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忠

王樹忠

2001年 2006年 2009年

王樹忠,字博石,齋號朔風堂

王樹忠——個人照片

王樹忠——個人簡介

王樹忠,字博石,齋號朔風堂
1968年 出生於山東茌平
1984年 入伍
1989年 畢業於北京畫院研修班
1990年 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王樹忠畫展”
1991年 在中國畫研究院進行國畫研究創作
1995年 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1996年 在山東美術館舉辦王樹忠“思古幽情”個人畫展
1998年 出版《王樹忠畫集》,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水墨藝術十人聯展”
1999年 在北京市公安局《首都公安報》任美術編輯、記者
2001年 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深造
2002年 出版《王樹忠作品選》
2003年 出版《榮寶齋2003第二回中國畫清賞雅集》之《王樹忠作品選》
2005年 由北京經典藝苑出版《王樹忠新作集》
2005年 由北京經典藝苑主辦“王樹忠新作展”
2005年 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山水工作室”碩士研究生
2006年 《王樹忠水滸人物畫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6年 《王樹忠山水畫集》由中國藝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6年 北京、濟南、濟寧、江北水城(聊城)“水滸人物”巡迴展
2007年中央電視台攝製《藝術傳奇—王樹忠》
2008年 與王叢先生帶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建築系學生寫生
2009年 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無聲呼喚—-賈又福先生從藝五十周年回顧展暨學生優秀作品展
(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9年《王樹忠山水畫集》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2010年 參加中國金融美術精品展
《當代畫家選集--王樹忠》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畫家選集--王樹忠》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2016年1月9日應邀出席“卡戳網首屆北京名家藝術交流暨聘請大會”,併入駐卡戳網。
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華名人畫院畫家
黑龍江畫院特聘畫家
中國中信國安專職畫家、藝術總監

