從完成統一大業到王朝走向滅亡的過程中秦始皇的功過是非。

分集劇情

真實秦始皇

本期王立群和草根作家程步做客直播間,針對主持人提出的如何評價荊軻、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原因和秦始皇是怎樣的一個人的問題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荊軻刺秦王

本節目主要內容:燕國被秦國大軍壓境,派使者荊軻和秦舞陽攜帶秦始皇要的人頭和地圖來投降。秦舞陽看到秦宮陣勢全身顫抖,秦始皇讓荊軻上前獻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追,秦王逃,秦王御醫夏無且用藥囊撒向荊軻,眾臣齊喊:“王負劍”。秦王拔出佩劍,刺傷荊軻,命武士殺死了荊軻。荊軻密友高漸離是演奏家,秦始皇愛其才,把他眼睛弄瞎,最後高漸離刺秦王失敗被殺。張良雇凶刺秦也失敗。後人評價荊軻:俠士英雄、愚蠢之人、僱傭軍、反動派。張藝謀的電影《英雄》提出思路:為和平獻身者皆英雄。

襄公立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為: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首先秦始皇介紹了西周王君統治無方使西周衰敗的時候,秦襄公審時度勢、奮起勤王,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建立了東周,使得秦始皇家族在崛起之路上抓住了重要的機會,秦襄公得到了封侯、賞地,一下子就與諸侯平起平坐了,而且還建了一個諸侯國。秦襄公的立國,為秦國日後的統一六國建立了基石。周平王將西戎之地賜給了秦襄公,但戎族占據著這塊土地,秦襄公沒能拿回來。之後秦國的一百七十年,七代國君都毫無作為,直到秦穆公時期,他在由余的幫助下打敗了西戎,得到了西戎之地。

穆公東擴

本節目主要內容為:秦穆公東擴第一階段吸收了百里奚和蹇叔兩位人才,第二階段是三次救晉國。晉國第一難是因爭奪王位導致繼承人被殺或逃亡,國家陷入內亂,秦穆公幫助夷吾做了晉惠公,並容忍了夷吾的割讓河西城池騙局。晉國第二難是天災饑荒,秦穆公聽取百里奚建議賑災晉國。晉國第三難是晉惠公在秦國饑荒時攻打秦國,結果被俘獲,在周天子等人的調解下,秦晉訂立互不侵犯同盟。晉惠公被送回國,並送上了河西城池,讓晉國太子入秦做人質。晉惠公死後,秦穆公幫助晉文公繼位,因晉文公實力雄厚,秦穆公只好暫緩東擴步伐,晉文公死後,秦軍偷襲鄭國失敗,在返迴路上侵擾晉國,被晉軍全殲。秦三主將僥倖脫險回到秦國。幾年後秦軍打敗了晉軍,但沒能滅掉晉國,直到秦孝公繼位秦國才又開始崛起。

商鞅變法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王嬴政的先祖秦孝公是一位有抱負的君主,秦國在秦穆公之後經歷幾位碌碌無為的君主後終於迎來了轉機。秦孝公登基繼位後開始實行商鞅變法,為後來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商鞅變法時戰國七雄的政治格局已經形成,齊、楚、燕、韓、趙、衛、秦七國勢均力敵,秦國並沒有特別的優勢統一天下。但是商鞅的一系列改革卻讓秦國迎來了國富民強的新時期,在眾多的諸侯國中脫穎而出。雖然商鞅變法令秦國走向稱霸的道路,但是商鞅本人卻慘死於車裂。本期節目中,河南大學的王立群教授將為觀眾介紹中國歷史上這次偉大的變法運動。

合縱連橫

本節目主要內容:蘇秦說服六國聯合一起對抗秦國,秦國得知後15年未動一兵。蘇秦把自己的同學張儀送到秦國,牽制秦國不來攻打六國。張儀幫助秦國慢慢的連橫六國,使得本就關係複雜的六國的合縱抗秦策略被瓦解。

