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環(生卒年月不詳),字廷玉,明代浙江新昌縣人。
在職六載,政績斐然。首先是:督造永定縣治。一年之間主要工程完成,溪南里的田心由村變邑,兩年規模畢具。與此同時,努力創造安定局面,為永定的發展奠定基礎。他頂住上下壓力,認真疏理永定與上杭的賦役糾葛,免除了不少農戶的額外負擔;又抑制富豪對貧農的殘酷剝削與欺壓,使賦稅徭役的攤派比較公平合理;還整頓吏治,杜絕賄賂,公正執法,逐漸做到訟簡刑清。同時,把許多流亡外地的民眾招回,給予耕牛種子,減輕田賦徭役,幫助他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對於生活無著的鰥寡老人,特地設立“養濟院”收容。自此,全縣社會漸趨安定,經濟得到發展,戶口逐漸增加。其次,興修水利、改善交通。在建造縣治過程中,修整“杭陂”(縣邑西去四華里堵截西溪水流的松木大壩)及其渠圳,將西溪水源源引入邑中,供居民生活日用,兼利排污沖穢,維護環境衛生;更主要的,是保證了縣邑東、西、南郊區大量良田的灌溉。成化十七年(1481年),又鑿開溪南與至勝運里交界處“寒水凹”的巨石,辟成道路。從此,永杭間往來便利了許多。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是王環的又一重要貢獻。永定建縣前,文化教育十分落後,他蒞任後,不但按例建立縣學,爭取增加生員名額,經常親自考核生員的勤惰和學業,且積極發動各鄉設立書院學館,鼓勵民眾送子讀書。從此永定文風漸盛,建縣第十二年,就出了第一個進士乃至“人文鵲起”,“甲第巍科為數郡冠”(舊縣誌語)。此外,他還在成化二十年(1484年)倡議和主持修撰了永定第一部縣誌。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王環被邑人祀奉於永定“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