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就
重要藥物及化工合成中間體的研發:
與相關機構和企業密切合作,開展具有實用價值及市場前景的重要化工及藥物合成中間體的研發,是課題組開展工作的重要方向。近期計畫合作研發的產品包括天然抗氧化劑NDGA;馬鈴薯抑芽劑CIPC;重要化工原料DIEA等。可供轉讓合作開發的技術及產品有新型高效偶連試劑HOCt的合成與製備;苄基哌啶酮-4(N-Benzyl-piperidone-4)的高效製備;以胺基酸為原料而研發的系列高附加值手性合成及精細化學合成試劑的製備。
多肽導向雙重藥物的化學合成:
將價格昂貴,藥效顯著但缺乏選擇性的抗癌藥物通過Linker與具有抗癌活性的多肽藥物相連而研發新型多肽導向雙重抗癌藥物,正成為創新藥物研發的重要方向。利用多肽藥物的高選擇性及靶向功能,可以使雙重抗癌藥物到達作用靶點,除多肽藥物起作用外,高效抗癌藥物也可在病變部位釋放並發揮藥效。這類多肽導向雙重抗癌藥物的優勢包括:高選擇性,高藥效,高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藥效穩定而持續;減少用藥劑量,降低藥物成本。這些特性對於研發高效創新藥物,特別是新型抗癌藥物具有重要意義。紫杉醇-Linker-Octreotide是課題組目前正在研發的多肽導向雙重抗癌藥物之一。
具特殊結構的生物活性多肽及其衍生物的化學合成:
近年來發現了不少結構奇特,生物活性及毒性都很強的新型多肽。針對具有特殊結構的多肽開展化學合成,對其序列進行改造,簡化,調整及修飾,以保持高活性並降低及免除毒性,是研發新型高效多肽藥物的有效途徑,在國際上已成為套用前景廣闊且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目前正在開展的工作包括抗癌活性縮酯環肽FK228及其衍生物的化學合成。
藥用功能型精確結構多聚物的化學合成:
功能型精確結構多聚物(FPSP)除保持藥用多聚物的各種優點外,其結構與分子量的單一可使FPSP-藥物耦合物也具有單一性。利用FPSP研製新型藥物,可有效的保證產品質量,避免終產物為混合物所帶來的諸多弊病,使得藥物,FPSP各自的特點及相互連線所形成的組合優勢得以充分發揮。FPSP的化學合成是充滿競爭與挑戰的高新前沿領域,它們作為創新藥物研發的有效工具,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及巨大的市場潛力。課題組的近期目標定位於分子量大於3000的系列FPSP的化學合成,同時將其套用於創新型FPSP-藥物研發。
教育經歷
1991-95: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有機合成專業, 有機合成博士
1984-87: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 藥物化學碩士
1978-82:上海醫科大學藥學系藥學專業, 藥學學士
工作經歷
05年8月--至今: 山東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研究所,教授
04年4月-- 05年7月: 英國化學公司Whyte Group Chemicals,產品研發經理
04年3月-- 04年4月: 美國多肽化學合成公司SynPep,高級化學家
01年2月--03年11月: 美國多肽蛋白質化學合成公司Gryphon Therapeutics,產品技術研發部(Development Department),高級科學家(Senior Scientist III)
01年7月--02年2月: 英國生物技術公司Avecia Biotechnology諮詢科學家(ConsultantScientist)
95年10月--01年4月: 英國愛丁堡蛋白質技術研究中心(EdinburghCenterfor ProteinTechnology),博士後研究員。在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Robert Ramage研究組中開展多肽,蛋白質化學合成研究
91年12月--95年6月: 英國愛丁堡大學化學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Edinburgh)有機化學專業,有機合成博士研究生。博士論文: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研究導師:Robert L. Baxter教授
研究方向
1.重要藥物及化工中間體的化學合成研究
2.具特殊結構的生物活性多肽及其衍生物的化學合成
3.新型分子靶向抗癌藥物:紫杉醇-靶向多肽雙重抗癌偶合物的設計,合成及研發 4.創新藥物研發的高效工具:功能型精確結構藥用多聚物的研發
5. 用於多肽蛋白質化學合成的特殊高效試劑的研發
主要成就
專利及研發成果
1項國際專利。54項研發成果(歡迎有意合作的機構及企業前來洽談)
代表性學術論文1.M.-L. Sun, J.-M. Wei, X.-W. Wang*, L. Li,P. Wang*, M. Li, C.-H. Yi,Paclitaxel-octreotideconjugates inhibitgrowth of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in vitro.Experimental Oncology,2007,29(3):165-248.
2.P. Wang,Apply peptide C-terminal semicarbazidesto peptide segment coupling using transfer active ester condensation technology.Tetrahedron Letters,2007, 48(41):7313-7315.
3.L. Li,P. Wang*, Transfer allyl esters to thioesters in solid phase condition: synthesis of peptide thioesters by Fmoc chemistry.Tetrahedron Letters,2007, 48(1):29-32.
4.孫美麗,王秀問,王朴,魏軍民,李蕾,紫杉醇-奧曲肽耦連藥靶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2007, 14(4):368-372.
5.李蕾, 王 朴,FK228的抗腫瘤作用機制及臨床研究進展.中國新藥雜誌, 2007, 16(1):21-25.
6.P. Wang& Les P. Miranda, Fmoc-Protein Synthesis: Preparation of peptide Thioesters Using aSide-Chain Anchoring Strate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ptide research & Therapeutics,2005,11(2):117-23.
7.P. Wang,New special reagents: their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in peptide and protein chemicalsyntheses. (Oral presentation 16),9Chinese International Peptide Symposium, July 3-6,2006,Shanghai,China.
8.王朴,化學合成研發多肽蛋白質類創新藥物---現狀,趨勢,山東面臨的機遇與發展策略.大會特邀報告,山東省藥學會2005年年會,山東濟南,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