昭王稱霸

秦惠文王重用張儀,採用連橫的辦法,打破了六國合縱的聯盟,他在秦國崛起的道路上,也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而在秦惠文王之後,秦國又出現了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期間,重用了一個人叫范雎,他為秦國的發展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方針。這個方針意義非常重大,它是在地緣政治基礎之上的一個操作性非常強的統一中國的方針,它把軍事和外交手段結合起來,利用秦國軍事上的強大,把軍事行動跟外交行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從范雎提出這個方針以後,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便大大加快。本期節目,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繼續精彩講述《王立群讀史記》。

異人奇緣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其長子去世,身為安國君的次子即秦始皇的祖父成為太子,最終繼承父位,也就是秦國歷史上的第三十四位君主。安國君膝下有二十多個兒子,而秦始皇的父親異人排行居中,按照封建社會立嫡為長的原則異人成為太子的可能幾乎是微乎其微,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最終成功當上了太子,才有了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本期節目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將繼續和我們一起讀《史記》,為我們揭秘異人成功當選太子的整個過程及他一生所遇的三個奇緣。

生父之謎

公元前249年,異人終於登上了秦國國君的寶座,他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然而三年以後,這位莊襄王於盛年之際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個如日中天的秦國和年僅十三歲的兒子嬴政。嬴政就是我們這個系列節目的主人公--秦始皇。當少年嬴政走上秦國王位之時,關於他的疑問也就接踵而至。他的身世撲朔迷離,他究竟是異人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它不但成為秦國歷史上的一個謎團,也成為歷史學上的一樁公案,更成為兩千年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秦始皇的身世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爭議?這個爭議又因何而來?本期節目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繼續精彩講述。

趙姬之亂

秦始皇的母親趙姬先是呂不韋的愛妾,後來又被呂不韋作為禮品,送給了秦國公子異人。這個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弱女子趙姬,也正因為嫁給了異人,而成為秦國的王后,更因為生下嬴政,而成為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女人。然而歷史上對趙姬的評價並不是很高,那么趙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她作為一個連線呂不韋、異人、秦始皇的關鍵人物,對秦國統一六國又有著怎樣的影響。本期節目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將用現代視角講述趙姬的悲喜人生。

呂不韋之死

本節目主要內容:呂不韋的自殺,其爆發點在於嫪毐事件,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冠禮之後嫪毐就發動了叛亂,嬴政就迅速調兵鎮壓了叛亂。在鎮壓叛亂的過程中嫪毐被活捉了,在審理嫪毐時不可避免的牽連出一個人,此人正是呂不韋。本期節目為大家講述呂不韋之死。

李斯為政

本節目主要內容:呂不韋被逼自殺,秦王嬴政從此失去了治國的一個關鍵助手,為了統一天下,秦王嬴政啟用了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李斯,在李斯的輔佐下一步一步結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創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在秦王嬴政的歷史功績中,李斯功不可沒,身為楚國人又是平民出身的李斯是如何登上秦國政壇的呢,期節目為大家講述李斯為政。

通天大計

本節目主要內容:正式掌權的秦王嬴政面對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說統一六國的戰爭什麼時候開始發動,怎么樣來統一六國就是秦王嬴政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這個通天大計實際上是在韓非、嬴政、李斯、姚賈四個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中產生的,也可以說是在這四人的鬥爭中所形成的,本期節目為您講述秦始皇的通天大計。

韓氏初興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王嬴政滅六國平天下,最終統一了中國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功勞也和秦國一代代國君的艱苦努力分不開。韓厥在韓姓發展史上非常有貢獻,當上六卿的職位,韓國的興起就是從韓厥這兒開始的,所以韓厥擔任六卿意味著異性卿族在晉國已經開始發展壯大了。本期節目為您講述韓國從興起到滅亡的過程。

三家分晉

本節目主要內容:就在秦國的幾代大臣實施變法經過慢慢絕境之際,秦國之外的其他各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晉國,晉國從一個稱霸中原的大國分裂成為了韓、趙、魏三個效果,也叫三家分晉,晉國的分裂也讓秦國一下子凸顯出來,二從另一個角度說,晉國的衰弱也讓秦始皇統一六國少了一個強大的對手,本期節目為您講述史記之三家分晉。

