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忠

王沛忠

王沛忠,字濟忱,生於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縣,民進中央出版和傳媒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理事、北京民進開明畫院副院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北京鴻影藝壇書畫院院長、藝壇美術館館長。


中文名:王沛忠 號:中鳴齋主人
字:濟忱 代表作:《黃山雲海》《蘆雁》《墨竹》等
國籍:中國 職業:書法家、畫家、學者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28日

人物簡介

王沛忠,字濟忱,生於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縣,民進中央出版和傳媒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理事、北京民進開明畫院副院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北京鴻影藝壇書畫院院長。藝壇美術館館長。王沛忠國畫作品視野開闊,隨物賦形,氣象雄渾,氣勢磅礴,洋溢著圓渾靈動之氣,以黃山系列作品享譽畫壇,造就了魅力獨具的自然寫意藝術體系。書法在繼承古典傳統,剛柔並濟,用筆精湛,張弛有度。無論是山水畫、花鳥畫,還是書法,皆生機勃發、引人入勝。2012年秋季參加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民主黨派幹部培訓班。2015年3月參加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民主黨派幹部進修班並參加全國兩會。

藝術特色與主張

學傳統,但不惟傳統是從。畫黃山不是對歷代黃山畫的重複。藝術家的創作應該具有歷史繼承性,也就是要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以至於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有所體悟,於專業方向,要對中國美術幾千年的傳承瞭然於胸,尤其是對於山水畫的發展史和黃山畫派諸位大家作品的研習,不斷汲取涵蓋古今中外的文化養分,才會有文化底蘊,而不會流於膚淺。再者,創作山水畫,還要有自然情懷,也就是對於天地自然運行規律的認知。道家思想之於自然就有著完美的詮釋,而禪宗的哲思也是山水畫重要的文化元素,有乾坤大氣象,作品才有氣場。畫黃山,就是接連天地之氣,於郎朗乾坤,承載中華文化的真諦。

社會評價

王沛忠:黃山墨韻寫乾坤
——鍾成
原載於《人民政協報》
王沛忠生於老子故里河南鹿邑,那裡人文薈萃,名賢輩出,文化底蘊豐厚,是藝術創作的沃土。王沛忠的書畫創作,根植於傳統,融會了諸多前輩名家的技法,並深受道家“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精神的影響。
王沛忠曾多次赴黃山、嵩山、雲台山、太行山、伏牛山、王屋山寫生,體悟山水意境,於黃山情有獨鍾。黃山在中國山水畫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是眾多名家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在王沛忠眼裡,黃山是一座自然的大觀園,是心靈的故鄉,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畫出自己心中的黃山,是表達對祖國壯麗山河熱愛之情的最佳途徑。
談及畫黃山的體悟,王沛忠不無感慨地說:“學傳統,但不惟傳統是從。畫黃山不是對歷代黃山畫的重複。藝術家的創作應該具有歷史繼承性,不光要對美術史、還要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有所體悟,不斷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養分。再者,還要有自然情懷,對天地自然運行規律能夠認知。道家思想對於自然有著完美的詮釋,而禪宗的哲思也是山水畫重要的文化元素,有乾坤大氣象,作品才有氣場。畫黃山,就是接連天地之氣,於朗朗乾坤,承載中華文化的真諦。”
王沛忠具有深厚的書法功底,他擅長以書法線條布置繪畫空間,講究布白,融會貫通。欣賞其山水畫,可以看出他將山水的外在形態融入嫻熟的筆墨章法,徐疾暢澀,濃淡乾濕,盡在把握中,引人以暢懷悟道的遐思,從中可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在創作中,他隨形而著墨,隨意而施筆,雲、松、石、泉、峰、林、溪、瀑,諸般景色融於一畫,妙趣天成,畫面厚重、深廣而不失空靈,深具雄渾壯美的氣魄,以及清幽遼遠、靜穆素雅的神采。
王沛忠是民進中央出版傳媒委員會委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北京民進開明畫院副院長、北京鴻影藝壇書畫院院長和藝壇美術館館長。他向來與人為善,以書畫廣結藝緣,更博覽群書、閱讀經典,樂而忘憂。作為藝術家,王沛忠深感重任在肩,在對書畫藝術的上下求索中,用藝術的語言不斷闡釋著中華文化的理念,為夢想不懈努力。
(鍾成)[1]
讀王沛忠書法作品
痴情繪河山
許鳳才
陽光下肆意啄米的小雛雞、蘆花搖野鴨飛的大運河、挺拔但不失柔美的青松、雄奇俊秀的黃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王沛忠的筆下變得惟妙惟肖、趣意盎然。他的國畫線條舒展流暢,墨色中透出豐富的層次感,現代意識與傳統文化完美貫通,用細膩的線條和靈動的色彩描畫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展現著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原北京畫院院長劉春華評價王沛忠筆下的花鳥,翩翩如飛;魚蟲走獸,生動如真;梅蘭竹菊,生機勃發;水果仙桃,引人入勝。用過的墨可用大缸裝,用過的紙堆積如山,堅持創作,痴心不變。
出生於河南鹿邑的王沛忠幼時便顯露出繪畫的天賦,對色彩和線條特別感興趣,莊稼地里盛開的油菜花、芝麻花、向日葵都令他痴迷,常常一蹲就是好幾個時辰。八九歲時,他開始“塗鴉”,家中的牆壁上、大樹底下、生產隊的打麥場上,常能看到他用粉筆畫的小狗小貓和大豆高粱……故鄉有條寬闊的運河,水流平坦舒緩,雜草叢生,野鴨成群,像極水墨暈染的江南。少年時的王沛忠曾樂在其中。即使在外漂泊闖蕩多年,每次回鄉也不忘到這裡踏訪舊夢,尋找靈感。《野鵝野鴨隨意向天涯》等作品所描繪的就是他兒時的記憶。
北京對王沛忠來說,就像繪畫一樣色彩斑斕、充滿生機。他認定這是自己繼續繪畫事業必去的地方。讀書是王沛忠首要做的事。為了夯實理論基礎,他到清華大學繪畫系讀了一年書,感受到多元開放的學術氛圍,目睹了大家名流的學者風範。期間,他結識了著名畫家劉春華和和書法家趙首河,開始了新的繪畫征程。
離開清華園後,王沛忠將精力投入到了訪山涉水上。他說:“實踐出真知,大自然是檢驗理論最好的老師。”他背著畫板將祖國的名山大川看了個遍,而黃山最讓他折服。他說,黃山是自然的造化、人間仙境,凡能想像到的美都能在這裡看見。王沛忠曾20餘次到黃山寫生,氣候不同、景色各異的黃山讓他每次都有新收穫。而《黃山松涯煙影》、《黃山雲海》、《唯有源頭活水來》也成為他很見功底的力作。2007年,王沛忠參加了由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等舉辦的“情系西部”書畫展,其作品《黃山雲海》獲得了特等獎。
創作出貼近生活、大眾喜聞樂見、行家百看不厭的作品是王沛忠的追求。在他眼中,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可以對話的生靈,生活的所見所感都是能入畫的題材,“我熱愛繪畫如同熱愛生命,為了生命的延續,我將一筆筆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王沛忠說。[2]

王沛忠王沛忠

個人作品


黃山作品黃山作品
王沛忠   書法  道德經句王沛忠 書法 道德經句


黃山百步雲梯黃山百步雲梯
張家界張家界
王沛忠  墨竹圖王沛忠 墨竹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