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61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先後在平潭一中、二中和平潭縣文化館工作;
1971年調至莆田地區負責組建地區文工團;
1973年調至莆田地區文化局工作;
1978年負責組建地區藝校並主持藝校工作;
1988年任莆田市文化局長;
1991年評為高級美術師。期間兼任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莆田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莆田市畫院院長;
1994年,被文化部和中國美協聘為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福建省評選委員會委員;
2000年退休,現為莆田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莆田市人大、政協書畫院顧問。
擅長領域
王武龍先生是位品格高尚,頗有名氣的閩籍畫家,少年時期受業於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師承老一代著名畫家謝投八、宋省予、楊啟與。畢業後又深研仙遊籍一代宗師李耕畫派的精奧,日積月累,終於悟出中國畫藝術創意真諦,從追求形式轉而追求深刻的文化內涵。
王武龍先生是一位刻意求新、師古而不泥的畫家,兼工帶寫、溶中外技法於一爐,作品題材廣泛,擅長古代人物畫、彌勒、仕女,也畫花鳥、山水,各具其妙。尤其畫彌勒(布袋和尚)淡雅而富有韻味,更受普羅大眾喜歡。
繪畫特點
王武龍的作品重筆墨技巧,工寫結合,“工則極工”、寫則大寫,使之水乳般地融合與畫面。同時,他更重天機逸趣,強調“線”的作用和“寫”的韻律,其畫作又融入書法筆意,更富有節奏感。如:
畫作《書劍飄零》,曠世奇才李太白,斜倚傾倒的酒罈,雙目半睜半閉,一手高舉酒杯,把詩人孤傲、自得和微醺的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畫作《鍾馗驅鬼》,也展示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鍾馗畫墨色濃重,臉部採用工筆技法,衣服則是寫意甩筆,繁簡對比,粗細結合,相得益彰。
王武龍先生的仕女圖更能表現他的美學觀,即不拘泥於傳統文化地融匯當代審美意識。猶如《麻姑獻壽》充分展示他獨特藝術風格,以工筆細膩的面部、寫意畫服裝和背景,繁簡對比,粗細結合,相得益彰,給人以清新而有詩韻的美感,明麗穩重的麻姑,猶如“出水芙蓉”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少女性格形象,就似和你面對面地情感交流。又如《四美圖》,將4位古代美女的神態表現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昭君思鄉圖》展現了宮廷女子的高貴身份和對故土的思念神情,漫天大雪、點點寒梅、南飛雁陣,襯託了這位出塞女子的沉重心緒;《貴妃出浴圖》中楊玉環豐腴體態,透出一種雍容華貴的氣度,浴池水汽氤氳,輕紗後的牡丹艷麗,更增添了貴妃出浴的朦朧美。傳統的仕女圖多是千人一面,而王武龍筆下的仕女卻令人回味無窮,宛如舞台上的人物多姿多彩。
王武龍先生畫彌勒更是上品,人物畫中以“彌勒”(布袋和尚)為題材的畫家、畫作是不乏其數的,但他所畫的彌勒佛“透出畫家所寄託的獨有的秀美和溫情”。王武龍畫彌勒也不例外地承襲了“胖”和“笑”的形勢特徵,但細細觀賞,就會發覺他筆下的“胖”無臃腫的惡濁,反而因秀美而洋溢青春的光彩,精神煥發,笑對風雲。所以,他在布袋和尚的背景配置和行頭道飾中,大多為山水、瀑布、松柏、如意、竹、驢、蕉等,這些都有對傳統人物畫的“清”、“潔”、“靜”、“禪”產生烘托作用,一個以“喜”、“樂”、“笑”為“本相本情”的和尚與這些“背景和行頭”是相得益彰的,是“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的。
而他筆下的“笑”並不自鳴清高,鄙夷世俗,笑盡世間之人,而是知足常樂,享受人生,勇者無懼。所以,在布袋和尚的面部表情“繪畫語言”描述中,有“笑口常開”與“抿唇一線”的不同,這又與彌勒的“處境”不同,畫面的“潤”、“濕”、“燥”、“乾”不同,儘管手法不同,但“怡樂”、“開懷”的心性是相同的。
藝術成果
王武龍先生的美術作品,先後在國內、香港、台灣、新加坡舉辦個展和聯展。許多美術作品和論文在國內外報刊、雜誌和畫冊上發表。
曾正式出版《王武龍畫集》,入選十幾本類似《閩台著名畫家作品選集》數十幅作品。近期,經數年創繪101幅融各種不同風格、神態,惟妙惟肖的彌勒佛,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彌勒百樂圖》畫冊,給人以新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