韓國之亡

本節目主要內容: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與李斯定下統一六國的大計,開始了大規模的向東方六國進軍,他把第一目標選定當時最弱小的韓國,韓國是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分割晉國之後建立起來的一個諸侯國,擁有今天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塊南北狹長的土地是秦國向東擴張面臨的第一個障礙。本節目為您講述韓國的滅亡。

趙武靈王

本節目主要內容:趙武靈王推行騎射技術以及短衣裝束,也就是胡服騎射,這樣有利與遊牧民族的融合,從而擴張了趙國領土,增強了國力。趙武靈王廢長子趙章立趙何,引發趙章造反。早有準備的公子成和李兌借平反殺掉了趙章,又怕遭趙武靈王的殺害,也殺了趙武靈王。

秦趙之爭

本節目主要內容:在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時期,趙國國君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國力迅速提升,這對秦國統一六國造成了巨大障礙。但是趙武靈王在壯盛之年,由於錯誤的傳位給小兒子趙惠文王,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趙武靈王死後,趙國遺憾的停止了崛起之路,於是秦昭襄王利用這個機會,在外交和軍事上向趙國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其中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對這段歷史進行解讀。

長平之戰

本節目主要內容:在秦王嬴政出征的前一天,秦王和趙王在長平地區展開了一場大戰,這場戰爭使曾經強大的趙國徹底的衰落下去,秦王嬴政還沒有出征他的先祖已經為他的將來奠定了基礎,本期節目為您講述秦始皇之長平之戰。

邯鄲之戰

本節目主要內容:長平之戰後,已經獲得重大勝利的秦昭襄王接著進攻趙國的首都邯鄲,遭受重創的趙國為什麼能抵擋住秦軍的進攻?秦昭襄王為什麼沒能消滅趙國,而把這個任務留給了他的曾孫秦王嬴政呢?本期節目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為我們講解箇中緣由。

趙國之亡

本節目主要內容:趙國是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趙國內外實力雄厚,而且名將眾多,一場長平之戰儘管使趙國四十萬大軍喪失殆盡,但秦國也為此喪失了慘痛的代價,此時的趙國還有一隻超強的軍隊,所以秦王嬴政不敢掉以輕心,這一秦趙之戰一直持續了很久,於是秦國想出了一系列的戰略對抗趙國這隻強大的部隊,本期節目為您講述趙國之亡。

水淹大梁

本節目主要內容:趙國滅亡後,秦王嬴政的政治野心日益膨脹,他把進攻的目標對準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大將去攻打魏國的都城大梁,秦軍到了大梁以後發現,大梁城的地勢非常低,所以秦軍就在大梁城的北邊掘開了黃河,引黃河水淹灌大梁。在被黃河水浸泡三個月之後,大梁城城牆全部坍塌,魏國滅亡。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為我們講授強大的魏國在秦國面前不堪一擊的原因。

秦滅燕國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軍攻下趙國這個強敵之後,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之路可以說是勢如破竹,秦軍很快北上逼近燕國,燕國的命運岌岌可危,燕國的太子丹曾經作為人質侍在秦國,並遭受過秦王嬴政的冷遇,所以無論是國讎還是私恨,太子丹都想方設法要阻擋秦王嬴政的進攻。最終燕國的太子丹,謀劃了千古傳頌的荊軻刺秦事件,結果是荊軻這個壯士一去不復返,刺殺失敗。之後秦王嬴政命大軍進攻燕國,一年後燕國滅亡。王立群教授為大家講述燕國走向滅亡的過程。

