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凌是太原祁縣人。叔父王允為漢朝司徒,主持刺殺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為董卓報仇,在長安殺了王允的全家。王凌和哥哥王晨當時年齡尚小,翻城牆逃出,跑回太原。
他早年就和司馬懿的哥哥司馬朗,賈逵等人結為好友,後來舉孝廉,出任發乾長,後因罪獲刑。服刑期間,恰逢曹操巡察。曹操得知他是王允的侄子,又系因公犯罪,當即解除他的勞役,委以驍騎主薄之職。 及中山太守,有治績,後來得到受曹操賞識,出任丞相掾屬。
屢建戰功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後,王凌任散騎常侍,出任兗州刺史。
黃初三年(222年)洞口之戰,王凌與張遼等人進軍到廣陵,隨後,眾將共破吳將呂范,因功封為宜城亭侯加建武將軍。後任青州刺史時又整理法度,重建當地戰亂後的秩序,得到百姓稱頌。
太和二年(228年),隨從曹休徵伐東吳,在夾石與吳軍遭遇,魏軍失利,王凌拚死突圍,使曹休得以撤退。後又擔任揚州和豫州刺史,頗得軍民的歡心。剛到豫州時,表彰當地先賢的後代,徵召沒有出名的俊才,各有指教,影響極好。
景初三年,正始初年(239年),曹叡駕崩後,大將軍曹爽對他積極攏絡,任命他為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軍事。
正始二年(241年),吳國大將全琮領數萬人馬進攻芍陂。王凌率諸軍迎戰,奮戰數日,吳軍退走,進封南鄉侯,不久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戶,又遷升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正始九年(248年),代高柔為司空。
謀立曹彪
兗州刺史令狐愚,是司空王凌的外甥,駐紮在平阿,甥舅二人同時掌握重兵,單獨承當淮南地區的重任。
司馬懿誅曹爽後,王凌心生不滿,王凌與令狐愚暗地裡策劃,認為魏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於強臣,又聽說楚王曹彪有智有勇,想要共同立他為帝,奉迎他到許昌建都。司馬懿最初也不知道他們的詭計,也對王凌積極攏絡,在高平陵事變後,提升他為太尉。當初司馬懿曾問蔣濟:“王凌的才幹怎么樣?”蔣濟回答說:“王凌文武雙全,當世無雙,其子王廣有大志,勝父一籌”,於是司馬懿也對王凌有一絲戒心。
王凌的另立新君行動一直是秘密進行的,由於曹彪的封國在兗州令狐愚的地盤內,嘉平元年(249年)九月,令狐愚遣親信張式以監察親王為名赴曹彪家拜訪,對曹彪說:“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願大王珍重!”開始了他們另立新君的第一步。
王凌又派舍人勞精到洛陽,告訴他的兒子王廣。王廣說:“每當要乾一番大事業,應該以人情世態為本。曹爽因驕奢淫佚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何晏虛浮而不能治國,丁謐、畢軌、桓范、鄧等人雖有較高的聲望,但都一心追逐名利。再加上變易國家的典章制度,多次更改政策法令,他們心裡想的雖然十分高遠但卻不切合實際民情,百姓習慣於舊制,沒有人順從他們。所以他們雖有傾動四海的勢力、威震天下的聲名,而一旦同日被殺之後,手下名士就散去大半,百姓們照舊安定,沒有誰為他們而悲哀,這都是失去民心的緣故。如今司馬懿的本心雖難以測量,事情也不可預料,但是他卻能提拔賢能,廣泛樹立超過自己的人才,遵循先朝的政策法令,符合眾人心裡的願望。造成曹爽惡名聲的那些事情,他都必定加以改正。終日兢兢業業,以安撫百姓為先務,而且他們父子兄弟都掌握著兵權,是不容易被推翻的。”王凌聽不進他的話。
同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張式去見曹彪,還沒等他回來,令狐愚就病逝了。
令狐愚的幕僚楊康此時正在京都司徒府上報兗州政務,聽到令狐愚病死,他很害怕,立刻向司徒高柔舉報揭發王凌、令狐愚的計畫。高柔得知後,立刻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相當吃驚,但鏇即恢復鎮定。王凌位列三公,又沒有具體證據,一時難以下手,故暫時靜觀其變,嚴加保密。並另派黃華出任兗州刺史。王凌對楊康告密之事毫無所知,積極暗中準備。
嘉平二年(250年),熒惑(火星)出現在南斗星的位置上,王凌說:“斗中有星可能該出現一位突然顯貴的人物。”於是更加堅定另立新君的行動。
嘉平三年(251年)元月,吳國孫權怕自己死後魏軍長驅直入,封鎖塗水,王凌終於等到機會,請中央發下統兵的“虎符”以教訓吳國為名,調動揚州大軍發動政變,司馬懿知其計,不許。王凌無奈,又派心腹楊弘去說服新任兗州刺史黃華與其共同舉事,沒想到楊弘和黃華聯名上奏司馬懿王凌即將叛變之事,司馬懿見時機成熟,調集數萬人馬,四月,從水路南下,先下達赦令赦免王凌之罪,然後又寫信曉諭王凌,不久大軍突然到達百尺堰,直逼州治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事敗自盡
