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5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留校從事二胡教學。1973年,任拉弦組教研組組長。1979年,任附中民樂科副主任。1984年,任上海兒童藝術團音樂指導出訪美國。1986年,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後任主任。1990年,在上海商城劇院成功地舉辦了“王永德師生琴韻”二胡教學音樂會。1991年任第十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組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並任評審。1992年,任第二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演奏比賽秘書長。1995年1月,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藝術總監,率團赴香港訪問演出。1995年3月,應邀擔任馬來西亞第四屆全國華樂節藝術評判。1995年4月,應邀擔任新加坡第十屆全國資源大賽評判。1995年8月,赴香港出席上海音樂學院香港地區考級儀式並任考官。1995年10月,赴江陰參加“紀念劉天華誕辰一百周年”全國青年二胡大獎賽,任評審。積極參加舞台藝術實踐,為上海多所高等院校講學並演出,是全國十五所學校及藝術團體顧問。
主講課程
王永德在長期從事二胡藝術的演奏與教學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主張循序漸進,因材施教,中西結合,兼收並蓄,主張吸取外來演奏技術以提高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段,主張攝取民族民間音樂養料以提高民族樂器的表現力,主張強調基本功的技能訓練,以突破當今二胡演奏技術。特別是對“我教你學,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在教學中注入了“互動式的全新教學理念”,即以人為本的生態教學模式。以此構建起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改變了單純的“接受式的學,灌注式得教”的傳統教學法,強調師生互動、發現學習、研究學習、互動學習,在師生的對話及互動的過程中讓學生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揮,使之真正領悟到二胡藝術的本質、靈魂、準確無誤的將二胡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他上課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沒有刻板的說教、沒有呆滯的模仿。因此,他的教學成材率極高, 學生們個個功底紮實,技術全面,演奏大氣,有著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主要貢獻
出版文獻:
創作出版的有《歡騰的水鄉》、《喜摘豐收棉》等二胡獨奏曲。發表有《關於二胡的音準》、《二胡教學心得體會》、《二胡藝術的魅力》、《劉天華世界觀、藝術觀的形成》等論文。編撰有《青少年學二胡》、《二胡的琶音練習》、《中國二胡考級教材·演奏提示版》等教材,均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還由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二胡演奏法》教學錄像片(五集)。
獲獎記錄
1987年,參加首屆海內外江南絲竹演奏比賽獲一等獎。
學生獲得榮譽:
1986年,學生高韶青赴北京參加全國二胡邀請賽,獲總分第一名、自選曲目及指定曲目最佳演奏獎等三項大獎;1995年5月,馬來西亞留學生林順麗獲北京中國樂器國際大賽境外組第一名。1995年10月,學生孫艷艷獲“天華杯”全國少年二胡大獎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