秦滅楚國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王嬴政在攻下韓、趙、魏等中原國家之後就把統一的矛頭對準了南方大國楚國,楚國地域遼闊,歷史源遠流長達八百年之久,秦王嬴政對於這個國家早已垂涎三尺,可是楚國實力非常強大,尤其是距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一百年前,楚國兵強馬壯,橫掃中原,已經露出了爭雄之勢,到了秦王嬴政時期,楚國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視,尤其是楚國還有一個著名的將領,那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西楚霸王項羽的祖父項燕,楚國在大將項燕的保護下,秦國也一時奈何不了楚國,可是當秦王嬴政派出了大將王翦進攻楚國之後,秦楚對峙的局勢,立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用了三年時間,強大的楚國就被秦軍攻陷。節目中王立群教授為您講述楚國滅亡的原因。

不戰而降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國從齊國北面打入齊國,因齊國數十年沒有戰爭準備,秦國派使者騙齊國國君可以封君,於是齊國舉國投降。結果齊國國君被活活餓死。齊國滅亡的主要原因是:一、國策失誤:濫用武力和不用武力。二、政治腐敗。齊國的齊愍王濫用武力滅掉了宋國,被其它諸侯國聯合打敗。齊國的君王后不用武力,主張不與秦國動武。齊國國君田建對秦國也奉行友好政策。君王后死後,齊國實權落入宰相後勝之手,後勝是貪婪之人,接受秦國的賄賂,主張與秦示好。

股肱之臣

本節目主要內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全部結束。僅僅十個春秋,秦王嬴政就為歷時兩個半世紀之久的戰國時代劃上了一個碩大的句號,終結了戰國時代的歷史。在這十年中,秦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猶如風捲殘雲般就統領了中華大地,秦軍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手下有一批非常能幹的文臣武將。節目中王立群教授為大家講述秦始皇的股肱之臣。

六世餘烈

本節目主要內容:在戰國後期的七雄中,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統一天下的機會,秦國並不是實力最強的國家,然而最終卻由秦始皇以氣吞千里之事橫掃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這就引起了人們對秦國的看法,本期節目為您講述秦始皇之六世餘烈。

集權皇帝

本節目主要內容: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終於完成了他統一六國的歷史使命,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帝國,但與此同時,一個新的問題擺在嬴政的面前,那就是他的稱謂問題。在秦朝以前,周天子都稱王,昔日唯我獨尊的名號,已經被許多人堂而皇之地採用了,秦王嬴政面對著自己大一統的江山,他覺得“王”的稱號已經無法彰顯自己的威嚴了,必須找一個新的稱謂,於是,一個新的稱號誕生了,那就是“皇帝”。節目中王立群教授為大家講述“皇帝”的特殊含義。

統一制度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始皇為加強統一制度,在文化上統一文字,用小篆來書寫,但最終沒有成功,人們更多用隸書書寫。統一文字加強了民族間思想的融合。經濟上統一了貨幣為秦半兩,接著又統一了度量衡。

萬里長城

本節目主要內容:作為秦朝締造者的秦始皇,廢分封,設郡縣,實行中央集權制度,並開創了"書同文,車同軌"的大一統文明,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然而綿延萬里、舉世矚目的萬里長城的修建,卻給秦始皇帶來了毀譽參半的歷史評價。秦始皇為什麼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修建萬里長城呢?萬里長城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又有怎樣的意義呢?節目中,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為我們進行了講解。

生死茫茫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始皇去泰山,被徐福向灌輸了神仙思想。齊地產生神仙思想的原因是:海市蜃樓、五行學說、三神山說。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尋找仙藥。後來秦始皇又信任盧生等一批方士的真人說,下了三道命令:改朕為真人,京城宮殿一律相連,泄露他居住地的人殺無赦。九年後徐福出海回來,又騙秦始皇要了很多,再次出海。其實秦始皇修建陵墓等事件,證明他是知道人是會死的。

焚書坑儒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但是在秦始皇的身上後來發生了兩件事情讓他留下了千古罵名,這兩件事一個是“焚書”,一個是“坑儒”,合在一起就是“焚書坑儒”。節目中王立群教授與大家一起討論焚書坑儒。

