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唱腔設計兼主胡演奏。男1951年在安慶民眾黃梅戲劇院,先後創作了黃梅戲“平詞”“彩腔”等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弦樂過門,從此替代了黃梅戲長期以來用鑼鼓伴唱的表現形式,為後來黃梅戲的音樂發展創設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次年在排演《白蛇傳》一劇時譜寫了“西湖山水”、“菱花鏡”兩段新曲,其中“菱花鏡”一曲於1959年被引用到《女駙馬》一劇中即“誰料皇榜中狀元”。1954年擔任《天仙配》的唱腔設計,同年參加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樂師獎。1955年擔任電影《天仙配》的唱腔設計創作。如:“天宮歲月”、“仙女四贊”、“路遇”全場、“贊絹”以及“龍歸大海”等唱段。“滿工對唱”因時白林先生改了一句二重唱,應屬合作。
王文治先生在黃梅戲音樂方面不斷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榮譽也接撞而至,1954年《天仙配》獲華東戲曲觀摩演出“音樂演出獎”,同時獲“樂師獎”;1956年,《告糧官》獲“安徽省第一屆戲曲會演音樂一等獎”;198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奏員”等等。“黃梅戲的發展離不開音樂工作者,以王文治為代表的音樂人推動了安慶黃梅戲前進的步伐。”原黃梅戲藝術研究所所長鄭立松指出:“他是黃梅戲音樂改革的先驅”。