王凌這才發現情況不妙,拿不到虎符他的本部兵馬根本不能和司馬懿大軍抗衡,自己已無勝算,為避免壽春城遭受戰火,他只有親至武丘,到司馬懿大船前面縛投降。王凌在小船上對大船上的太傅司馬懿喊道:“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簡召回,何苦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呢?”司馬懿回答說:“因為君非折簡之客啊!”王凌又喊道:“太傅對不起我。”司馬懿說:“我寧可對不起你,也不能對不起陛下!”即令軍士押下王凌。
司馬懿派步騎六百送王凌從陸路到洛陽,到項城時,王凌向押送他的警衛隊長要釘棺材的長釘,隊長請示後給了他鐵釘,王凌知其必死,在賈逵廟前大呼:“賈梁道!只有你才知道王凌是大魏忠臣啊!”當夜把以前的掾屬都找來,說道:“我都快八十了,竟然身名俱裂了啊!”於是飲藥自盡。 司馬懿還不滿足,又把王凌,令狐愚屍體挖出暴露示眾三日,參與政變者均誅殺三族,曹彪也被迫自殺,其親屬都遠放平原郡,曹魏後期“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這么落幕了。
同年六月,司馬懿病重,夢見賈逵、王凌為作祟,不久去世。
大赦其家
據《晉書·武帝紀》,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乙亥(266年1月17日,據陳垣《二十史朔閏表》),司馬炎下詔稱:“昔王凌謀廢齊王,而(齊)王竟(最終)不足以守位。鄧艾雖矜功失節,然束手受罪。今大赦其家,還使立後。”
人物評價
蔣濟:凌文武俱贍,當今無雙。
陳壽:王凌風節格尚,毌丘儉才識拔乾,諸葛誕嚴毅威重,鍾會精練策數,鹹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
伏滔:及至彥雲、仲恭、公休之徒,或憑宿名,或怙前功,握兵淮楚,力制東夏,屬當多難之世,仍值廢興之會,謀非所議,相系禍敗。
沈攸之:吾寧為王凌死,不為賈充生。
柳莊:昔袁紹、劉表、王凌、諸葛誕,皆一時雄傑,據要地,擁強兵。
鄭樵:晉史黨晉而不有魏,凡忠於魏者,目為叛臣,王凌、諸葛誕、毌丘儉之徒,抱屈黃壤。
韓皋:王凌都督揚州,謀立荊王彪;毌丘儉、文欽、諸葛誕前後相繼為揚州都督,鹹有匡復魏室之謀,皆為懿父子所殺。叔夜以揚州故廣陵之地,彼四人者,皆魏室文武大臣,鹹敗散於廣陵,《散》言魏氏散亡,自廣陵始也。
王應麟:然節義之臣,齾巨奸之鋩,若王凌以壽春欲誅懿而不克,文欽、毌丘儉以淮南欲誅師而不遂,諸葛誕又以壽春欲誅昭而不成,千載猶有生氣,魏為有臣矣。
蕭常:凌儉欽誕數子,不附司馬氏而甘於一死,可謂忠於所事者。
郝經:王凌之欲廢僣孽,立宗子,澄汰王室,大臣之節也。議者謂凌於齊王君臣分定,並儉誕等為淮南三叛。此晉之臣子尊晉之志也,凌欲廢而誅之,師遂廢之,昭又殺之而無為誅之。則淩知所廢而非叛也,儉誕繼起聲罪致討。聞雒中禪代之語,投袂致死,有古義士之風。夫豈叛乎哉?誕之得士,至麾下數百人拱手待斬以盡,不為司馬氏屈,義烈挺然,未之前聞也。
王夫之:王凌可以為魏之忠臣乎?蓋欲為司馬懿而不得者也。為懿不得,而懿愈張矣。齊王芳,魏主叡之所立也,懿殺曹爽而制芳於股掌,其惡在懿,其失在叡,而芳何尤焉!使霍光而有操、懿之心,漢昭亦無如之何,而可責之芳乎?凌誠忠於魏而思存其社稷,正懿閉門拒主、專殺宗臣、覬覦九錫之罪,抗表而入討,事雖不成,猶足以鼓忠義之氣,而懿不能駕禍於楚王以錮曹氏之宗支,使斂跡而坐聽其篡奪。而凌欲廢無過之主以別立君,此其故智,梁、隋之季多效之者,而終以盜鈴。
姜宸英:魏之忠臣,惟毌丘仲恭一人而已。王彥雲事跡猶在影響之間。
何焯:至於三賢,乃心王室,事連不就,而典午之勢益重,諸人之終即國之終也,故次於此焉。
盧弼:當時勤王諸將,惟文欽父子,粗猛武夫,反覆無常,彥雲、仲恭皆為儒將,懋著功勳,事之成否,豈可概論?公休謀定後動,子上至督中外諸軍二十六萬眾臨淮討之,傾全國之力,挾兩宮以行,用兵十月之久,侭乃克之。公休力竭智窮,而麾下壯士數百人拱手為列,無一降者,田橫得士,何以加茲!此皆魏之忠臣義士,承祚合為一傳,有微旨焉。君子平情論事,不能以成敗相繩,不佞考訂事實,不為空論,偶因姜氏之說,特發其凡於此。
家族成員
叔
王允(東漢司徒)
兄
王晨
妹
王氏(郭淮之妻)
子嗣
王廣,字公淵,王凌之子,知道王凌要廢曹芳立曹彪後,曾勸王凌不要輕舉妄動,但王凌不聽。後與王凌家族一同被誅殺。
王飛梟,王廣弟。
王金虎,王廣弟。
王明山,王凌幼子,名不詳,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後因王凌事被捕。
個人作品
王凌早年為曹操的丞相掾屬,與曹操一起完成《孫子兵法集注》, 晚年與司馬懿有書信一封,收錄於《全三國文》,被稱作《與太傅司馬宣王書》。
影視形象
2018年電視劇《虎嘯龍吟》:翟萬臣飾演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