秦始皇之死

本節目主要內容:熒惑守心是指火星靠近天蠍座的天文現象,而古人對此則認為是代表皇帝失位或死亡。有人在墜落的隕石上刻下“始皇死而地分”。秦始皇收到他十年前祭江神的璧玉和一句話“今年祖龍死”。這三件事讓秦始皇感到不安,他按照卦象,外出巡遊,行至平原津病,走到沙丘病故。後人對秦始皇的死因有兩種說法:病死說和謀殺說。王立群通過分析,得出秦始皇很可能是死於疾病。

秘不發喪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始皇原本想通過巡遊來避災,沒想到在巡遊路上命喪黃泉,秦始皇的意外死亡讓手握大權的丞相李斯非常犯難。秦始皇的死亡引起了秦帝國瞬間的權力真空,在沒有確立新的接班人之前,丞相李斯決定秘不發喪。問題是秦始皇死的時候正好是炎熱的夏季,屍體不可避免地要散發出難聞的臭味,隨行的大隊人馬不可能聞不到,而且秦始皇是一個勤政皇帝,在巡遊途中他還要批閱公文,如果長時間地不辦公也難免會引起懷疑。節目中王立群教授為您講述李斯所做的秘不發喪以及李斯決定秘不發喪的難言之隱。

沙丘政變

本節目主要內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中抱病身亡。我國封建王朝來到了第一次權力交接的危急時刻。此時秦皇的身邊有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和他的小兒子胡亥。而記錄秦皇遺願,化解政權交接危機的詔書卻沒有被公布實施,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殺兄奪位的悲劇,將秦王朝推上了滅亡的軌跡。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通過解讀《史記》中的記載,來講解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政變始末。

李斯變節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始皇突然病逝在巡遊途中。此事一出,一下讓大秦帝國慌了手腳,秦始皇生前沒有明確太子之位,沒有向臣民公開皇位繼承人,那么誰來領導這個龐大而又新生的國家呢?趙高把如意算盤打到了胡亥身上,胡亥本質上就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在趙高似是而非的歪理面前,他終於被拖下水。然而趙高知道,拿下胡亥,事情只成功一半,要想大功告成,還須將另外一個人拉入陰謀中,那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作為丞相,能號令內外臣工,在老皇帝已逝、新皇帝還沒有確立期間,他的一言一行,至關重要。節目為我們講解了李斯變節的故事。

二世詐立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帝國的中車府令趙高、秦相李斯和秦始皇的一個兒子胡亥聯手篡改遺詔,捏造守邊無功,誹謗朝政,謀立太子,為人不孝四大罪名,賜死扶蘇,另外還賜蒙恬死。結果扶蘇自殺,而蒙恬沒自殺,但被關了起來。胡亥順利繼位。趙高又矇騙胡亥,誣陷蒙氏兄弟,結果蒙氏兄弟先後被賜自殺,沙丘政變結束。

鞏固帝位

本節目主要內容:胡亥通過殺兄弟、殺忠臣,以血腥的手段奪取了本不屬於他的政權,他雖然如願以償的坐上了秦二世位置,在皇帝的寶座上,胡亥終於可以毫無顧忌的發號施令,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胡亥當上了秦二世之後做了兩件事,一個是強化祭祀,另一個是巡遊天下。胡亥登基後皇室內部出現了大屠殺,它主要針對的是兩個方面,第一是秦始皇的兒子和女兒,另一方面針對的是大臣。

李斯之死

本節目主要內容:趙高設計讓李斯惹怒了胡亥,然後向胡亥誣陷李斯,說其想裂土稱王,還勾結陳勝,而其權力太大。李斯知道趙高要害自己,就上書皇帝說趙高要謀反,並列舉了兩個典故。胡亥看後奏書,不相信李斯,並把李斯的奏書告訴了趙高。趙高欺騙胡亥抓捕了李斯,並設計殺掉了李斯。李斯之死的原因是:趙高野心勃勃,李斯難辭其咎,皇帝制度難抗。