王樹忠——水滸人物作品欣賞

王樹忠——山水作品欣賞

王樹忠——花鳥作品欣賞

王樹忠——國畫作品欣賞

王樹忠——人體作品欣賞

文章——周牧石談王樹忠

縱橫一筆風騷意 開合萬象天地
——王樹忠繪畫藝術漫談
開闢鴻蒙,文明乃興。歷三黃而經五帝,越千載累傳萬世。帝伏羲演八卦,《龍圖》出黃河,《龜書》出洛水。周文王興禮樂,華夏壤九州,藝壇鳴百家。五千年文明歷史,積澱錦繡中華。欣逢盛事,神州大同,友師王樹忠感懷祖國恩養,部隊培育,精選近年山上力作,結集一冊獻禮偉大母親,喜迎建國六十周年。
樹忠天資聰穎,膽氣過人。偶弄毫翰,才情已顯,友鄰多有稱讚。隨之刻苦學習,幼年以名播鄉邦。十四歲特招入伍,部隊首長戴清民將軍青眼以待,呵護有加,送北京畫院深造。學業屆滿,個展於中國畫研究院,一卷《五百羅漢》名動京華。其率真無邪之趣,散漫恣肆之風,足見胸襟開闊,學養浩然。少年有為,筆下人物不飾雕鑿,神形乘張本乎天趣,蒼筆麗墨取會風騷。院長劉勃舒先生鑒後輩良才,悉心教導,於中國畫研究院研習創作一年有餘。牛刀初試,鋒芒卓顯,征途漫漫,奮筆馳騁。
樹忠生於聊城,比鄰梁山,常聞英雄故事,行走於水泊之岸,東平湖粼粼碧水,靖忠廟隱隱青山。千年往事,一部《水滸》。含英咀華,詮釋忠義。念及草莽英雄,忠心報國,義結金蘭。樹忠蝸居朔風堂,精研《水滸》十五載,殫精竭慮,備嘗艱辛,不惑之年集成《忠義水滸英雄譜》,箇中滋味,如其所言;“借筆墨重塑歷史人和事,用自己的形式語言全力以赴,徹底而純粹地再現那地道中國味的藝術經典。”當其“柔翰在手,逸興遄飛”之時,《水滸》人物豪情滿懷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樹忠躊躇滿志,孤獨悲寂的情思也流露筆端。於是便有那“處處片雲知吾心,汲寒露慘入唇腹。縱情悲歌覓知己,痛飲千杯萬古愁”的話。樹忠寫《水滸》人物絕異古今,非依形具貌之凡夫作為。掃素紙以染風雅,梨胸硯更吐塊壘,勾擦點染秉筆以生命,乾濕濃淡賦墨以靈魂。借三寸柔毫,舒萬丈豪情,揚聖賢大道,釋忠義美德,以仁孝之心養浩然之氣,豈止十年畫功哉!
昔日在部隊與樹忠談及山水畫,其常說:宋畫奪俊朗有氣勢,元畫奪散淡有逸氣,明清奪佳構有情趣。我輩身在軍旅奪丈夫志要有骨氣,骨者立身之柱,外輔血肉,內按肝膽,開張生面目,薀藉育靈魂。往視千古,代有風華,大漢風骨,盛唐神韻,皆時代精神。近代中國多生劫難,西夷列強侵略中華,鴉片吞噬民族意志,炮火躪躒祖國疆土,山河破碎,國家危亡。賴英雄犧身,志士救世,血染旌旗,魂鑄豐碑,開今朝太平盛世,令我等終身為師。中西古今有別,較量無處不在,志呼同仁當強其骨,督其智,力齊千鈞,筆開萬象,盪掃陰霾,共鑄輝煌。
二零零五年樹忠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賈有福山水工作室,得賈先生親授,深感欣慰。是年寫生於山西王莽嶺,友師眼界大開。仰危岩絕壁,風骨稜稜,似金剛力士,怒目圓睜,搜魂攝魄,鎮人生之惡念。遠山峰巒疊嶂,雲霧顯隱,諾劉鄧故營,陳列千軍,隊排萬馬,闊心胸以壯觀。盤石孤樹,傲立霜秋,如燕趙大地,慷慨悲歌之士,博大風而怒吼。腳下黃河濁浪,耳畔大漠風濤。所謂;“雲鎖峻岭藏幽奧,風吹密林動玄機。”
友師躬身大岳,朝拜神聖,耳聞千奇異志,目睹萬化風雲,胸襟頓開,每日三思。太行山延綿萬里,雲集千峰,歷劫滄桑故變,久經日月洗禮,莊嚴肅穆如同軒轅古聖,雄渾博大蓋含三教人文。所謂;“民族精神柱廣宇,大岳豐碑證古今。”
樹忠寫山水蓋追摹賈先生風範,夢尋太古道冠自然,心窮萬奧境入玄幽。贊生命精神大美,彰天地人文大德。身心俱化,神思暢然。
友師王樹忠稚齡學畫,弱冠揚名,三十而立畫壇,不惑集大成,凡人物,花鳥,山水多方涉獵,己臻精熟。三十載研磨人生,苦心探道,歷盡艱辛,攀爬高峰。回首征途,荊棘叢中巨擘援手,斜坡岔道名宿點撥,授業大恩不敢忘懷,感念戴清民,劉懷山劉占江吳休,劉勃舒,崔如琢,吳悅石,田黎明,賈有福諸先生教導恩德。
樹忠歷經部隊洪爐治煉,公安系統鍛造,畫院學府進修,前輩名流指導,然後致力於畫學,其身也正,其性也剛,其學也博,其修也遠。年屆不惑,意志彌堅,畫之大道坦誠以但當。
於樹忠十年友誼,不妄言知己,然往來頻繁,飲酒賦詩,讀書作畫,暢談人生,品評今古。往日行藏了解一二,點綴數言,“不為壯夫語,略示道者心”。
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年 己丑二月 周牧石於北京西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