胡亥之死

本節目主要內容:胡亥被趙高愚弄,整日不上朝。然而趙高這正是趙高的陰謀。趙高殺死秦二世之後沒能當上皇上,讓趙高意識到老天爺不同意他做皇帝。本節目為您講述胡亥之死。

趙高之死

本節目主要內容:通過分析史書記載,子嬰的最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由於趙高自己想當皇帝但是又不敢當,他就選了秦始皇的弟弟子嬰繼位,而且把皇帝的帽子改成秦王。開始他先讓子嬰到一個宮中齋戒五天,然後讓子嬰到祖廟中間去接受皇帝的玉璽預謀殺害他。子嬰識破了趙高的陰謀,齋戒後不肯去祖廟,引誘趙高到自己的宮中來,從而殺害趙高。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趙高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子嬰,所以才被做事一向低調的子嬰所殺。

子嬰亡國

本節目主要內容:有魄力的子嬰卻只做了46天的秦王,劉邦就打到了鹹陽附近,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國宣告滅亡。秦國以武力統治天下,章邯被趙高逼反後,投靠項羽。本節目為您講述秦始皇第四十一集,子嬰亡國。

皇陵之謎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走完了他五十年的人生歷程,被埋葬到位於今天陝西西安郊區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宏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陵之一。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秦始皇陵留給人們太多的謎團,本期節目將揭開秦始皇陵的種種謎團。

盜陵毀陵之謎

本節目主要內容:秦始皇陵被盜毀有四種說法,第一種是在《史記》、《漢書·劉向傳》和《水經注·渭水》中記載的項羽盜掘秦始皇陵的說法,第二種是在《論衡·死偽》和《太平御覽》中記載的天下盜賊盜掘秦始皇陵的說法,第三種是在鮑溶的詩《經秦皇墓》和白居易的詩《草茫茫》中記載的無名盜賊盜掘秦始皇陵的說法,第四種是在《漢書·劉向傳》、《水經注·渭水》和《藝文類聚》中記載的牧羊人毀壞秦始皇陵的說法,王立群教授經過對歷史文獻的分析,推測上述四種說法都是不可靠的,秦始皇陵應該是沒被盜掘過。

漢儒評秦

千百年來人們對秦朝的締造者秦始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認為秦始皇是暴君,他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實行嚴刑酷法,給當時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但是也有人認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國家,對後世影響深遠。建立在秦朝廢墟基礎上的漢朝,出於為現實政治服務的需要,漢初儒者陸賈、漢文帝時期的才子賈誼、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漢武帝時的著名思想家董仲舒等等,都對秦始皇和秦帝國興亡發表過評論。在眾多的漢儒評秦中,王立群教授認為,賈誼的《過秦論》是代表作。

唐人論秦

本節目主要內容:唐人論秦的特點:形式多樣,有詩歌、辭賦、奏疏、散文等;內容上看有批評也有肯定。唐太宗借秦始皇來自戒,取得了貞觀之治的成果。杜牧的《阿房宮賦》評秦:秦始皇過度驕奢淫逸,秦國滅亡主要是內因,歷史教訓很難借鑑。唐朝大部分人最終評論秦始皇為暴君。柳宗元認識到秦始皇郡縣制的可貴,這是他對秦始皇的肯定。

千古一帝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為:漢唐兩代學者都從當時的現實政治的實際需要出發,對秦始皇做出了適合時勢的評價,而唐代以後知道到民國對秦始皇的評價並沒有消歇,與漢唐相比,後期評價也有了異樣的聲音。在歷史漫長的跨界中,評論秦始皇主要集中在焚詩書、坑術士問題上。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講述從宋代到民國期間的鄭樵孫承恩、梁啓超、顧炎武、王夫之、李贄等文人或政治家對秦始皇焚書坑儒行為及秦朝制度等的評價。

難說再見

本節目主要內容: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戛然終止了他50年的人生歷程。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永遠難以說再見的人。在現實的政治中間,秦始皇是影響中國和世界歷史的重量級人物之一。無論你贊成他跟反對他,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是影響中國和世界重量級的一個歷史人物。節目中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為大家講述秦始皇所帶來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